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为考核农村经济调查统计数据的可靠程度,去年六月,我们对1993年度农民收入水平情况进行了核实调查,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年来,广大农村普遍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坚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政策不变,并赋予家庭承包经营新的内涵。如何进一步认识家庭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逐步落实,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打破了传统的、落后的、封闭型的农业经济的旧模式,冲出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管理的老框框。农业经济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封闭型生产向开放型生产转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经济责任制在农村各地普遍实行,新的农业经济形式——合作经济(各种经济联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主体形式,它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我国确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经济中提出了稳定土地的家庭承包制、延长土地承包期等政策,推进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变革也相应地对农村信用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顺应形势的变化,转换经营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为农村信用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能使信用社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将原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改为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重大改革,给农村收益分配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做好农村收益分配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合作经济实践“双层经营”体制的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遂宁市农业生产责任制经历了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联产到组、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不同阶段,从而奠定了“以户营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使长期受禁锢的生产潜力得到释放,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为我市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农村的合作经济由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单一模式,向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发展。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原来那种单一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已不相适应。沈阳农村从实际出发,于1983年改革了人民公社体制,以村为单位建立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的细胞,成为基础层次;另一个层次,“统分  相似文献   

8.
农业高校主动面向市场的实践与思考翟虎渠孙健沈贵银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五大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给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周年。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全会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0年来,随着以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从本期起,在新辟的“回顾与展望”专栏刊登纪念文章,旨在通过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20周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推进富民兴黔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欢迎您踊跃惠赐反映我省农村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业绩、新经验和新的精神风貌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发展县域农村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基本解决了“米袋子”问题;实行市场经济的短短几年,基本解决了“菜篮子”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确保了农村大局的稳定。随着农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和层次,一些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一、新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仍束缚“收益分配”为核算体系,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来看,改为“利润分配”体系核算较好。(一)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组及村委会干部的误工补贴和定额补贴,不是采用记工分的形式参加分配,付给报酬,而是普遍实行以货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曾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但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状况如何?农村经济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文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两权分离”,户营为主,联产承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这只是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第一步,且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于实行土地所有权多元化,允许农民个体所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0年中央七十五号文件下达以来,以分户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济,在全国农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1982年12月统计,实行“双包”(即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全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78%以上,有的省甚至达到了97%。从形式上看,家庭  相似文献   

14.
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村工作改革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对待公社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过去在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五业不兴.商品不足,市场窒息,农民穷困。大家都希望在改革开放中能找到一把锁匙,启开农民致富的闸门。这就是能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在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问题。1980年在中央总结了安徽省等地农村实行包干到户的经验以后,由小平同志作了结论,允许各省、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中央一号件肯定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这一政策促使农民大搞商品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完全摧毁了人民公社僵硬的行政管理的体制,这一变化也给农业经济理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一贯强调,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双层经营”形式长期不变,但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完善,首先应在概念上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一些专家、实际工作者对“什么是双层经营”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联产承包+社会化服务”就是“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统”就是服务;实行“双层经营”,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存在了等等。本文就“双层经营”,的内涵,“双层经营”与“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双层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农业“双层经营”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制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改变了多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单一模式,而且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放宽,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 1.在农户承包经营和家庭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专业户、专业村。 2.农村个体工商户有了一定的发展,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从1985年起,我国的农村改革开始步入了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阶段,改革的进展速度和经济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减缓态势,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徘徊、甚至滑坡。在这个客观事实面前,有些同志开始对农业能否继续实行以家庭为基础的农户自主经营产生怀凝和动摇。我们认为,以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家庭经营,具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普遍的适应性、实践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功能性。正是它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首次腾飞,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转  相似文献   

18.
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王甲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给农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农村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地方没有正确处理好“三者利益”和“统”与“分”的关系,把集体的渔场、林场、果园和企业全部分户经营,甚至把集体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19.
从1984年秋季起,苏锡常面对粮食相对宽松的历史机缘,开始着手调整和建立新的农村产业机构。三市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后,为了适应整个区域经济功能的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将按“贸工农”要求从根本上进行质的改造,组织经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这是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苏锡常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一次改革,是从山区首先启动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山区经济带来了生机。但历史的、社会的各种原因,特别是缺乏社会经济要素的输入,致使一些山区经济难以得到实质性进展。山区经济的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