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文化产业也不断有了新的进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再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将实现规模性的突破。国家将继续大力扶植文化企业上市。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未来的繁荣发展必将推动产业投资需求的持续增强。本文笔者通过对全省已经设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统计研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本市设立相关文化金融投资服务做出畅想,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对本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进行积极的探索,并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起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文化产业也不断有了新的进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再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将实现规模性的突破.国家将继续大力扶植文化企业上市.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未来的繁荣发展必将推动产业投资需求的持续增强.本文笔者通过对全省已经设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统计研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本市设立相关文化金融投资服务做出畅想,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对本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进行积极的探索,并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起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会出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一、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其增速将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做这样预测的主要依据,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化,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给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4.
白洁 《商业科技》2009,(6):250-251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社会新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应正日益引起普遍关注。在我国,文化产业更是备受关注的朝阳产业。本文分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比较西方优秀文化产业范例,结合我国国情从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现状,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并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竞争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谢岚 《商业科技》2014,(31):125-125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合作需求逐渐扩大,尤其是自《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出台以来,文化金融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将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国际实践,提出解决办法和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感受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展开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目标的文化产业研究,并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颁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作为政府机构,第一次确立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竞争的形势下,当前文化产业将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无疑,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应深入分析我国的文化状况,密切关注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影响与冲击,积极寻求催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白丽华 《中国工商》2004,(12):98-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自发萌动、上世纪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纪的培育发展三个阶段。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制约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我国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农村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文化仍未“脱贫”,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对外文化贸易逆差逐渐缩小,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数年以前就已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三大出口国。2010年文化创意商品出口三强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德国,中国文化创意商品出口额是美国的近3倍。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  相似文献   

11.
跟随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大力扶植的产业之一,但其发展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难量化、投资方式不丰富及风险高的危险,该文先对文化产业现状做出介绍,表明文化产业金融创新的必要性,进而为其创新提出相关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了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我们要立足民族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3.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目标。实践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在总结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和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分类提出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并用浙江某一文化产业集群化实践作进一步说明,以期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是真正意义的文化大国,但相比于美国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却步履维艰,至今仍未踏入文化强国的行列。通过对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究和比较,不难发现,文化强国之所以强,是由完善的市场机制、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不断创新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完成中国文化产业的华丽转型,必须立足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予以改造和弘扬,缔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从而实现我们的文化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15.
浅谈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竞争的核心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不仅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迅猛发展,出口占世界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但我国的文化产品参与世界贸易相对明显滞后。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产品特点以及文化产品贸易现状,提出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消费风生水起1.巨大的市场潜力文化产业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众多信息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精品重要的销售市场。艺术品市场持续升温、世界顶级演艺团体和明星频繁到来等,足以证明我国高端文化消费的能力和潜力。2011年初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意味着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内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5%上升至5%,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不断强化,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发展增速也将加快。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本人认为这与我国有关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不足有着必然联系,我们应该多方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该文首先论述了文化产业的涵义;其次论述了国外四个具有代表性国家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现状;再次论述了国外文化产业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日益向上。文化产业在21世纪被称为朝阳行业,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不断凸显,我国传统文化企业在金融投资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将文化产业逐渐提升为自身地区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改革不断进行,早在1992年,出版行业集团化试点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团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文化产业集团化促使文化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一改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小、散、滥”的弱点,使得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资金流通、技术开发得以重组,  相似文献   

20.
杨定奎 《品牌》2014,(8):110-1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文化职能职责分类更加清晰,每年辅导培训基层群众文化的力度较弱。纵观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益已接近饱和,县级文化等地方文化的文化产业价值被逐渐凸显出来。瓮安县有着"千年古邑.红色瓮安"、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辞赋之乡等称号,当地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产业茂盛,为推动"文化兴县"这一基本发展策略的落实,瓮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该地区县级文化馆进行了多项重建、拓展工作。为此,本文将结合瓮安县文化馆的发展趋向,从艺术培训角度探究其延伸服务的中心与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