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李直 《新前程》2006,(9):40-42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最圆滑的石头滚得最远。”当你打开一袋石子,从山顶上把它们扔出去,结果肯定是最圆的那颗滚得最远。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就深明其中含义,他曾对一位部门经理说:“我个人要作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我觉得过得去的。”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征求旁人的意见。松下接着说:“我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我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它们,使它们重新回到我所预期的轨道上来。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妥协有时候使公司强大……”  相似文献   

2.
《广东质量》2003,(8):73-73
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做生意是个“算死草”的角色,气得索尼公司老总盛田骂他净搞“混帐事”。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了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只找主厨。”此时,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相似文献   

4.
“小、小姐,我很喜欢你。”一男生怯怯地对一女生说。“可我不喜欢脸上油油的男生。”女生回答。男生飞快地洗脸 一会儿脸上没油了,又凑过去说”小、小姐,我很喜欢你。””可我已经结婚了。”一阵笑声,结束。这是一个洗面奶的电视广告,我看过多遍,无论是画面、音效制作都非常精美,每次都觉得很有趣、很有创意。但是,到今天我还是没有记住是个什么牌子的洗面奶。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被称为“智慧先生”并非无功受禄。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处事能力的确棋高一着。让我们看几个片断。 欣赏刻薄欢迎粗暴 智慧先生常说:“我非常注意那些刻薄、粗暴、令人不愉快的家伙,只有他们才会勇于谏言,直话直说。如果你能找到很多的这种人,让他们时刻跟在你身边,然后耐心地听他们说话,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这番话值得所有的企业老板和主管品味。世间有不少企业的大生意.都是毁在阿谀奉承的部属手里。 忠言,往往是逆耳的。智慧先生视“忠言”为良药,企业在他手上,焉能不兴旺发达? 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也…  相似文献   

6.
顾欣 《中国新时代》2006,(6):122-123
读书,是易宪容最喜欢做的事,是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在做的事,家人曾经问他:“你天天看书,不觉得累吗?”他反问,“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觉得累吗?”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要往墙上挂幅画。家里找不到锤子。就想找对门的邻居借。走到邻居的门口,突然想到上次见到邻居时对方好像没有跟自己打招呼。他开始犹豫起来:邻居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为什么见面都不打招呼?有意见他为什么不直接说?邻居是不是不喜欢我?他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我?有什么理由把我当作坏人?而且我仅仅是借个锤子而已。就是不喜欢我也可以借我个锤子呀。他越想越生气,就使劲拍打邻居的大门。邻居把大门打开了。没等邻居说话,他就非常愤怒地对邻居高声喊道:“我只是想向你借个锤子,你为什么连锤子都不借给我?”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有个熟人对我说:“我很想买保险,可是业务员一来和我谈保险,我就觉得他总是带有某种目的性地和我谈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听了哈哈一笑,我说我不做保险业务,我也不卖保险给你,我给你介绍保险如何?他说,好的,你说我就相信。  相似文献   

9.
短兵相接6计     
第一天我到公司报到,意料之外的陈总在楼道里热情的喊着我的名字,他说“我们都很希望你来,这个工作很适合你”。我礼貌的笑了笑.心里却不禁狂喜“,原来我这样的令人印象深刻”。 当我抱着一大摞书没有办法空出手的时候,陈总帮我掀着帘子,他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作。 我以为我的工作失误不被谅解的时候,他说:“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关键是再没有下一次”。 当我觉得我的工作这样的微不足道时,他说:“你不了解这些琐碎的事对全局有多么重要”。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他.但是谁能说他不是一个让人信赖的领导呢? 想作一个这样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跑官者说     
(有幸,在一个偶然进入的地方,凑巧听到隔壁一位领导的酒后真言)你问我跑官为啥成功率100%?这诀窍,除了你,我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你嘛,我坚信你不会漏风。“跑”字,是“足”字加个“包”,这包儿很有学问。我绞尽脑汁百思才得其解──“包”就是礼包。“连跑带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级使用!”但你不腐蚀腐蚀他成吗?他不吐口,你想往上爬也爬不上去──“领导要想富,经常动干部,嘴上说研究,就是不宣布。”可以理解,礼尚往来吗!人说战争年代升官快,那有什么了不起!谦逊地说,我比他们都技高一筹…  相似文献   

11.
当年,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松下幸之助问一位公司的中层雇员:“你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如果客户问你,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你怎么回答?”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奇怪,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当然是各种电器了。这位职员也不解其意地说:“是各种电器。”没想到这位职员的回答使松下幸之助非常不满。他说:“这种回答从根本上就错了。如果有人问你们松下公司主要生产什么,你们必须回答,松下公司主要是培养人的公司,兼做电器。”松下幸之助的话使在场的人受到很大的震动,也使人深受启发。由此,让人想到,日本汽车的发展以及生产…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个人“他们叫我黄校长”《英才》:注意到一个场景——你一出现在会场,有好几个女孩子惊呼:“黄光裕好酷啊。”你是如何看待企业家的人个魅力? 黄光裕:(笑)我觉得自己在个人形象方面一般。我个儿也不高,长相也没有特别过人的地方。《英才》:很多人说你霸气太重。黄光裕: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霸气,只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我走路特别快。《英才》:看来你是没时间为任何崇拜你的女孩停留了。黄光裕:(大笑)如果看到起眼的,我会考虑该不该留步。《英才》:你喜欢做“教父式的人物”吗? 黄光裕:所谓教父,是指我过于严  相似文献   

13.
国家补贴     
我正在电脑前逍遥,忽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三叔三婶儿。 他们喜气洋洋地说:“大侄子,家里方不方便?先给俺取500块钱行不?我连忙取出钱:“有啥事,急着用?”三婶儿笑得眼睛都没了:“你弟媳妇快要生了,给村里交200块钱,还有乡里也要300。你放心,我马上就还给你。”我摸不着头脑:“三婶儿,弟媳妇不是头胎吗?  相似文献   

14.
日程表     
“很多朋友提醒我说,浏览器这一块不好干。你看都是谷歌干的,还有微软的IE等等这是巨头的游戏,我跟他们说我喜欢这种跟世界巨头角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苏茉 《劳动月刊》2012,(8):15-15
我家小阿姨管我叫姐,管我老公叫哥。有一天她问我:“姐,哥挣的钱多不?”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大概让她震惊了,“哥不给你钱吗?”“不给..”“你跟他要他也不给吗?…‘我没跟他要过,我自己有工资。”她勉强笑了笑,看我的眼神不是佩服,是怜悯。小阿姨今年三十岁,两个孩子住在老家,她跟丈夫都在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16.
日本松下公司的激将艺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激发部下才智的方式就是大声斥责,即使在人前,也丝毫不避忌讳地以如下严厉的话斥责下属:“喂,这是干什么?把辞职书呈上来!”、“你是罪人!该送进监狱!”对于这种激烈的方式,松下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次...  相似文献   

17.
经济幽默     
我不干有个懒汉什么都不愿干,谁也不愿雇他。他只好求告亲友替他介绍一份最轻松的工作。这人考虑了一下,说:“那你就去看坟地吧!说实在的,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事了。”懒汉愉快地走了,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并且愤愤不平地对介绍人说:“我不干了,这活太不公平了!他们都躺着,却让我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这样问您:企业生产什么?您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可笑:企业当然是生产产品,除了产品什么也生产不了。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周祖荣先生对我说,他在日本考察期间,曾向松下幸之助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松下部生产什么?松下老先生的回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松下公司只生产两样东西,一是家用电器,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组合音响……;二是生产‘人’,生产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简单取胜     
戴恩特酷爱鲜花。他在大街的拐角处办了一爿卖花的小商店。花店设在街口,没有招牌,但是城里人都信任戴恩特,认为他拥有全城最好的鲜花。有—天,花店挂出一块巨大的招牌,上面写着:这里卖最鲜艳、最美丽的花。一位顾客来了,他说:“老伙计,我喜欢你的小店,可我不大喜欢你这广告。难道你的花不漂亮吗?为什么你不把‘最鲜艳、最美丽’这几个多余的字去掉?”戴恩特觉得有道理,便把招牌上的字改为:这里卖花。第二天一早,另一个人进了花店,他说:“你这儿是个漂亮的商店,但你的广告写得不咋样,你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卖花吗?把‘这里’两字删掉,广告会更…  相似文献   

20.
如何学习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在台湾、日本、中国大陆都有一种现象,小孩上学过程很辛苦,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很多人会说,学习是年轻人的事、是学生的事。而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却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以享受学习的乐趣,所以在他的认知里学习是辛苦的。在一次训练活动中我发现有位参与者反思能力很好,反应也非常快。他所提的问题都紧跟时代脉搏和社会趋势。下课后我问他:“你平时怎么学习呢?你怎么懂得那么多东西?跟时代脉动结合得那么紧密?”他笑着说:“我大学毕业后就没再念过书。”我接着问:“你不读书怎么知道那么多内容,有那么多内涵呢?你是怎么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