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民间金融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金融的勃发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因民间集资产生的法律纠纷也时有发生,本文将从民间融资会产生的非法集资的结果入手,来剖析民间金融形态下的非法集资。  相似文献   

2.
吴英案的发生背景。是全国范围内的民间借贷难题。虽然打击力度不减.但非法集资类案件数量迭增.非法集资活动形式亦更丰富。放开金融垄断、松绑民间融资方为正途。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3,(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银行实行企业化管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防止信用风险将信用贷款改为担保、低押贷款,而市场中无抵押物又难找到担保单位的新兴起的不同经济成分的非国有企业就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就以高利息为诱饵搞非法集资,严重扰乱了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还会使集资者血本无归。为此,打击非法集资就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创新经济运行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经济高速发展中市场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导民间资本的有序运作,才能有效遏制非法集资的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4.
涉众型民间债务违约事件司法处理的难点主要在于非法集资与合法民间借贷的性质界定以及刑事定性后出现具体处理上的刑民交叉现象。本文认为,对非法集资的刑事认定宜聚焦于"扰乱金融秩序"的实质要件设置专业审查程序严格把握,非法集资的刑民处分则应统合于衡平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严重的非法集资行为往往被定为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是这样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设立非法集资罪。通过分析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立非法集资罪的必要。同时,对非法集资罪的设立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众多筹资方式中,企业内部集资方便、快捷,且避税效果较好,在银根紧缩,银行贷款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又冒着被定义为非法集资的风险,进行内部集资。如何做到企业内部筹资方案既合理又合法成为各企业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宾雪花 《时代经贸》2013,(16):164-165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部分,能够弥补其无法顾及的领域,无暇顾及的微利企业或农村信贷者,也能够使得普通百姓财产保值和增值,但是由于民间借贷游走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易于陷入犯罪旋涡,本文正是试图以温州为实证样本,指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已于陷入刑事犯罪的两种罪名的构成要件,以及易于陷入非法集资类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活跃,致使在我国非法集资类事件剧增,导致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出现巨大问题.我国刑法在严惩非法集资行为的同时凸显了我国在惩治非法集资犯罪中存在的入罪门槛较低、定性不够准确以及法定刑畸重等诸多问题.因此,应从明确界定非法集资的罪与非罪、废除对非法集资类犯罪死刑的适用、增设非法集资罪等几个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9.
《商周刊》2012,(5):22-25
从备受关注的吴英案,到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被宣布无罪释放,再到温州立人集团因高利贷崩盘,“非法集资”似乎总与民间金融连在一起。在民间金融运行的困境之下,绕过民间借贷发展中国市场经济,已无可能。  相似文献   

10.
声音     
《资本市场》2011,(11):12-12
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初以来,一些民营企业多的省份发生了多起企业主因还不起高利贷而"跑路"、"失踪"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年初,温州立人教育集团22亿民间借款案又浮出水面……民间非法集资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固然是若干当事人在暴利驱动下无法无天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资金需求旺盛,因融资激增及相关监管的不规范,也因许多人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法律意识淡薄,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案件大量出现.笔者作为律师,办理了多起此类案件,认为针对此类案件,要更多地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也许会对保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的合法权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孙芳 《当代经济》2016,(31):98-99
非法集资问题具有风险大、易出险、涉及面大、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的特点,不仅难以防范,而且在处置过程中困难重重.多年来,我国在非法集资处置方面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应工作机制,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非法集资活动伴随经济飞速发展而成为发达地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绊脚石。与传统类型的非法集资相比,新型非法集资的发起方往往通过成立公司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型传播工具以及支付方式,以各种新概念、新名义包装吸引投资方眼球,以理财、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非法吸收投资者的投资款,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些样式翻新的非法集资披着半合法外衣以迷惑公众,以各种投资“由头”和诱人的许诺吸引那些手有余钱的市民。究其原因,富裕起来的市民在寻找投资品种的过程中不能明辨是非、执念于高收益而被不法分子利用。真正要铲除非法集资的土壤,地方政府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持之以恒的投资教育促使市民理性投资;二是利用报纸、互联网等新旧媒体工具做好全方位的监管,尽可能发现并处理非法集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非法集资在中国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尽管公安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曾多次联手打击,却仍屡禁不止。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角度从企业直接融资、银企之间、非法集资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非法集资诈骗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阐述了案件的异同性、独特性、地域性,表述了非法集资诈骗的社会根源及成因,提出了治理此类事情的策略与办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居民及基层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从"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及该群体对"非法集资"的认知情况分析,认为对"非法集资"认识不足而导致辨别能力差是影响治理效果的关键.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建议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20,(1)
经营性非法集资涉案资产是指由公安机关在办理非法集资案件过程中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追缴,经检察院审查、法院审判认定的,与案件有直接关联关系的能够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涉案资产。当前经营性非法集资涉案资产面临着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立法上的碎片化,处置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涉案资产流失和贬损,追缴、处置措施和程序缺失等难题和困境。在下一步的处置工作中,应充分借鉴吸收实践经验,致力于完善立法,坚持统筹推动、分工协作、依法、科学、统一处置等原则,坚持创新思维,克服现实困难,深入推动经营性非法集资涉案资产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9.
曾经引来不少艳羡目光的“东阳富姐”吴英,不久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此前,在尘埃落定的“德隆事件”中,“非法集资”的魔鬼就一直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20.
P2P互联网金融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给金融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了不小的波动.自2015年,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经历了多家死亡的重创,也有相当比例的借贷平台涉及非法集资,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并就非法集资问题的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