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I又名CIS,英文全称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译为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统一战略.CI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七十年代传入日本,发展至今成为包括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三大识别系统的CI战略体系,广为国际企业所普遍采用.在1988年以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导入CI为标志,我国企业进入CI新时期,随后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广大内地推广开去,包括中国电信、中国建行、大庆石油管理局等大型国企导入CIS战略,将"中国CIS"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些企业通过导入CIS,在文化反思、价值认定、理念确立、行为规范以及形象整合的过程中,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使企业在步入新的经济格局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焦永权 《河北企业》2002,(12):12-13
<正>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批外国成功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与它们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陆续被中国社会和企业界广泛接受。其中,在80年代末太阳神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声中,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企业形象理论进入了中国。十多年来,我国众多企业试着导入CIS(即Corporate IdentitySystem,简称CIS或CI),并从这一探索中或多或少尝到了甜头,导人CIS就是进行企业形象策划,实施企业识别系统又被更多的人理解为实施企业形象战略。进入90年代中期,无论是企业导入CIS的活动还是专业CIS策划公司的业务都进入了鼎盛时期。电力系统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深厚的行业,也正逐步展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  相似文献   

3.
廖亮 《中外企业家》2007,(10):68-69
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又称CIS设计或CIS战略。它以树立企业及其产品形象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的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为目的,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手段。企业形象设计自上个世纪初诞生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美国的IBM、可口可乐、麦当劳,日本的建伍、富上、美能达等公司皆因成功地导入了CIS系统而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或世界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竞争扩展到世界范围,商品同质化程度日益加深,消费者地位逐日上升,国外著名厂商凭借品牌优势更加深入渗透到国内市场。CIS战略这把“商战利器”因而越来越为商家所器重,借以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的竞争力。但仔细考察我国众多企业CIS战略的导入及实施过程,不免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对CIS战略的认识存在着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创建更多的名牌企业,形成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带动下的产品.因此,结合本国企业的特色导入CIS已迫在眉睫. 当代中国正出现企业导入CIS的热潮,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社会的来临,正以"信息富有"和"信息灾难"这一双重利剑所持有的正负功能整合人类社会.不可胜数的企业,铺天盖地的商业信息,数以百计的同类商品,使得消费者既难以识别商品,更难以识别和认知企业,因此,CIS的导入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个新支点.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导入本土化的CIS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和CIS两者的内涵和结构以及功能并不相同。企业文化更着眼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CIS战略的重点在于树立企业形象,使其得以传播和认同。但两者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同CIS战略一体化实施,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物业企业CIS的导入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CIS的实施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贯彻过程。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形象战略(CIS)导入状况,指出了CIS导入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企业形象战略(简称 CIS)也被成功地导入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事实上,一些企业由于实施了 CIS,面貌由过去的平淡无奇变得"楚楚动人"了,不仅改变了过去"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赢得了公众的亲和与信赖,而且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覆盖面,进而取得了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江苏臣功医药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个公司成立不久,就以准确的市场定位、鲜明的企业标识,多层次的宣传攻势在市场上掀起一股"臣功"巨浪,同时,精选产品  相似文献   

9.
该文深入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与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关系,全面比较分析了两者在内容上的共同共通之处,着重论述了两者不同的出发点、侧重点,两者在可塑性、可规划性方面的巨大差异,明确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与导入CIS不能混为一谈,导入CIS系统仅是企业文化建设诸多方法途径中的较为次要的一种而已。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初,福田公司决策者在研究、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时。就确立了一种战略思路,即企业要发展壮大,仅靠有形资产的经营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经营。尤其是企业形象的塑造。基于这一考虑。企业按照当年的经济工作要点,设立了企业形象经营办公室。负责公司CIS的策划、设计工作。一、福田CIS的导入CIS(又称CI),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由企业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企业或组织从内部价值观念到外部企业形象要统一化。1996年5月,公司制订了第一份创意和实施CIS…  相似文献   

11.
CI作为现代企业决胜市场的有效工具,是管理,营销,形象战略的综合整体。中国企业的CI战略尚处于未成熟阶段,仍存在许多误区,导入CIS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应把握CI设计的原则形成“中国模式的CIS”。  相似文献   

12.
王爱芳 《价值工程》2014,(21):192-193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企业经历了低端的价格竞争、公关及服务大战,竞争的战略开始趋于理性,慢慢出现了高层次的竞争手段和方式,那就是企业形象竞争。就目前来说,我国的CIS理论和实践还不是很成熟,尚处在引进、启蒙、实验和探索阶段。在导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误区。本文在充分认识和理解CIS战略核心内容的同时,就如何有步骤、科学的导入CIS战略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客户是什么?我们应把客户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赢得客户的忠诚?是摆在每个建行员工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深化CIS战略的推进,积极导入CS战略CIS战略是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S战略是比CIS战略文化底蕴、文化品位更高一筹的新的营销战略,即"客户满意战略"(是服务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它提升了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客户定位、客户满意的内涵和文化品位。它不仅从纵向层次上要求企业服务达到物质满意、精神满意和社会满意,而且要从横向结构上做到理念满意、行为满意、视听满意、产品满意、服务满意。CS战略同近几年我国不少企业兴起的CI战略相比有着本质差别。CI战略是以企业为中心,突出的是企业自身的价值,重心是企业市场的定位,CS战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竞争扩展到世界范围,商品同质化程度日益加深,消费者地位逐日上升,国外著名厂商凭借品牌优势更加深入渗透到国内市场.CIS战略这把“商战利器“因而越来越为商家所器重,借以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的竞争力.但仔细考察我国众多企业CIS战略的导入及实施过程,不免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对CIS战略的认识存在着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5.
何嫌礼 《企业导报》2010,(2):180-180
以电视媒体中CIS的导入为研究对象,对电视媒体中CIS导入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电视媒体CIS导入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娟 《企业文明》2006,(3):58-59
假如你的企业还没有导入CIS系统,本文的介绍可能给你带来帮助企业形象战略(CIS)作为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被许多著名企业导入与应用,在日趋激烈的商战中显示出巨大  相似文献   

17.
企业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经日本广告专家规范提升后,很快风靡全球,我国一部分企业在90年代初期开始设计和导入CIS。CIS的内容丰富多彩,尚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其中听觉识别系统AIS(Auditory Identity System)的设计和导入已开始受到业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视觉识别系统(VIS)是企业推行CIS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科学、实施有力的VI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企业实践中导入CIS战略时,在VI系统设计环节存在的相关误区,为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VI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婧 《企业导报》2013,(7):46-47
现今高职院校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院校都在寻找办学新思路、新突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一,也是"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工程和质量工程,这同样也是高职院校在生存与发展当中经历的又一契机。机遇与挑战共存,如何将国家骨干院校建立成为品牌院校,成为院校中的典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识别系统(简称CIS)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将这一理论导入高校建设之中,将成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战略选择。本文借鉴企业CIS策略内涵,分析了国家骨干院校导入CIS理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企业参与竞争的焦点已从商品数量、质量、服务的竞争,逐步进入企业形象的竞争,突出从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展开高层次、体现综合实力的竞争。CIS涵盖了企业知名度、产品美誉度及企业形象力等诸多要素,企业积极导入CIS战略,通过理念识别系统,在观念上革故鼎新;通过行为识别系统,展示企业风采;通过视觉识别系统,突现企业形象,进而让企业塑造的形象立于公众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