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教育、科技、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体育、旅游等各种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大型文化设施不断涌现,文化环境日益改善,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与北京、上海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田丰 《新经济》2005,(11):50-5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教育、科技、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体育、旅游等各种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大型文化设施不断涌现.文化环境日益改善.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与北京、上海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发展上最独特的风格就是善于将中央所强调的政治命题转为政治经济命题,这种风格在张德江主政广东后更是发扬光大。随着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产业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广东的九届二次全会迅速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对于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套用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这是一场“大不一样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4.
谢翔 《新经济》2005,(11):32-3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发展上最独特的风格就是善于将中央所强调的政治命题转为政治经济命题,这种风格在张德江主政广东后更是发扬光大。 随着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产业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广东的九届二次全会迅速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对于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套用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这是一块“大不一样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5.
加快建设步伐抓好八项工作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启动中医药强省建设一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药强省建设呈现出力度大、氛围浓、势头好、后劲足、前景好的喜人态势,广东中医药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实旅游竞争力、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位的广东旅游业,其发展态势却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这不利于实现广东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广东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故此,广东省要制订出能引导和协助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旅游产业的产业政策.本文以潮汕三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例,指出潮汕三市必须积极开展"全域旅游",选择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潮汕文化旅游产业链,从而提高潮汕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文化强省,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既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又是提升广东长远综合竞争力之所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抓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将竞争对手日本远远抛在身后。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建设已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崭新阵地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对比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 《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80-182
文化产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具有很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和培育的土壤,但与北京、上海和广东等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相比,浙江省文化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我们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实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毅 《广东经济》2011,(12):9-13
近十年,是广东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辉煌时期。特别是从2002年的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到2010年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期间,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决定和措施给广东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无论是从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到软件投入  相似文献   

10.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贸易强国,经济贸易保持较平稳增长态势,即便是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德国提升外贸竞争力的经验,包括构建贸易促进体系、培植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参与多边经贸合作、注重技术创新、强调服务意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所面临的诸多外贸发展问题,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确保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贸易强国,经济贸易保持较平稳增长态势,即便是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德国提升外贸竞争力的经验,包括构建贸易促进体系、培植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参与多边经贸合作、注重技术创新、强调服务意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所面临的诸多外贸发展问题,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确保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广东作为国家三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之一,正处于由海洋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重要时刻,其中关键的核心点是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上产业转移正是基于广东海洋资源基础条件及独特区位优势提出的,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全省产业布局,整合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要素落地广东,形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许鹏 《广东经济》2012,(10):22-25
党的十七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高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广东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建设"文化大省"的提法正式刷新为打造"文化强省"。按照纲要规划,今后1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区位优势,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有利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外经济变化的新形势,如何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外经贸强省的步伐,我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课题,安徽省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提出了“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任务.在此大环境下,蚌埠提出了一个以传承花鼓灯历史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嘉联华”大型游乐园项目.本文将从投资经济学的角度浅析该大型在建工程的投资环境以及市场评估可行性和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把卫生工作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花大力气解决看病难、看病贵。2006年广东召开的中医药强省建设会议奏响了向中医药强省进军的宏亮号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等一系列重大决定中对发展中医事业提出了要求。其次是省委、省政府把建设中医药强省作为构建和谐广东,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保持排头兵地位的重要举措加以部署。第三是各有关部门动员面之广,参与程度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广东经济竞争力,建设经济强省,本课题组就为什么广东要做大钢铁产业,广东是否具备做大钢铁产业的条件和如何进一步做大广东钢铁产业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广东具备做大钢铁产业的优越条件,市场潜力大是最大的拉动力。借鉴国内、外钢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广东可以借鉴资产重组的成功模式,以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扶持、环保优先为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一优、二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打造广东大钢铁概念。关键是迈出第一步,走好二、三步,经过若干年努力,在沿海再建一个华南最大的钢铁基地,最终形成年产钢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大省,使钢铁产业与经济强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国家、省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服务的社会功能。从整体上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2000年为起点,以全国前10文化大省为参照,从规模、结构、增长、辐射力、市场和政策环境等角度分析广东文化产业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认识了解广东迈向“文化强省”目标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路径。广东文化产业从波动前行到稳定上升,与国内其它文化大省相比,一直位居前茅,对外辐射力量强劲,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要属于市场驱动发展类型。与文化产业前三强省市比较,产业的结构层次偏低,效益不够理想,域内消费需求不足,政策驱动与政府投入力度较弱。今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其在南部中国地区的文化中心辐射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造政策推助环境;提振域内文化消费,全面拉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07,(7):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深化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