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8年中国出口面临严峻形势,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外贸企业要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就必须改变传统营销手段,文化营销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营销要素.本文基于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国际贸易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特点,揭示我国外贸企业利用文化营销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成功运用文化营销的有关策略,以期丰富有关的经贸实务研究.  相似文献   

2.
《商》2015,(33)
国际保理是一种新兴的贸易结算方式。它为外贸企业有效的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因其较信用证等结算工具有更为简便的办理手续,越来越受到进出口商的青睐。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外贸企业愈加重视国际保理业务的运用。然而,尽管国际保理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我国的实践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以国际保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保理业务是一种适合现代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国际结算方式。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贸易的需求而言,国际保理业务——特别是出口保理业务必将被广大外贸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价值剧烈波动,使外贸企业在订单急剧下降的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收汇风险。因此,比较、选择和确定稳妥、适当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并加强风险防范,对于外贸企业安全及时收汇,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岸嫔 《中国市场》2014,(14):87-88
后金融危机时期,义乌传统外贸面临出口困境。而义乌具备市场、物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政府工作重视四大优势,跨境电子商务是义乌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新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义乌外贸企业出口呈现新的特点,提出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的汇率经历较大波动,外贸企业贸易风险加大,出口数量大幅减少.在此背景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毋庸置疑成为经济主体选择的主要方式,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基于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产生的原因、利弊,从我国外贸企业角度提出其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贸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是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应成为外贸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外贸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则是"出口转内销"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贸企业需要大批熟悉WTO规则、精通现代国际商务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的综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然而,与企业现实需求相比,我国严重缺乏这类人才。本文在分析外贸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丽 《商业科技》2007,(2X):323-323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贸企业需要大批熟悉WTO规则、精通现代国际商务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的综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然而,与企业现实需求相比,我国严重缺乏这类人才。本文在分析外贸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为视角,分析了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内涵及其对于出口商的风险,指出国际保理结算方式是解决我国出口企业巨额应收账款难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和应收账款回收方面的具体措施及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改进后的引力檬型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影响十分明显;运输成本是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的贸易壁垒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依然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应注重自主创新,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区域经贸合作;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适度调整贸易产业政策。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应转变营销理念,充分了解出口市场,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培养全球化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2.
为中国船厂开立《对外预付款还款保函》(下称“保函”)是国内银行支持中国船厂发展船舶出口贸易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银行进军国际船舶融资市场的第一站。目前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已有十几家国内银行将开立《保函》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国际间新的经济形态,是世界经济高度化、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应当看到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长远的安排.国际物流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升华和发展,是国际服务贸易一个新的课题,对于促进国际间从商品、技术、知识到服务的全面融合,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选择.为推进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以系统物流为独立的服务形态进入到国际服务贸易领域里面去,这是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作为国际实物商品贸易共生、配套、派生的物流服务,随同实物商品国际贸易进入到国际贸易领域,在多数情况下,这已经成为国际商品贸易的一部分,不容忽视.此外,推进国际物流服务贸易,除了要从数量上推进外,还要注重内涵的扩展.而且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我国2000-2004年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数据的研究,揭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探究了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政策特点,提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贸易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期对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对国际惯例的适用与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企业必须以国际惯例UCP600作为业务准则,善于充分利用其相对UCP500实质变动中对受益人的利好条款,并在信用证业务操作中把握其具体规定,以确保安全、及时、顺利地收取货款。  相似文献   

16.
中美文化禀赋差异和国际贸易进入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禀赋差异下,中美贸易进入,文化禀赋差异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竞争优势来源。根据国际贸易文化互补和文化禀赋理论,采用霍夫斯德跨文化研究模型,分析了中美文化差异,跨文化禀赋贸易必须慎重对待文化禀赋差异,通过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来尽量消除文化禀赋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合适的贸易进入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和阐述了中国跨国公司基于全球导向的渐进式国际化战略的思想。依据跨国公司全球营销理论,结合97家走在国际化最前列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资料数据,针对处于不同国际化阶段的中国企业,提出了新型出口营销战略、新型多国营销战略和全球营销战略,并为中国企业就各阶段战略量身定做出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战略模式的提出贯彻了"全球导向-渐进式"的核心思想,以期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曹絜 《商业研究》2006,(6):211-213
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中心议题,并且倍受WTO的高度重视。研究并适应WTO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内容,针对它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稀土出口管制的目的在于保护战略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从数量、价格和信息3个传导机制对国际稀土市场产生影响。随着稀土管制强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稀土出口的地区结构及世界稀土出口的国别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管制政策给世界稀土贸易带来了显著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结构效应。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印度对中国稀土的替代效应尤为显著。香港和新加坡的稀土转口贸易比以前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20.
The process of market reform that characterizes the move away from regimes of central planning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creates a need for managers to acquire the 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marketing. In contrast with an extant emphasis on inward direct invest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played by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mediaries in the transfer of marketing knowledge across borders. Data collected from manufacturers in central China reveal that the value of marketing knowledge transferred is contingent upon intermediary performance of export marketing services and the likelihood of intermediary replac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