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高平  梁利 《辽宁经济》1997,(8):27-27
论我国银行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管理●高平梁利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有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因此,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银行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  相似文献   

2.
杜岳  于飞 《辽宁经济》1997,(8):29-29
关于金融创新的回顾与瞻望●杜岳于飞一、金融创新的回顾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80年代后期至今,国际与国内市场的金融创新发展更快。国内各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业务领域,向大而全、小而全...  相似文献   

3.
秀荣 《北方经济》2006,(3):15-16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增长迅速,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放宽管制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杨思正80年代,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一次重大改革以适应改变了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适应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15年来,一系列放宽管制的改革措施,使美国银行业在结构和竞争力方面都有所增强。由于金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  相似文献   

6.
李菊 《辽宁经济》1998,(11):29-30
近几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已趋向于多元化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企业财务集团公司、邮政储蓄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在完善社会...  相似文献   

7.
秀荣 《北方经济》2006,(6):15-16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增长迅速,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相似文献   

8.
钟永红 《特区经济》2005,(9):324-325
一、行政性并购的弊端与市场性并购的必要性1.行政性并购的弊端经过了5次整顿重组后的信托业在最近3年内迈出了可喜的步子。信托品种和募集资金大大增加,信托公司在平均盈利能力和平均资产负债等指标上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几次信托业的整顿重组为这些成果的取得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的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机构、保险机构、财务租赁机构,城乡信用社等得到了较大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金融领域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以往的国家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速了市场资金的运作,提升了资金配套效益,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概况从1978年开始,我国先后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1986年,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国内机构。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又陆续成立了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烟台住宅储蓄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与此同时,积极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邮政储汇局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城市、农村信用社。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  相似文献   

11.
积极构建银行类服务、保险服务、证券服务以及非银行类投融资服务等四大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到2012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1000亿元和9000亿元,每年新增金融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或地区总部1家以上。  相似文献   

12.
高飞燕 《中国经贸》2010,(16):20-20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都属于第三产业,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房地产业与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上。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叙述了如何提高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对房地产市场的正向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析日本的信托业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析日本的信托业及对我们的启示东北财经大学常宇1.日本信托的含义今年,我国的《信托法》即将出台,了解、研究发达国家的信托业情况对发展我国的信托业很有必要。因此,本文拟对日本信托业的情况做一些介绍与研究。日本的信托、信托业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它渗透于...  相似文献   

14.
闵健 《浙江经济》1996,(10):44-46
我国的信托业复出于1979年,17年来有了长足发展。至1995年底,全国有近400家信托投资机构,资产规模4500亿元以上,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为我国金融体制的转换、金融工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国投”)是我省唯一金融上市公司,这个“中国首家上市非银行金融机构”国有控股企业,“十五”末,亏损的同时面临因历史负债不能清理有被中国银监会摘牌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6.
对欠发达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调查江西省抚州市人民银行最近,我们对抚州市农村信用联社、银鹰城市信用合作社、省农行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驻抚州办事处进行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适应经济多元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在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地方“两小”...  相似文献   

17.
一、信托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1.受计划经济影响,经营特色不明显。信托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信托业与银行虽然都同属于金融行业,但在功能、特色、经营范围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银行主要从事于间接融资,而信托公司主要从事直...  相似文献   

18.
卢燕 《辽宁经济》2000,(4):41-41
中国的金融信托业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走过 2 0年的历程。2 0年来 ,我国的金融信托业在实践中发展 ,在改革中壮大 ,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中的一支生力军 ,为我国金融机制的转换与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形式和操作方式。然而 ,中国的金融信托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 :金融信托业的主营方向缺少必要的定位 ,经营中表现出强烈的银行色彩 ;在其发展过程中 ,缺乏一定的法律规范 ,一再表现出盲目发展的倾向等等。因此 ,金融信托业自从 1979年恢复以来 ,对其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  相似文献   

19.
白云生 《首都经济》2004,(B04):59-60
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即金融街地区,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经过十年的开发和建设,目前金融街已经初具规模并成为国家的金融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20.
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等,是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瓶颈问题的良好开端。为推进新型金融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必要对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作者从背景、运行机制、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