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假冒伪劣商品肆虐,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人们无不谈“假”色变。毋庸置疑,近几年来,各地的打假工作都取得了不小成绩,查处了一些重大案件,捣毁了一批制假售假窝点,为消费者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也给了违法犯罪分子以重创。然而假冒伪劣商品并没有得到根治,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打假工作还存在着误区:其一,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假货市场为地方财源.“谁打假认真谁吃亏”.因而对打假雷声大、雨点小,查外不查内。其二,打假信心不足。很多人认为“现在改革…  相似文献   

2.
《上海标准化》2008,(3):16-16
“春令热线”12365开通当日,有一位消费者打来电话,投诉2005年10月配的一副眼镜存在质量问题,镜框左右不对称,是假冒伪劣产品:热线工作人员礼貌地答复:“产品外观质量不在质量检验鉴定范围内,且没有明显的使用质量问题,因此无法受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消费者报今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超市诚信状况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在超市消费时并不设防,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少数超市则利用广大消费者对超市的盲目信任,缺乏自律和诚信,暗中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诈消费者。此次调查共回收表格2180余份,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超市消费时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其中有81%的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不会注意“超市所售商品是否存在假冒伪劣问题”;27%和42%的消费者平时“不会”或只是“有时会”注意超市所售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其他产品标识;76%的消费者一般不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庞大,管理混乱,不少假冒伪劣产品混杂其中。近几年来,化妆品的安全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女性消费者被劣质化妆品“毁容”的事件更是屡屡见诸媒体。 日前,本刊记者对北京市化妆品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记者先后走访了一些大型综合商场、大中型批发市场和部分美容院,并对50名女性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大型综合商场:进货渠道正规,赢得消费者信赖。记者走访了百盛.中友、银座百货等大型综合商场,结果表明,对于高档次化妆品。85%的消费者认为是正品,10%的消费者表示怀疑,5%的消费者表示不清楚;对于中档次化妆品,9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来自正规厂家,60%的消费者愿意选择这种综合商场购买;对于普通化妆品,90%的消费者表示综合商场的可信度大,也有60%的消费者表示不挑剔消费场所。 化妆品批发市场:假冒伪劣问题突出。记者走访了天意、万通和安安化妆品批发市场。对于高档次化妆品,90%以上消费者认为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5%的消费者认为产品可能是从厂家直接拿过来的真货;对于中档次化妆品,70%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表示怀疑;对于品种繁多的普通化妆品,消费者表示六成以上的品牌都没有听说过。美容院:进货渠道复杂,品牌冒用严重。调查显示,部分化妆品是直接从厂家购买原料配制,再高价卖给消费者。一部分是“水货”和“行货”,还有一部分是冒牌货。 据调查,目前消费者对化妆品质量的满意率仅为两成;对化妆品使用效果的满意率则不足两成;四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化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虚假宣传;四成消费者有过因使用化妆品导致皮肤受到伤害的经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秩序,使真正的优质产品难以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还像隐形“杀手”,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往往以低价倾销,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竟将这些“杀手”请回家中。组织这组报道,意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将假货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6.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秩序,使真正的优质产品难以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还像隐形“杀手”,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往往以低价倾销,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竟这些“杀手”请回家中,组织这组报道,意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将假货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7.
1.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一些商家为谋取暴利,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某消费者在一个服装展销会上购买了一件“华伦天奴”牌服装,后来发现这件服装既无生产厂家名称、也无生产地址,属于假冒产品。据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服装展销会上销售的服装、鞋帽等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和假冒产品。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各类展销会上购买商品,应加倍留心商品质量。2.广告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广告具有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所以虚假广告极易误导消费者。有消费者投诉某品牌去…  相似文献   

8.
色彩营销——企业营销的新价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色彩营销,就是指在对消费者心理和习惯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标志、产品、销售环境等等配以恰当的色彩.确立企业的定位.使企业成为“产品——色彩——形象”的统一体.将企业的理念传达给消费者。从而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买方市场的日趋成熟,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态度已经开始成熟.已经不再单纯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还要求产品能够带来视觉的美感,心灵的愉悦。作为世界性语言的“色彩”.由于其具有视觉美感、能够塑造性格等特点,自然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推动了色彩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色彩营销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个别企业为不择手段牟取利润,竟目无法纪地将假冒伪劣产品投放市场。如何针对当前的形势,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工作进一步加强,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在打假治劣工作中,主要宜注意“十性”。 1.经常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法制建设未健全,非正常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加之消费者也存在非正常的消费心理,如过分  相似文献   

10.
广西商业企业优质服务消费承诺卡活动公告(一)承诺内容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我们这些优质服务型商业企业,向广大消费者(用户)郑重承诺:切实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诚恳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保证依照《产品质量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开展“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年主题活动,并计划通过活动切实解决一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以维护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以及受尊重等权益,使消费者的弱势地位逐步得到改善。无疑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因为,平心而论,放眼市场现状,商品上的假冒伪劣,广告上的胡乱吹嘘,消费者的权益被肆意侵犯,不得不使人深切地感到,消费环境,真的让人不放心。假冒伪劣,防不胜防。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甚至唯利是图,在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方面,兜售和提供假冒产品及劣质服务,令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成立专门的打假机构监督和查处,设立小额投诉法庭和小额仲裁机构及时解决消费纠纷是铲除“假冒伪劣”这一社会毒瘤,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扩大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对当前来说,又是变“危”为“机”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对扩大消费的研究中,现在较多的是注重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研究,而忽视企业与消费者利益关系的研究。对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扩大消费,需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收入水平,这是扩大消费的支付条件;另一个是消费产品,这是扩大消费的诱发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广告监管中的“软约束”与“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广告公司在利益的趋使下,与一些制假售假企业共谋,有意误导消费,为假冒伪劣产品走向市场鸣锣开道,坑害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如何进行整顿,笔者以为,应该从“软约束”与“硬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所谓“软约束”,就是对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5.
策划疯语     
易筋经——强迫换代法 对于产品的促进消费.扩大消费群体,创造消费需求.针对新款产品与消费者所拥有的旧款产品的款式区别.在色彩长短上非常的明显。针对消费者的有比较严重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对象的攀比心理,推动重复购买群体的重复购买,和目标消费群体的换代消费。智典营销机构的专家小组为北方皮草推出了新的广告主题。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开展质量、安全、健康年主题活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并计划通过活动切实解决一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以维护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以及受尊重等权益,使消费者的弱势地位逐步得到改善。无疑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因为,平心而论,放眼市场现状,商品上的假冒伪劣,广告上的胡乱吹嘘,消费者的权益被肆意侵犯,使人深切地感到,消费环境,真的让人不放心。假冒伪劣,防不胜防。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惟利是图,在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方面,兜售和提供假冒产品及劣质服…  相似文献   

17.
在美容产业空前繁荣的背后,美容行业普遍存在“小、散、杂、乱”的现象。在美容成为大众消费热点的同时,化妆品鱼龙混杂,高、中、低档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伪劣现象,令普通消费者真伪难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2315”是工商机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其他违法经营行为、有效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实现了上下覆盖、渠道畅通.解决了消费纠纷申诉的“人口”问题.如何在处理消费纠纷中通过依法履行行政处罚与行政调解职能.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已成当务之急。通过行政处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行政调解维护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两者执法目的的充分实现.对打造“12315”著名品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万里行》——一份充满责任、良知、正义的质量传媒,以“打假扶优、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全民消费意识”为宗旨,以净化市场环境为已任,面对假冒伪劣嫉恶如仇,而赢得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的消费主题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污染环境;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 购买食品首选绿色食品。我国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准,分为A级和AA级。A级绿色食品允许有控制地使用部分农药,对人体也是安全的,值得广大消费者信赖和选购;AA级绿色食品则严格限定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尽可放心购买。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成分说明,最好选择没用或少用人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