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会计委派制的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清林 《商业研究》2002,(11):19-20
会计委派制是由国家或者企业所有者将会计人员派驻到单位去开展财会工作的一种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使会计人员站在中介立场上,实施法律监督与会计监督,从而客观公正地记录和报送各种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它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全程性、及时性,监督与管理的双重性以及利益的独立性。它对于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堵塞会计管理漏洞,加强会计监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向武 《商业会计》2007,(10):64-64
会计委派制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产权所有者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委派会计则代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通过会计核算参与单位内部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目的是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在会计委派制的实践工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谭倩  刘喜斌  李波 《致富时代》2010,(12):104-104
会计委派制也称为会计人员委派制,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向企业、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或由企业集团向其下属公司直接委派会计人员,以监督财务会计活动和资产经营的一种制度。会计委派制是一项重大改革,它打破了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财务监督运行模式,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这项工作更加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会计委派制是指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或集体企业派出会计人员,并授权其代表派出机构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管制度。作为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会计委派制基于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其真正涵义应理解为“所有者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实施前后会计人员与企业关系比较如图1和图2:  相似文献   

5.
李俊涛 《商场现代化》2009,(22):104-105
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为加强会计监督,政府和一些企业在会计人员管理上推行会计委派制。但是,会计委派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本文应用博弈论对会计委派制进行质疑,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会计监督、发挥会计人员职能作用的重大改革,是加速我国会计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道德和业务素质,完善委派工作制度有及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的独立地位等途径,做好会计委派工作。  相似文献   

7.
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会计委派主体以所有者身份,对用人单位所需使用的会计人员统一进行委派与管理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委派制适应于多层管理机构的企业事业单位或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实体,以及民营和机构比较复杂经济实体.推行会计委派制是强化财务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发挥了会计人员相对独立职能的作用,对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会计委派制的实施对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有许多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完善企业管理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能够监督并保障企业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但从试点情况看,会计委派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强对法人代表的监督,建立和健全以会计监督为中心的企业权利约束机制,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协调和改变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单位的现状,以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会计监督、发挥会计人员职能作用的重大改革,是加速我国会计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道德和业务素质,完善委派工作制度及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的独立地位等途径,做好会计委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姜琳 《商业会计》2004,(8):43-43
会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它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或专门机构对会计人员实行直接管理,进行统管统派,从而实现调控的会计管理制度。笔者现就会计委派制的完善提出个人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办产业实施会计委派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按照高校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会计委派制,并从待遇、业绩考核、职责权限等方面加强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方针的实施,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的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目前会计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领导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一些会计人员不坚持原则,不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治理会计工作,切实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企业的管理趋向宏观控制,需要实行会计委派制来加强会计管理环节,补充财政微观管理的空档,完善经济管理体制。以大型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为题,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委派制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背景下,结合大型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的实践,得出了大型事业单位内部委派制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计委派制是指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会计监督,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主要从会计委派制的含义及意义,会计委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为使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在经济体改革过程中关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但是,就会计知身所具有的反映射监督的基本职能而言,会计委派制在实践中在多仅仅履行了反映职能,而其重要的监督职能多数只局限在事后监督,参与管理与决策的职能被弱化,因此,对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最大限地发挥财务管理在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是在会计委派制过程中责任双方应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会计委派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地区陆续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试对会计委派制作如下探讨。一、会计委派制的几种表现形式(一)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对于行政单位和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如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管理,节约开支,保证预算外资金及时、足额入库。具体做法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或企业集团母公司对行政事业单位(或子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委派,包括对委派会计人员的选拔考核、资格认定、下派及后续管理等。被委派的会计…  相似文献   

17.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监督,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维护财经纪律,可以称之为一次较为深刻的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会计委派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有关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向国有企业派出会计人员,并授权其代表派出机构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管制度。为了防止企业国有资产及其收益的流失、财务监督弱化、会计基础工作落后、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会计委派制对保障所有者利益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有效地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会计委派制自试行以来暴露出来的缺点与不足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会计委派制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市场经济无法自我调节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中,发挥政府监管的职能它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统一管理,建立起以会计监督为核心,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监督约束机制,但从实践来看,会计委派制并不完善,与其他相关制度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不配套等摩擦,对应由谁来委派,委派的形式,委派的范围,委派人员的责任及如何对委派人员进行管理等问题的探讨和争论仍在继续。建立会计委派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应急于建立一套一蹴而就的模式,而应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建立与该项制度的适配机制,使会计委派制度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会计委派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有关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向国有企业派出会计人员,并授权其代表派出机构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管制度。为了防止企业国有资产及其收益的流失、财务监督弱化、会计基础工作落后、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会计委派制对保障所有者利益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有效地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会计委派制自试行以来暴露出来的缺点与不足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