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陆桥视野》2008,(2):24-26
2004年2月29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和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上海商谈了加快上海铁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并就浦东铁路及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事项达成了纪要。根据纪要,铁道部作了《关于新建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浦东铁路南段和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于2005年12月4日正式开通运营,达到了与洋山港同步建设、同步开通、同步运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区在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和贸易便利化过程中,洗钱的潜在风险也在大量积聚。现行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效率较低,无法适应上海自贸区反洗钱监管的需要。本文提出对上海自贸区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扩大可疑交易报告主体、设立一体化反洗钱监管机构、监管机构与报告主体责任分层、实行可疑交易扁平化实时报送、由监管机构基于大数据开发统一监测系统,提高上海自贸区反洗钱监管效率,形成面向全国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本文就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及其评估方法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建设项目取舍立项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为使经济评价内容达到全面、系统、规范化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中应包括五个方面的专题附件和基础数据:—、生产和需要量的调查与分析;二、建设项目投资额计算和比较;三、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四、产品销售价格的确定依据;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应有技术措施方案以保证按预定时间顺利投产和达产  相似文献   

5.
可行性研究就是对项目投资进行技术、经济上的全面调查与分析,研究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能性,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可行性研究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可行性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评估结论均为可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有关部门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先定结论,后进行可行性研究。这样一来,无论怎样进行可行性研究,其答案都是唯一的和可行的。其次,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计划部门审批…  相似文献   

6.
韩冰 《经济咨询》2007,(5):F0003-F0003
在上海工程咨询协会主办的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的评选中,本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负责研制的《上海市长江口青草沙水库营运战略咨询报告》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演艺中心项目建议书》两项成果荣获二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尝试通过对1994年至2006年上海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长变化与结构特征的统计分析,探讨上海财税收入增长的变化规律和运行机制。结合对上海财税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影响上海地方财政收入从超常增长到出现增速拐点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经济环境下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变化和税制结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八七年十月国家计委《方法与参数》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开始进入规范化时期。尽管如此,我从项目经济评估工作中所接触的许多可行性研究报告看到,由于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当,不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在项目经济评价的计算方法上产生了错误,从而影响了经济评价的准确性。为了减少项目经济评价中计算方法错误的发生,我想在这里把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与国内同行做个交流,下面我将分别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冯国勤 《经济世界》2002,(12):68-71
过去的20年,上海的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上海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GDP 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与世界大都市一样,上海不仅拥有一个都市核一一中心城区,而且还拥有一个更具发展前景的都市壳一一上海郊区。中心城市的崛起与郊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上海崛起成为世界大都市的今天,上海郊区正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技资环境,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创业发展的热土。上海郊区的战略地位上海郊区地处上海大都市周围和改革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项目的评价手段,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并且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审批、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研究近几年我国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发现,报告中仍然存在一些结构不健全、缺乏深度可行性研究、数据分析不详实等问题。文章主要对我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逐步提高可行性报告编制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上海房地产发展及价格走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真  赵宣  轶鸣 《经济前沿》2004,(5):29-32
在各方对上海楼市走势预测中,尽管权威部门做出过上海房地产全年增幅12%的预测,但仍有上海2004年房价下调与盘整的猜测。中房上海指数显示,上海房价2004年一季度涨幅创18个月来的新低。与此同时,上海的房价首次超过北京,以每平方米5118元的均价成为“全国第一”。就此敏感时期,北京传来消息称,一向以“贵”著称的北京房价在经历了3年走高,一年盘整之后,终于拉开了降价的序幕。北京房价下降,引起了人们对上海楼市关注,北京楼市的降价风波,是否会影响到上海楼市的价格走向呢?北京房价下降,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对上海楼市带来一些心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不会对上海楼市特别是上海房价产生实质性影响。毕竟,两地不同的市场环境,住房要求和比价效应使两地在不同的内外因驱使之下形成不同的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12.
《经贸实践》2004,(10):50-51
面对世博机遇,渐江应如何充分把握共享合作成果“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共赢”十六字方针已作了充分的诠释。浙江须坚持接轨上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2010年世博会.主动服务上海、主动配套上海、主动接轨上海;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产业互补.促进浙江与上海的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3.
旧上海的影子--谈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通过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描述上海这座城市四十年的历史变迁.王琦瑶是四十年代上海的特征和标志,是旧上海的影子,是王安忆对于旧上海眷恋情怀的依托.这与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作为迅速崛起的亚洲会展之都,已成为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但是,与国际先进的会展城市相比较,上海会展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如会展设施尚不完善、高级管理人才稀缺、会展品牌化意识淡薄等。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世博会为契机,上海将全面完善会展业发展所需的软件与硬件环境,实施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及管理,进而实现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孙道志 《经济论坛》1996,(20):22-23
学上海经验建经济强区一、学上海经验,挖潜在优势,谋求新发展上海经验的精髓之一,就是以改革开放发展自己,发展自己靠改革开放,他们用改革开放的眼光分析自身优势,靠改革开放的办法再造发展优势。学习上海经验就要把上海经验与邯郸市复兴区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更...  相似文献   

16.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决策之前,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对可能的多种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同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投资决策分析研究方法和科学分析活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建设项目设计、银行贷款、申请开工建设、建设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科学实验、设备制造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0年以来,上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增长效应已初步显现。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上海市政府可能将系列新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与磨擦性失业问题;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外来劳动力对本地人员所产生的就业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问题;外部劳动力进入所导致的上海产业“滞移“现象,等等。同时,上海也面临着继续追求经济增长还是追求人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模式的选择。本文利用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增长及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实现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浩钦 《城市建设》2010,(6):169-170
本文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的路线选线比较设计工作做了举例说明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的路线选线比较设计工作做了举例说明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上海、纽约股票指数的各自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海股票市场是在1992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的(Chow,et.al.1999)。以回报率、波动率和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来研究上海股市价格指数变动的特点将是饶有兴趣的。将这种特点与纽约股票交易价格指数相应的特点进行比较尤为令人感兴趣,因为它们可以揭示一个新生市场股价变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