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9年,广东农垦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6.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6.4%;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2%。在种植业中。现有橡胶面积约占种植业用地总面积的32.3%;剑麻面积约占种植业总用地面积的5.4%;糖蔗面积约占种植业用地总面积的26.4%;水果面积约占种植业总面积的26.3%:茶叶面积约占种植业总面积的1.1%;粮食面积约占种植业总面积的5.1%。目前已形成以胶、蔗、果为主导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亚热带农业特色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广东垦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决心大、力度大,取得一定的成效,对促进垦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七五”期间,继续坚持把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到1990年,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占62%;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副业占38%。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51%;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占49%。在种植业中,粮食达45000万吨:棉花达425万吨。五年内造林2,770万公顷,力争到1990年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畜牧业持续15年稳步增长,肉类生产发展很快。199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88.89万吨,比1978年增长240%;畜牧业产值48.45亿元,增长1072.3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28.2%,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种植业、林业和副业;农民从畜牧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占整个收入的40%,其中现金收入在农村各业中跃  相似文献   

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改革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一改以往单纯粮食种植的“单打一”局面,初步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日渐合理,带动了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产...  相似文献   

5.
(一) 铜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典型的农业地区。199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90不变价)28910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68. 24%,林业产值占 4. 13%,牧业产值占26.2%,渔业产值占1.44%。农村经济结构(1998年)状况: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和建筑业总产值、农村运输服务和贸易业总产值之比是72.4:17:10.6。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产值占63.22%,经济作物产值占36.78%。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元。从以上比例和数据看出,铜仁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很不合理,结构单一,传统农业大宗…  相似文献   

6.
到1990年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在农业产值(包括村以下工业)中,种植业所占比重由1983年的66%下降到62%;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副业的比重由34%提高到38%.——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57.7%下降到51%;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2.3%上升到49%.(一)种植业.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指标如下:粮食,平均每年产量41,500万吨(其中1990年42,500—45,000万吨),比"六五"期间平均年产量增长12%.棉花,平均每年产量425万吨(其中1990  相似文献   

7.
一、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状况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人口约3.5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3;有近4亿亩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的1/4。全流域自然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80年代初,全流域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34.9%,其中,种植业占34.5%,林业占33.4%,牧业占38%,渔业占27.8%。全流域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相应产品产量的比重为:粮食占40%以上,棉花占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机制较为完善的独立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大。但就其内在功能来讲,畜牧业巨大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农区畜牧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协调与其他各业的关系,形成以畜牧业为枢纽的大农业良性循环系统,并使之在良性循环系统中稳步发展。 一、协调畜牧业同种植业的关系。长期以来,畜牧业同种植业,特别是同粮食生产发生着冲突,  相似文献   

9.
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和种植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独立产业。自1978年以来,畜牧业连续20年获得稳步发展,平均年递增率超过1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稳步上升,199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14%,...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和种植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独立产业。自1978年以来,畜牧业连续20年获得稳步发展,平均年递增率超过1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稳步上升,1997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1%,超过粮食的产值,超过林渔业产值的总和,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国的畜牧业仍是粗放型经营,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产出率较低。因此,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对畜牧产品需求的增长看,还是从畜牧业自身的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能否实现“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为此,我们对柳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进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柳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情况几年来,柳州市积极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狠抓农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配置农业(主要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之间的比重,改变种植业比重过大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柳州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73.47%、1.27%、21.32%、3,94%已调整到67.79%、1.6%、25.3%、5.31%。2001年,柳州市畜牧业产值9.22亿元,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长60.99%;肉类总产量8.75万吨,比  相似文献   

12.
我市一九八三年粮食总产30.53亿斤,较一九七八年增长了1.48倍,农村人均占有粮食1512斤,高于全国756斤、全省800斤的水平,但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8.5%,低于全国14.68%,全省12.95%的水平。这说明我市粮食生产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畜牧业没有跟上,农业生产发展不协调。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解决当前粮食转化问题,必须大力地发展畜牧业,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我国粮食和许多大宗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在全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990年,四川农业总产值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农产品中,粮食、蚕茧、桐油、肉类产量及大牲畜、生猪出栏头数等居全国首位;油料、茶叶、水果及烟叶产量居全国2~5位。四川耕地的集约经营水平较高,种植业比较发达,是全国粮食和大宗经济作物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历来占全国的10%左右,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一左右。以1990年为例,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9.8%,油菜籽产量占18.5%,蚕茧占27.2%,柑桔占19.8%,在畜牧业中,四川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全省纯牧草场面积达1.6亿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四川农业产业的产值在四川整体产业结构体系中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间产业结构中呈现趋同性。四川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中种植业中除甘孜、阿坝两地(市)州外,其余地区种植业占农业产值比例趋同;而畜牧业较为集中的地(市)州,也呈现类似情况,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趋同;林业上,资源较为丰富的川西北地区、攀西地区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没有凸显明显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扬州市要把农业结构调整摆上重要位置抓实抓好,全面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品种结构、农业技术结构、农业组织结构、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等,把目前处于低级化的农业结构推行到高级化阶段,彻底地改变农业结构畸型状况。一、优化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搞活多种经营目前,我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种植业的产值比重达53.4%,仍然占据第一的位置,林业、牧业和渔业仅分别占1.5%、22.9%和22.2%,仍然显得不足,其中尤其是林业生产更是条短腿。在种植业内部,粮食生产又占据绝大比重。因此,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优化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根据我市资源优势,在种植业上,应该"一缩六扩",即缩减粮食播种面积、扩种油菜播种面积、扩种蔬菜播种面积、扩种玉米杂粮播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6.
纵观我国粮食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饲料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玉米一再涨价,甚至麸皮价格高于小麦价格,都反映了这一问题。要解决饲料问题,须加快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种植业要从粮经“二元”结构转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畜牧业要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减少对粮食的依赖,建立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严峻的现实问题使得粮食生产深感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为此,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充分挖掘现有草场资源,开拓农区秸杆资源,大力发展我国的草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2000~2013年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比较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经济水平等2个农业指标和2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用以解析四川省与广东省农业经济差异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水稻等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与以生猪等肉类为主的畜牧业上;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粮食、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与以水产品为主的渔业上。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2省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均是最大,四川省的畜牧业、广东省的渔业对农业经济也有一定影响,而2省的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均为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一、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结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结构有了一定程度优化。从农业总产值来看,从1979~1989年,增长近1倍;从内部构成来看,种植业产值下降,牧业所占比重上升,上涨了10.2个百分点;从总播种面积来看,1999年比1978年增长了1.12倍;从畜牧业来看,在大牲畜总头数构成中,马、黄牛、奶牛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特别是奶牛所占比重上涨较快,上涨了10.34个百分点;从渔业来看,鱼类在淡水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下降了1.16个百分点,虾蟹类和贝类有所提高,特别是虾蟹类上涨了1.…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2000~2013年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比较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经济水平等2个农业指标,分析比较2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用以解析四川省与广东省农业经济差异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水稻等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与以生猪等肉类为主的畜牧业上;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粮食、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与以水产品为主的渔业上。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2省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均是最大,四川省的畜牧业、广东省的渔业对农业经济也有一定影响,而2省的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均为较小。  相似文献   

20.
冀、鲁、豫地处黄淮海平原,三省总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1%,粮棉油年生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0%、55%和25%,种植业产值占全国的23%,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三省毗邻,自然条件、种植业结构、种植制度比较相近。1987年耕地面积分别为9865万亩、10387万亩和10459万亩。种植业以粮棉油为主,种植面积均约占93%左右,其中粮食种植面积约为75%—78%,种植制度以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