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危。粮食的质量安全建立在粮食的数量安全基础之上,要保证粮食数量安全就必须确保粮食生产的良性发展,而粮食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与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主要针对江西省粮食安全和粮食安全中的涉农财政金融政策问题,深入了解江西省各乡镇了解粮食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户存粮情况,深入粮食收购储存基地,了解当地涉农的财政金融政策情况,分析江西省粮食安全中涉农的财政金融政策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必需品,粮食安全问题涉及贸易、人口、生产、储存等各个方面。在全球市场化的条件下,粮食贸易无法避免,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笔者从湖南省粮食供需现状、粮食结构、粮食贸易等方面着手分析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供需方面: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下降;粮食结构方面:水稻面临的贸易风险加大,且未来粮食安全问题更多的表现在粮食贸易与流通环节,将粮食安全同粮食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进口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不是首要策略。在湖南省大力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分析影响湖南省粮食安全各因素及国内外保障粮食安全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找出适合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和人口递增趋势未减,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粮食安全仍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入手,本文提出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现实路径:严格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粮食单产的技术支撑;增强政策支持,改善种粮的经济效益;粮食生产立足国内,粮食贸易多元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4.
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的三个主要特征,并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未来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的影响举足轻重.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在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方面的成效、优势,指出了存在粮食生产基础不牢、产品结构不优、粮食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和短板,提出了应重点建设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六大中心"、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要研究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背景予以全面地分析.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国内背景可概括四个方面:农产品供给告别短缺时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入WTO,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粮食生产供给急转直下,粮食安全问题再现“三农“政策调整,粮食生产供给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的风险往往在非粮食主产区发生,解决非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流通的阻塞及其隐患环节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之重。本文从粮食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入手,理清不同环节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期待对非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湖南是国家极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发展湖南粮食生产、保障湖南粮食安全对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阐述了湖南粮食安全现状,重点研究了湖南粮食安全所面临一些的问题,探讨了处理湖南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龙方 《现代商业》2007,(18):161-163
要研究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背景予以全面地分析。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国内背景可概括四个方面:农产品供给告别短缺时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入WTO,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粮食生产供给急转直下,粮食安全问题再现“三农”政策调整,粮食生产供给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部粮食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其承东接西及生产连片的空间区域位置和布局,决定了中部地区在确保全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本文基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部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在中部集中连片粮食主产区重点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大意义,并分别从农业加工技术和监管技术创新、建立现代化和标准化物流体系、加强粮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粮食安全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