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针对目前道路运输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运输行为归属问题入手,综合评述运输行为归属标准,指出运输行为归属标准的多样性,是造成道路运输行为执法混乱的最重要原因.基于此,论文对运输行为重新界定分类,依据运输行为是否具有经济属性标准,把各类运输行为统一聚类为经济性运输和非经济性运输,这样可以明确执法主体的执法范围,解决执法过程中长期以来“缩小”与“扩大”尖锐对峙矛盾,为正确制定运输政策和指导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5.
道路运输供给分析,目的在于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运输资源,产生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本文首先从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其次从数量和质量上论述了运输供给规模与运输供给效率,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有效供给;最后提示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运输供给不断与运输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动态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6.
石新华 《现代财经》2000,20(9):63-64
运输问题是线性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深入探讨运输问题时,往往需要组织循环运输,亦即需要确定循环路线和循环次数。本文以实际运输问题为背景,运用线性规则理论制定了循环运输路线,再以循环次数为决策变量,应用线性方程组的理论,从而确定了总体的运输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道路运输行为进行分类,有利于厘定政府可以管制的道路运输行为的界限。文章分析了道路运输立法规定的应受管制的道路运输行为,指出了现行规定所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情况,认为:经营性道路运输行为可以是政府管制的对象,但不是所有的经营性道路运输行为都需要政府管制,特殊情况下的非经营性道路运输行为,政府也可以管制;营业性道路运输是政府管制的重点,对某些非营业性道路运输政府也可以管制;公共运输是政府管制的主要对象,特定对象运输也可能成为政府管制的对象;政府原则上不应当管制非汽车从事的道路运输活动,在非公共道路上从事的、无论是否具有营利目的的运输活动,政府都不应当加以干涉;政府管制的对象原则上是有偿的道路运输行为,特殊情况下无偿道路运输行为也可能成为管制对象。  相似文献   

8.
9.
运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形成的功能构成和资源配置。本文尝试运用自组织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和自组织机制,应用涌现原理、反馈原理、涨落原理和环境选择原理分析运输系统结构演化的过程,建立了运输结构自组织演化的Logistic模型,并结合湖北省沿江经济带的案例,对区域货物运输结构演化的过程和趋势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自组织理论对区域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滚装运输是通过公路汽车甩挂运输和海上船舶滚装运输相结合,充分发挥甩挂运输和滚装运输的组合效应,实现国际海运与国际道路运输无缝衔接,提供中韩之间特种货物“门到门”跨国直达运输服务的一种先进运输方式,主要适用于对防震性要求较高的精密电子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鲜活类水产品等特种货物的跨国汽车运输。  相似文献   

11.
运输外部性理论包括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运输外部性的表现形式、运输外部性衡量、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以及可持续运输的选择等内容。运输外部性根据其数学表达可看出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过程,并划分为运输外部经济和运输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对运输外部经济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运输外部不经济的内容(污染成本、拥挤成本、生态破坏以及交通事故)进行定量分析。综述了运输基本外部性和制度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阐述了代际外部性内部化思想——可持续运输,以实现人类社会机动性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以及必须在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制约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显光 《技术经济》2003,22(8):62-63
<正> 1.改革传统的编图模式,编制市场导向型的运行图,为优化运力配置奠定宏观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呈多层次、多元化趋势,客流随季节、时间波动较大,借鉴国外普遍采用的三维列车运行图,把普通二维(时间维、距离维)运行图在时段上层叠形成能体现各时段客流波动的三维运行图。时段维可以采用周、旬、月、季以及特殊时段作为基本单位,不同的时段所对应的二维运行图能够反映该阶段的客、货流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运行图运行方案。基于我国国情,可以相应地编制春运图、暑运图、“五一”图、“十一”图,部分旅游流旺盛的地区还可相应的编制四季旅客图。这些运行图不  相似文献   

13.
吴铭 《发展研究》1991,(4):17-18,22
福建省是少煤、缺粮、无油和省份,每年都要从省外大宗调入。沿海是煤、粮、油紧缺的重点地区,这种需求布局规定了运输方式应以海运为主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禁”的打破,本省海运事业重新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重点物资海运比重也逐年提高,今后拓展重点物资海运仍是缓解运输难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15.
彭道月 《经济师》2001,(12):264-265
文章从管理角度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治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进行的运输改革方案分析,铁路运输管理更加趋于集中。主要体现了铁路运输整体观念和铁路运输一盘棋的布局思路,提高了铁路运输管理的集约化程度。带来的新问题是行业垄断管理的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在铁路实施大规模建设缓解运能压力的大背景下,对铁路运输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方金水 《经济师》2003,(3):38-39
国际运输问题是国际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确处理国际运输问题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加速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运输问题上 ,国际企业应了解贸易国的基础设施状况 ,谨慎考虑影响运输问题的各种因素 ,对运输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以调整良好的运输结构 ,不断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外贸发展状况的调查,讨论了重庆外贸的商品流向,运输方式运量分担、运输通道运量分配,分析了重庆对外贸易通道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外贸通道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站直达式牛奶班列正受到各方关注。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模式,牛奶集装箱班列将铁路运输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连接起来。这种“五定”经营模式,是一种大胆尝试和创新,对我们进一步拓展运输市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庆外贸发展状况的调查,讨论了重庆外贸的商品流向、运输方式运量分担、运输通道运量分配,分析了重庆对外贸易通道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外贸通道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