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有媒体针对投资者做了一项2009年股市盈亏的调查,结果有48%的个人投资者在2009年中是亏损的,这确实有些意外.因为在过去这一年,沪深股市的涨幅(如果以年初指数为基数的话)差不多是50%.这么大的涨幅,投资者怎么会赚不到钱呢? 抛开个人统计方法的差异(比如入市时间的早晚等因素),这种"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确实令人费解.但仔细分析后发现,这种"费解"的背后也隐藏着某种"必然".  相似文献   

2.
姜先生,41岁,某企业销售经理,月收入2万元,年终奖10万元,月支出4000元.姜太太,38岁,某大学副教授,年收入15万元,月支出3000元.两人均有社保.孩子10岁,小学三年级,在姜太太所在大学的附属小学读书,每年学费2.8万元,每月生活费用等2000元.姜先生家庭在大学附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目前市价1 50万元,尚余34万元贷款未清偿.除房产外,姜先生家庭还有银行存款56万元,基金5万元. 姜先生目前的理财目标有4个:考虑买第二套房进行投资,目标价1 20万元左右;为孩子出国留学作好100万元的资金储备;买一辆20万元的私家车;为退休生活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没事偷着乐     
《理财》2010,(2)
如何赚钱两个朋友偶遇。一位说:你现在这么富,从哪儿赚的钱?另一位说:简单至极,我和一个有钱人结成了合作伙伴,他有钱,我有赚钱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林森 《国际融资》2001,(10):64-65
长期投资的概念永远不会过时   前两年,以高科技股票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非常活跃,一些网络股在短短几个月内上升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许多股民当时通过买进卖出网络股而赚了不少钱.因此,有人说,时代已经变了,不能再靠长期投资来赚钱了,想赚钱就要用买进卖出的方法.就是要看准了一个刚刚上市的高科技股,要立即买进,在它猛涨一段时间以后,又要不失时机地赶快脱手,赚他一大笔.一时间,这种说法甚嚣尘上,使无数的投资者毅然绝然地投身于纳斯达克市场.   ……  相似文献   

5.
投资基金的朋友,经常会有一些误区.我给大家总结几个典型的"病例". 病例1: 有一点短期闲钱,买只基金挣个快钱. 很多投资者看别人赚钱了,手里有点零花钱,心里痒痒,想投资基金.有位投资者曾问我:"我们家前两天刚卖了一套房子,手头有100多万元,想买点基金,过两天赚了钱再买一套房子."我问他买多长时间,他说一个月.我劝他放弃投资基金一夜暴富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陈先生今年33岁,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每月约有3000元的收入妻子是公务员,月收入4500元。家庭每月生活开销约3000元左右。二人于2007年年初结婚。由于结婚,以前的积蓄基本用光;现在家庭收入扣除支出后,基本没有剩余。他们打算两年后要小孩,但如果几年后还是目前的经济状况,养孩子还真不容易。所以,他们想靠投资赚一些钱,增加家庭收入,积累财富,但又苦干目前没有本金进行投资,因此想向银行贷款,负债投资赚钱。  相似文献   

7.
1.股市走牛"我希望明年股市能走好,收入上去了,才能为扩大内需做贡献。""今年跌了这么多,明年不可能跌得比今年更惨,即使在低位震荡,投资机会也会比今年好许多。明年我并不指望能赚多少钱,只希望能扳回老本,挽回这30%的损失,这样的要求不算太高吧?赚钱的希望,就留到后年吧。"  相似文献   

8.
投资因与果     
一个年轻人向禅师抱怨:他在股市里做了几年,却总赚不到钱,说他的投资如何痛苦无助,说他多么想在股市快速赚钱,以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但是越是着急想赚快钱,越是失去了投资的方向,整个人被股市折磨得惶惶然,只想放弃. 禅师二话不说,拉起年轻人的手,走进厨房.  相似文献   

9.
在股市操作中,有一种操作技巧是赚钱最快、收益最大的,这就是抢反弹.不过,笔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抢反弹并不是指大盘狂跌后的抢反弹,而是指个股因某些特定的原因而大跌的抢反弹.对个股时机把握得好,有时一天就能赚个20%,短短的两三天,有的甚至能够达到50%.正因为抢反弹能够在短期内创造极高的收益,故股市中的投资者对抢反弹是颇为看重的,尤其是短线高手们,更是把抢反弹视为暴利的良机.  相似文献   

10.
"一小瓶320毫升的宠物沐浴液标价50元,宠物多维乳清奶粉70元,专用宠物剃刀100元至120元不等;洗澡包月每月4次400多元,剪一次指甲15元,留个时髦"发型",那300元钱都打不住。 随着养宠物的人不断增多,人们对宠物也不再只停留在给它们吃喝上,还要求给穿上漂亮的衣服,做美容,做造型,看病等等,宠物食品供应、用品供应、美容保健、宠物医院等行业开始走俏。"宠物赚钱"和"赚  相似文献   

11.
市场在大牛市的强劲飙升中,赚钱是非常容易的,只要买了股票就能赚,基本上是无技巧可言的,只是赚得多少的问题.一旦主升浪完成之后,在接下来的调整市道中,赚钱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所以,在此与中小投资者们探讨调整背景下的赚钱技巧.  相似文献   

12.
赵清 《理财》2009,(12)
胡先生是浙江省某乡镇的公务员,今年27岁,2007年参加工作,家中排行老大,有在上中学的弟弟和妹妹.他每月固定收入3000元,季奖4000元,年终奖10000元,医保和住房公积金每月600元,一家人都无任何商业保险,父母在一所小学做临时工,年收入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顾先生,38岁,月收入2.10万元,年底奖金4.00万元;顾太太,38岁,月收入1.50万元,年底双薪.顾先生月生活支出约3500元,顾太太月生活支出约4000元.夫妻二人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另一个7个月,两个孩子的月生活支出共4000元.家庭拥有一套市值350万元的自住房,还有90万元贷款未还清,每月还贷7600元.另有一套市值150万元的投资房用于出租,月租金3000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基金理财,一般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等于给投资者吃了个定心丸。2003年开放式基金总共为投资者分红20.19亿元,开放式基金赚钱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年初.在一公司任经理的乐先生.割掉股票,凑足了35万元购买了一套二手房.想做短期投资,在半年内就出手。结果过去一年多了,乐先生还是没有卖出房屋,因为是他开价38万元太高了。因此,乐先生很困惑,投资了35万元,期限快i8个月了,怎么连3万元都赚不到?但据乐先生所知,和他一样购买那栋楼房房屋的投资者都能赚到3万元。后经内业人士分析,原因是乐先生购买房屋时没有做好房价的估算事宜,被人多宰丁1.5万元,因此他出于赚3万元的想法而开价38万元就过高了。  相似文献   

16.
股市从本轮最低的1600多点上行到2600多点,涨幅已经超过了60%,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并没有享受到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如何改变这种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状况?5月17日,在由汇添富基金公司和本刊联合举办的大众理财讲堂中,汇添富基金北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姚磊先生针对上述话题,和到场听众做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7.
读者小丽给本刊发来邮件,诉说了她在理财道路上的忧喜悲欢. 收入:大学毕业一年半,月收入2500元(除去四险,没有住房公积金),年终奖4000元;男朋友月收入3000元(除去四险,没有住房公积金),年终奖4000元.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关注的ETF基金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英文缩写,由于这种基金结合了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的优点,通过分散投资,有效降低因非系统性因素带来的风险,所以选择了ETF基金就不再有"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烦恼.更主要的是,通过投资这种基金能够让投资者充分体验"赚快钱"的感觉:自去年12月初至今年2月18日,沪综指累计升幅为20.26%,某沪深300指数基金为21.05%,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某创业板ETF基金涨幅却达到了近30%,某深证100(159901,基金吧)指数分级ETF基金的累计升幅更是超过50%.  相似文献   

19.
某县一位领导干部,在位时颇有点"务实"精神,谁曾想他贪污起来也够"实在"的,加上受贿,被判了两年徒刑,出狱后一时觉得无脸见人,便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给我们留下话题的是在两年之后,他自称"在外发达了"、"衣锦还乡",开着小车满县转了一圈,碰到熟人就请到饭店,边吃边讲经商如何赚钱,并向人们强调这样一句话:"别看我在里面蹲了两年,还是比他们强!"知道底细的人说,此话里面,有一笔经济账。但我想,这笔经济账,更是一笔法律账。做局长时,他不敢露富,但成了平民后,又有了经商经历,大大方方地夸富就无所顾忌了。有知情人说,他出狱后做生意不过打幌子而已,并没有赚什么钱,所花的钱仍是当年贪污受贿的"老底儿",他在位十来年内,至少也有百万元以上的非法所得,但最后"落实"的只有3万余元,减去他受审查期间多方"打点"所花的钱,至少还要"赚"80多万元。他怎  相似文献   

20.
李建之 《理财》2004,(3):74-76
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天,一位朋友问我:"谁最没钱花?"乍听,我一愣,据他说:"钱越多的人,越没钱花."细细想想,这话很有道理.无论谁,花钱的速度总是胜过赚钱的速度,每月挣1000元,可以骑自行车上班,每月赚2000元出门就想上公共汽车,而每月赚5000元时,伸手就要"打的",每月赚到8000元时,就惦记着买房了,每月挣到10000元时,总要有辆汽车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