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示范工程是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系统第一个采用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铀浓缩工程,也是中核新能公司成立伊始承接的第一个以EPC方式建设的总承包项目。2007年6月,工程正式启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一年多来,在与业主不断沟通和交流中,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地进行着。2008年9月1日顺利实现重要节点目标,工程进度、质量均受到了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业主的好评。回顾总承包  相似文献   

2.
《中国核工业》2008,(12):30-30
随着我国核电发展的提速.作为核电“粮食”的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产业也处于强劲的发展态势。核燃料、核电产业是核工业产业链中紧密联系的两大环节。目前.两个系统都在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核燃料系统的总承包公司——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06年成立。首个采用总承包管理模式建设的五。四示范工程以及正在建设的几个大型核燃料项目,在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控制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3.
业主不是不想采用工程总承包这种相对完善的模式,而是不具备一些条件,有自己的难处;相对而言,由集团公司做业主,内部建设公司来完成工程总承包项目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成功实施过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业主,对此种承发包方式却有另一番感触!  相似文献   

4.
2008年对于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我国核燃料产业第一个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大型建设项目——五O四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并于9月1日成功实现了重要节点目标,标志着工程建设由土建施工阶段转入安装调试阶段。示范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我国核燃料产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新突破,也是核燃料产业项目建设迈向专业化管理的一个新跨越。  相似文献   

5.
EPC工程总承包近年来在我国各行业建设中逐步推行,业主越来越倾向于以总承包方式建设工程,总承包商不但要对总承包合同进行管理,还要对分包合同进行管理。总承包商在经济和工期方面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文章根据水电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特点,探讨EPC模式下总承包方的合同管理,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电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水电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水电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点是项目最终价格和工期相对确定,对业主而言,合同关系简单,由总承包人统一对业主负责,有利于业主精简队伍,转移建设风险,减少外部协调工作;由总承包人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进行内部统一协调、合理交叉,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缩短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建设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过程中,业主如何识别承包商的“总承包”能力,承包商如何展现“总承包”能力,这无疑需要一个权威的认证。  相似文献   

8.
广东新沙港直属库作为全国粮库建设的两个试点之一,首次实行工程总承包,其成功经验能为工程总承包在粮库建设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工程总承包具有工程质量多重把关、有效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工程投资以及减少协调量等优点。业主对粮库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管理重点可分为建设前期的招投标组织工作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国内大部分核电工程采用的都是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由EPC总承包方负责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业主不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管理。但是,基于现阶段核电工程建设特点,仍有部分核电工程子项目由业主自行组织建设,不纳入总承包合同包内。如办公楼、培训中心、检修公寓、食堂等。这些子项目由核电业主自行建设,可以更好地对建设标准、投资总额进行管控,有利于投资控制。此外,如"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的承包体系。它将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的模式变为各阶段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一、国内实施工程总承包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工程总承包的提出,起源于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早在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中国发展核事业50周年。中国核燃料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核事业发展的脚步也走过了50年。50年的历程,核燃料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到自己设计生产:50年的发展,核燃料始终处于中国核事业发展的核心,从军用到民用,从“两弹一艇”到核电站,核燃料人都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主任李广长。  相似文献   

13.
现状一:应急组织体系不完善电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业主、工程总承包商、工程承包商、分包商等较多参建单位。目前各个建设工程的应急组织体系五花八门,有的层次不清楚,有的接口不清晰等。电力建设应急组织体系应该建立业主、工程总承包商、工程承包商、分包商四级应急管理体系。各级应分  相似文献   

14.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入手,积极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公司关于"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推行工程总承包下的专业公司运  相似文献   

15.
目前,现行的施工总承包形态一般是由承担工程主体建设的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方存在,而工程其它分部分项工程,例如机电、幕墙、精装修等,则由业主方直接发包或指定分包,即社会通常所讲的甲指分包。  相似文献   

16.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局发展”)承建的北京乐喜金星(LG)大厦,是我国房建领域比较典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也是一局发展承接的第一个工程总承包项目。  相似文献   

17.
郝东秦 《中国核工业》2007,(10):25-25,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