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超常发展与我国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从金融体系改革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定价市场化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利率市场化产生“倒逼”效应,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P2P信贷是互联网金融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模式,其特有的借贷双方自行议价决定利率的机制类似于商品市场,通过研究各平台呈"倒U形"特征的资金需求曲线,本文认为P2P信贷市场利率取决于风险性、收益性、投资收益率和资金需求的迫切程度,具体而言:P2P市场利率与借款期限、借款者资信、平台实力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这些变量间的决定关系并不明确;在短期借款中,利率的决定因素是风险溢价和短期资金周转的迫切程度;在较长期借款中,利率的决定因素是流动性溢价与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婚姻歧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婚姻歧视,表现为已婚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高,离异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低;借款人受到婚姻歧视的影响,在发布借款订单时,已婚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低,离异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高.进一步对婚姻歧视的异质性进行研究,发现婚姻状态对不同信用等级、学历、收入、地区、资产、借款期限借款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模式,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直接完成信用交易,无须传统金融中介参与。借助人人贷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行业偏好,具体表现为工作行业会对借款的满标率、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偏好其实是一种行业歧视,投资者以出借资金安全性或者损失投资预期收益为代价而选择投资于违约风险高的部分行业的借款人,即使在IT行业、金融/法律行业工作的借款人可以显著地提高投资人的福利,但其资金可得性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解决机制来看,借款人完成工作认证、提高信息质量可以降低行业偏好,但不能消除行业歧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国内两大P2P网贷平台“人人贷”和“拍拍贷”的信用评级方法,并考察了信用评级与借贷利率、信贷额度和借款成功率的关系,发现中国P2P网贷平台信用评级既缺乏公信力也存在严重的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力。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个依靠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在内容上包含互联网商务,金融技术理论和法律风险规范的全新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文章基于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及相应法律问题的分析,探究网络贷款各方存在的风险和责任及对完善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淑艳  张凝琛 《电子商务》2017,(11):55-56,73
P2P在线借贷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借款人借款需求的响应速率,已经成为P2P在线借贷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借款人的特征以及借贷记录入手,以借款效率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影响借款人借款成功效率的因素.并利用拍拍贷平台上的借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借款人注册时长和借款人信用得分都会影响的借款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通过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究P2P网络借贷中借款年利率对借款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借款年利率不超过12%时,随着借款年利率的上升,借款成功率上升;当借款年利率超过12%时,随着借款年利率的上升,借款成功率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当借款年利率小于12%时,随着借款年利率的上升,出借人的收益率增加,因此,出借人的投资意愿上升,借款成功率随之上升;而当借款年利率大于12%时,随着借款年利率的上升,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增加,因此,出借人的投资意愿降低,借款成功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P2P网贷平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所谓"P2P",即Peer-to-Peer Lending,是指个人以第三方网络平台为中介,借款方发布借款需求,网络平台进行借贷双方资金的匹配,投资方将资金借给借款方的行为过程。P2P网络信贷作为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存在的风险逐渐显露,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积极地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模式,P2P互联网金融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P2P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满足了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借贷要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风险监管法规,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2P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我国P2P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P2P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英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讨,提出了对我国P2P互联网金融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逐步建立和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及政策风险,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可以通过对P2P网络借贷双方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来研究提高监管系统。本文以国资背景的广西金投互联网金融为例,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借、贷、监等多方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研究分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政策的制定和P2P平台相关规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龙 《商场现代化》2014,(25):96-9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也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而最近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颇受关注的热词。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商业模式,这个市场的巨大收益使得很多金融机构和专业公司奋不顾身的去抢夺市场。竞争的加剧就需要在业务营销能力上不断提升。本文从精准营销的角度出发,根据精准营销的内涵及分析体系,探寻如何实现P2P信贷业务与客户更精确、低成本和高回报的营销沟通,并探索营销渠道的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建立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监管不严、互联网金融行业环境混乱、P2P理财公司频繁跑路而导致消费者对P2P理财观念上有很大的误解的情况下,8月24日由银监会普惠金融部颁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这篇文章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监管新条例的出台,突出重点分析条例第十条关于网络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的活动和第十七条关于同一自然人或法人在信息中介机构借款上限这两方面对行业环境新一轮的整顿,同时对互联网金融P2P理财行业今后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临,它的出现向现代金融界注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因子,同时也为传统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若能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对商业银行的未来是极为有益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用数据表明互联网金融中电子商务B2B、余额宝和P2P网贷的产生及发展情况;其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8)
P2P行业爆炸式增长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风险和问题的不断显现,监管介入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一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对P2P借贷这种创新的金融形式保持了较大的容忍度:这一方面使P2P行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得P2P行业发展乱象丛生,各种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野蛮的"价格战",征信体系等基础框架缺失,以及行业监管不力等,是造促成P2P行业坏账、跑路频出的重要因素。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等监督办法的拟定,将有助于改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减少行业乱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冯艳丽 《商业时代》2015,(11):83-84
随着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基于P2P模式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并找出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P2P作为网络借贷称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热点,经过前期的野蛮生长后,随着监管逐渐严格以及行业更加成熟规范,对中小型P2P平台来说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金融界的创新产物,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为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为我国民间借贷提供了便利,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目前行业内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中小P2P平台发展艰难,但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相信会有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使用方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互联网金融得以蓬勃发展受到市场的欢迎,但其本质还是金融,逃离不了金融的特性,存在金融风险和互联网属性的双重风险,特别是其中的P2P借贷。近年来P2P跑路、破产倒闭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管。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中P2P借贷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包括设立准入机制、重视技术安全、加强经营监管、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开通金融消费者维权渠道。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在国内发展十分迅猛,各种互联网投资产品、理财产品不断涌现。然而随着P2P平台数量的爆发性增长,P2P平台经营过程中的欺诈、跑路、倒闭的问题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广西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广西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归纳出针对广西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的监管措施,并提出规范发展广西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已初步形成金融集聚的态势。金融集聚会产生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经济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度越高其溢出效应越大。因此,青岛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加快财富管理中心金融集聚提升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