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扬 《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1-115
本文对西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并运用海外子公司理论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学习是网络成员在网络环境下与其他网络成员进行知识的创造、吸收和利用的经济社会过程。为理解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网络学习行为,提高网络学习效果,在回顾和发展组织学习理论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网络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海外子公司网络学习的方式及其动态转换,并剖析了海外子公司网络学习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赵晓阳  衣长军 《世界经济研究》2024,(3):34-46+135-13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速对外投资和全球产业布局,海外移民网络在国际投融资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以2008~2021年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东道国移民网络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母公司管理者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移民网络对海外子公司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增强了移民网络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移民网络通过降低价值观差异和提高投资合法性进而对海外子公司绩效产生赋能效应。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移民网络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制造业行业、非国有企业和海外子公司进入模式为独资的情景下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对全面刻画海外移民网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经济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的新特点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文/曾庆乐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跨国项目1993年世界投资统计报告,全世界跨国公司已达36000多家,而它们的海外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已近175万多家,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改革开放以来,积极...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来源的特点,提出跨国公司外部融资和海外子公司利润再投资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的资金来源,从而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会对国际收支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这对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来源的特点,提出跨国公司外部融资和海外子公司利润再投资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的资金来源,从而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会对国际收支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这对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杨婷 《特区经济》2005,(9):190-191
跨国公司在海外拥有数量众多的子公司,那么它建立海外子公司的战略动机是什么?子公司的战略角色的演变又是怎样?实践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情况如何?本文将就这3个问题做简单阐述。一、海外子公司建立的战略动机跨国公司出于持续成长的动机而在东道国设立海外子公司,但是由于东道国环境因素的差异,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具体动机又会有所差异。我们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1.寻求资源要素的战略动机跨国公司以寻求资源作为战略动机,主要是为了寻求满足企业成长的新的要素来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或者是为了获得本国市场上无法获得的原材料、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权变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模式所适应的内外部条件。其中,外部条件包含产业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内部条件包含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战略角色的多样性和跨国公司组织内部资源流动的多向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逆全球化态势下,以限制外资为动机的国际投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影响了跨国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海外子公司视角考察国际投资保护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匹配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OECD《外资限制指数》数据库开展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国际投资保护在总体上不仅降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营效益,还降低了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持股比例;②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的不利影响具有异质性,发达国家国际投资保护的不利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海外子公司因国际投资保护遭受的不利影响更大;③国际投资保护会通过削弱海外子公司从东道国技术溢出中获取的收益而产生间接不利影响;④母公司拥有更多海外背景高管和对东道国的文化输出分别是调节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负面影响的微观和宏观因素。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国际投资保护会危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子公司的正常经营,因而应对国际投资保护是实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海外子公司的治理处于跨国公司双层治理结构的第2层次,是通过最小化海外子公司经营团队的代理成本,来实现作为委托人的母公司的整体战略.在母公司整体战略下的海外子公司的战略角色决定了其作为代理人的可能性机会,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海外子公司治理机制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中国加入WTO,大资本越来越多进入,其主导中国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相比之下,中国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我国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原有竞争战略已不再适应。加之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而大多数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为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必须转变经营方式,构建动态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黄军勇  黄晓虹 《特区经济》2007,225(10):196-198
广西区政府在2006年3月做出了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该地区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市的所在地,与东盟各国毗邻,水路、陆路和航空交通十分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但是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对金融支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为了提高本地区的金融环境服务水平,很有必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进驻。本文在分析目前广西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一些有利于加快本地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很可能使中国持有的许多债券甚至美国的政府债券连本金都无法收回。外汇储备的境外资金流入,降低了中国国内资金的回报率,控制了一个个中国产业。应采取三项措施:只要中国还没有出现对外贸易逆差,就严格禁止国外资金流入;立即对资本项目下对外资金往来实行集中计划控制,管制资金汇出;对中国外汇储备中外国债务人违约,不还本付息,中国政府可强行以债务人所属国在中国的所有金融权益抵偿中国外汇储备受到的损失。必要时可抛售其相应国家的债券。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的缺乏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核心原因。文章以一般意义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的认知资本、关系资本、位置资本和结构资本四个维度构成理论,分析了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的三种来源:社会网络生成、个人社会资本转化和母公司社会资本的转移,并研究了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战略网络的互动生成过程,最后提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培育和管理社会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乙尹  王博  何俊 《南方经济》2022,41(11):76-91
外资合理利用对实现我国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聚焦外资的行业关联从出口升级的视角再次探讨这一问题。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统计数据库和投入产出表的匹配数据,从行业内水平溢出、产业间垂直关联等多个维度系统研究了外资进入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文章发现:(1)外资进入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质量提升效应均显著,其中后向关联效应最大。(2)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渠道分别通过研发效应、中间品投入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得以实现。(3)异质性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与外资技术差距较小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为突出。文章为外资利用与企业出口质量关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微观证据和理论依据,能够为当前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引资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capital in the domestic economy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as it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domestic capital demand and supply. Given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foreign capital flows in the Southern Africa Development Region (SADC) region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remittances, cross border bank flows (CBF), oversea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 – and domestic savings and investment, employing the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 and the dynamic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ethod (DOLS).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domestic savings, FDI and remittanc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DI remittances help in overcoming the limits on the domestic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SADC region through permitting a rate of investment which is in excess of that which can be generated by domestic saving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ttracting foreign capital flows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新世纪的一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明显落后.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解决好资金和技术问题,除了国家拨款和东部支援以外,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要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必须实施反梯度优惠的引资政策,强化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中政策性因素的作用;放宽服务贸易领域进入限制;探索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方式,以扩大非直接投资为主导,引导直接投资进入.  相似文献   

18.
We manually collect data on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from 2007 to 2018, and match it with data on the country’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using the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 (system GMM) approach to test how constructing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affects China's OFDI.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ach new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 establish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hina's OFDI by 2.89%. And the effect only exists in non-high-income host countries, rather than high-income host countries.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al parks, and find that agricultural, light industrial, high-tech, comprehensive and heavy industrial park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while logistics parks do not. The mechanism analysis suggests that establishing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increases China’s OFDI by reducing host countrie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isks, and improving bilateral political relations. We further find that establishing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is more likely to promote OFDI in host countries with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impeded capital flows and low levels of unimpeded information. Our findings shed light on how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ld enlarge and stabilize OFDI.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within business groups on capital goods trade by taking into account potential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business group ti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e posit that (1) foreign affiliates of business group firms have a greater propensity to import capital goods from the home country, increasing home country exports; (2) if the establishment of overseas affiliates by business group firms attrac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their capital goods suppliers, business group ties are localized and the ‘trade creating’ impact of business group ties may disappear or even be reversed. Empirical analysis of capital goods imports by 1790 manufacturing affiliates operated abroad by Japanese multinational firms,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on linkages with machinery suppliers with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business groups, provides broad support for these predict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t may be incorrect to infer from the absence of a sim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group ties and trade that such ties are unimportant; instead, intra-group ties may be replicated abroad throug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跨国投资活动逐渐成为近年来跨国经营的热点问题,探讨服务业外商投资动因对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和自身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鉴于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整体服务业而忽略不同服务业的内在差异、关注东道国客观因素而忽略企业主观因素的研究现状,本文将选择以下切入点进行研究:一是服务特性差异对不同类型服务业投资动因的客观影响,二是以往投资经验效应的主观影响。为此,本文选择我国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外商投资作为研究对象,引入VAR模型检验服务特性和经验效应对不同类型服务业投资动因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更倾向于效率寻求和距离论的投资动因;消费性服务业则倾向于市场寻求和东道国区位优势动因,此外跨国公司以往投资经验也对未来海外投资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希望能对不同服务特性行业的投资动因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指引其有效吸引外资和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