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10,(11):74-74
文化从一个角度反映着人类的生活,记录着人类的活动,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与行为准则。为了通过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受众的视角,共同聚焦、思考中国当下文化,中国日报网联合中国文化传媒网,并联动业内专业媒体共同举办了“中外聚焦,给力文化”——2010年度中国十大文化热点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田德生 《品牌》2006,(10):66-67
艺术在向人们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更承载着历史文化、社会变迁、风俗习惯、社会信仰等人文情怀。中国的艺术同西方艺术相比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尤其是民间艺术,向人们展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记录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艺术、文化、历史三者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极为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对人类历史和宇宙天地认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代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时代的价值方面详细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所在,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W+K谁?     
大牛 《广告大观》2006,(7S):95-97
可能你并没有留意到一种新的中国文化正在形成中。它不再囿于过去的辉煌历史在吸纳着来自于世界其它文化的同时不断成长着包括自身传统文化的精华。新一代的中国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他们有权接受适合他们的东西,也有权拒绝那些不适合的——即使那些东西很中国。放眼看新兴的中国艺术、音乐、电影、文学、时尚、偶像、象征符号、习俗、英雄、设计、建筑、发明、生活方式……一切的一切在不经意间流露着中国味道,却又不一定遵循传统。是的,这些正在发生。问题是,Wieden+Kennedy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作为以创意为导向的我们贡献出自己的创意文化,我们正参与其中,作为一个催化剂,催化着新文化的发现、学习和创造的进程。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将要发生的一切太令人兴奋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词汇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词汇也同样具有无法比拟的魅力。它反映着中国文化,承载着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熊明  韦英娟 《商》2013,(17):107-107
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超前消费观念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主流,超前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是中国消费文化被弱化趋同。但是令人忧思的是在超前消费的消费方式下,大量炫耀性消费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李志远 《商》2014,(10):81-81,68
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于东汉末年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立,距令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又不断的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在道教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创造了非常丰富的道教文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日益发展起来,但是却存在着开发过于注重商业性,而忽视了对道教文化原生性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8.
朱伟峰 《中国报业》2009,(11):I0001-I0001
报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坚守理论阵地、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优秀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最为集中地表现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立性、方向性和主导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如何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回应的重大课题。笔者试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文化安全问题和制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0.
从汉字类节目异军突起看传统文化如何走出时代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伟 《现代商业》2014,(20):270-271
在这个键盘代笔、屏幕代书的网络时代,当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面临着新技术、新情况的挑战时,我们不禁要问“汉字何去何从?”“传统文化路在何方?”。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因汉字而生的品牌文化节目,以彰显民族语言魅力为己任,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引领了全民学习汉字的文化新风尚。本文试结合这两档节目,从文化政策、文化组织、文化资源、文化传播四个方面谈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出时代困境。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装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着人的生命欲求和艺术鉴赏。我们通过对传统装饰文脉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从一个潜在层面认识中国传统装饰的艺术特性和文化品性以及深层民族精神的内核。  相似文献   

12.
曹园 《致富时代》2010,(11):195-19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涵盖着丰富的设计元素,现代广告要树立自身的特色,其中就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从而,对于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文明演化的今天,各类相亲、选秀、歌舞节目已经充斥着各个电视频道,传统文化正在被我们慢慢淡忘,甚至忽视。《龙润茶中国灯谜大会》作为云南广播电视台原创的一档弘扬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旨在将逝去的文化民俗重新找回,让传统文化继续飞。  相似文献   

14.
何静 《中国报业》2023,(14):198-199
中国古代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依旧生生不息。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古籍出版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古籍编辑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做好古籍出版工作的意义,提高专业素养,在坚守中求变,响应新时代对古籍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导致了两国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对中印两国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印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璐璐  吴桐 《现代商业》2007,(30):114-114
企业文化热兴起之后,众多中国企业都热衷于企业文化建设,但这其、中存在着对企业文化理解的误区。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这些误区的原因,同时指明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苗艳 《中国报业》2023,(6):182-183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及影响力的重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融媒体的非遗文化传播为例,探讨了利用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认为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将成为非遗传播的潮流,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2007,(2):F0002-F0002
诞生于中国古代琉璃发源地古越大地的宁波千玉水晶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琉璃艺术品的创造,制作,销售以及琉璃文化的传播。这个秉承中国悠久琉璃传统文化、引进欧洲精湛水晶玻璃工艺技术的新兴企业,以傲人的态势迅速成长着。  相似文献   

19.
十年一轮回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它伴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对会展业做出贡献。会展文化节在中国会展界最早推出“文化”的概念。高举起文化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
    
李建惠 《中国品牌》2013,(5):126-128
荷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数的诗词和绘画为我们营造了精美绝伦的曼妙意境。在某种意义上荷已是我们心中所寄托的文化符号。荷自古有“君子”的美誉,她的气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人心目中的自然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