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现代金融制度使得洗钱手段日益现代化,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利用金融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应用范围已从柜台业务发展到储蓄、代发工资、联网通存通兑、信用卡使用、资金清算等诸多领域,并使工作流程高速、快捷。但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金融犯罪的暗流也在涌起,发案率不断递增。这使得金融业经营风险除了业务风险外,又增加的计算机带来的科技风险。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通常指物理性地破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网络设施,或运用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侵害有价值的程序、资料及数据形式存在的财产,例如电子货币等。这些犯罪活动严重影响金融业正常的业务运作,引发资金和信誉损失,影响客户利益,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与传统犯罪不同,金融业计算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金融电子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已成为了当今世界金融业的主宰。然而计算机技术在使我们的金融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使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一种新的犯罪形式-金融计算机犯罪。金融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  相似文献   

4.
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即利用计算机进行高智能犯罪.高科技犯罪尤其是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将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拟就我国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部门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广泛进入了金融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子联行、同域票据交换、资金清算、会计出纳业务处理、储蓄业务处理、信贷业务处理、行内对公储蓄业务通存通兑、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中间代理业务的联机处理以及统计、办公都实施了计算机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金周转速度和金融业的服务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同时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工具和对象。由于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技术、高智能且专业性极强、手段十分隐蔽的犯罪,其危害性之大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舒伟权 《浙江金融》2005,(8):63-63,35
计算机的运用与推广在给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银行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当今金融界计算机犯罪,已经引起我国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刑法>中已将金融计算机犯罪列为重点.因此必须对金融计算机犯罪这一现代化、高智能化的犯罪形式进行深入调研,掌握其规律,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7.
何江云  庞玮 《山西金融》2002,(10):45-46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发展和普及。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伴随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高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紧密结合,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犯罪案例日见凸现,与其他金融犯罪相比,金融系统人员利用计算机犯罪更具隐蔽性、便利性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计算机犯罪是金融风险源之一。章从三个方面对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类犯罪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成为金融信息系统的生命。本文详细阐述了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计算机泄密的途径,并提出防范金融犯罪的措施,以更好地防止金融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金融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对象,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目前这种犯罪形式的发生率在我国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了我国的金融安全和政治经济的稳定,应及早预防和铲除。本文就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手段和应对策略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现状和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对我国银行计算机犯罪的形式和原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在我国同样存在,金融业是洗钱犯罪分子的首选渠道,为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建议采取:积极宣传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实名制、报告制;建立全国“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金融计算机犯罪是随着高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犯罪现象,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我国近年来金融计算机犯罪较为突出,给金融行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金融犯罪明显增多,涉案金融巨大,作案领域广泛,且犯罪手段日趋新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要采取如下措施,防止金融犯罪:加大执法力度,从严从快打击各种金融犯罪;健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金融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2004,(6):27-27
信用卡犯罪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金融犯罪,它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金融秩序构成了威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赵宇梓十分关注信用卡犯罪问题。在“两会”期间,赵宇梓委员呼吁加快立法、打击信用卡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李新华 《济南金融》2004,(12):46-47
洗钱通常是指为了掩盖非法收入的真实来源和存在.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合法化的过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金融角度将洗钱定义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能无意间被利用为犯罪资金的转移或存储中介。罪犯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账户向另一个账户作支付和转移,以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务存放款项,即为洗钱。”  相似文献   

17.
金融犯罪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以涉及范围广、人员多、金额大、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严重等而引起政府和世人的极大关注。金融犯罪涉及到国家对货币、外汇、有价证券以及金融机构、证券交易和保险管理的活动,危及到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到国家经济体制健康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金融犯罪是金融风险的一种潜在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和研究金融犯罪,对我们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金融犯罪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技术型、智慧型犯罪日益严重,其中金融犯罪尤甚。金融犯罪的成因可以划分为金融犯罪的犯罪人心理性成因以及金融犯罪的制度性成因两部分。必须针对其戍因、特点,组织各单位和各方面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防治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19.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藏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所有涉及反洗钱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都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即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是反洗钱的核心.其中保险机构占有重要组成部分。据1996年英国有关当局统计,在全部上报当局的可疑款项中.银行业占78%.保险公司占3%.其他组织占19%。在国际上.过去监督方的重点主要在银行系统.但是.在对银行系统反洗钱监管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洗钱者开始将视线投向保险这个对保额扩张极度渴望的行业。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保险公司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履行的义务。我国反洗钱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探讨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银行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一)内部人员作案占比高。由于银行业务都是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完成的,所以了解银行业务流程、熟悉计算机系统运行原理、对银行内控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上的缺陷比较清楚的内部职员往往比其他人员更容易达到犯罪的目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银行系统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九成以上是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作案的。(二)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狡猾。计算机犯罪智能化程度高,大多数犯罪分子熟悉计算机技术,可运用正常的操作规程,利用合法的帐户进入银行计算机网络,篡改计算机源程序或数据,这种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