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9月17日,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将在辽宁大学举行第十次代表大会暨世界经济理论研讨会。现面向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的全体会员征集会议论文,会员参会邀请名单将依据录选论文而定。研讨会主题:国际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一、全球经济走势与风险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经合组织(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  相似文献   

3.
常欣 《宁波经济》2002,(1):15-21
2001年,在国际经济和世界贸易减速运行的不利条件下,中国仍取得了适度平稳的经济增长,初步估计全年GDP的增速将达到7.4%,2002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如何,扩大内需战略该怎样进一步推进,宏观政策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调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 2008年10月,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断向世界蔓延。这场金融危机波及之广、影响之大、危害之深、情况之复杂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严重冲击了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给中国实现今后的经济增长目标造成了很大压力。众所周知,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基本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于2012年5月下旬在北京联合主办第三届国际投资论坛,主题为"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培育:理论、环境与模式"。主要研讨议题如下:1.国际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新发展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科技竞争已经到了我们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了。这是中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建设经济强国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世界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文章提出了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具体目标和内涵,并指出中国的强盛将与世界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2012,(9):21-23,7
记者:沈教授,很高兴能采访您!我的第一问题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您提出上海应建设新"四个中心"——国际科教中心、国际文化娱乐中心、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国际经济中心?沈晗耀: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将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同时,长三角都市圈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自然地,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也应该像纽约、伦敦一样成为国际一线大都市。这是上海一直以来在孜孜追求的梦想。然而,我想说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观上海的发展态势,形势并不容乐观,已经到了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12,(9):21-23
记者:沈教授,很高兴能采访您!我的第一问题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您提出上海应建设新"四个中心"——国际科教中心、国际文化娱乐中心、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国际经济中心?沈晗耀: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将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同时,长三角都市圈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自然地,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也应该像纽约、伦敦一样成为国际一线大都市。这是上海一直以来在孜孜追求的梦想。然而,我想说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观上海的发展态势,形势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战后数十年间,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IMD1997年世界竞争力年鉴,香港自1993年至1997年,综合国际竞争力分别占第4、4、3、3、3位,处于上升趋势,香港以往成绩的取得,不仅与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关,中国因素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七”后,香港要继续保持和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自然仍然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仅从内地经济对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及相应对策,并从宏观上进行概括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1996年12月初,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美国亚洲基金会和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对亚太地区的影响——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复关障碍”:中国十年后果真世界第一? 1992年,美国兰德公司及其他一些学者使用购买力平均法,评估中国的经济实力,不禁大吃一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3倍,十年以后,在经济总量上将居世界第一位! 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评估中国经济实力,低估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前景,高估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经济实力。这样一个评估方法,竟然与历史上“黄祸论”联系起来,演变成“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日本、东南亚鼓噪了两三年。——中国远远没有那么强大,国际社会为什么要高估中国?——他们是害怕中国迅速强大  相似文献   

14.
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是一体化和区域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国际经济格局。明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有战略意义。 (一)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主要贡献 进入90年代,和平、发展、改革成为时代的主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正逐步实现同世界经济的接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及未来走向必将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中国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获得巨大经济利益。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当世界经济在增幅1%线上摇摇晃晃.而中国却保持着8%以上增幅的时候,世界将以什么样的目光注视中国?  相似文献   

16.
韦森 《新财经》2003,(2):52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经济2002年又达至了一个8%的增长。最近,联合国有关组织又预测,2005年中国经济将持续保持一个7%的增长速率。中国经济总量近几年能保持如此高的  相似文献   

17.
努力做好1998年全省的经济工作●辽宁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张鹤龄展望1998年国内外环境,保持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许多有利条件:1998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比1997年将有所提高,有利于我省扩大出口;国际资本继续看好中国广阔...  相似文献   

18.
建国70年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其中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并且逐步深化,不断递进。对外经济关系战略选择由四个因素决定,国际环境是外部条件,发展目标是根本方向,理论依据是指导思想,国内体制是推进条件。四个时期中四大决定因素的变化证明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9.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潜在的危机和挑战?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国内改革从哪里突破解决好住房问题中国才有希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成为世界经济体中重要的一员。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的失衡也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投资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保等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进行。中国作为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