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诗歌是由意象构成的,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欧美意象派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到一些技巧,如拆字拼合、断句组合、意象叠加。中国古典诗词因其严谨的格律和古汉语特殊的句法形态,“意象拼合”现象比比皆是,多个名词组合和意象叠加现象司空见惯,被西方意象派广泛引入到汉诗翻译和创作中。  相似文献   

2.
从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不同策略的比较,可见埃兹拉·庞德等的异化翻译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因而也最能体现中国诗歌的特色.因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异化翻译,意象派找到了诗歌创作的同谋,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和诗歌在美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意象并置与意象叠加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技巧。美国意象派人物埃兹拉.庞德在诗歌创作和翻译的过程中,通过模仿这些写作技巧,经历了从意象叠加到意象并置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国古典诗学以其独特的东方审美意识,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由艾兹拉.庞德倡导、名噪20世纪初英美文坛的“意象派”诗歌运动。  相似文献   

5.
"古诗之美,专求意象"。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由于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能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文章主要梳理分析中西方翻译理论界对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可以借助西方"等值论"来指导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力求在这一全新视角下探索萃取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宪乔诗歌中意象颇丰富,尤以灯烛之意象引人关注。文章从中国古典诗词里的灯烛意象原型及其衍变、灯烛意象与情感空间、灯烛意象的时空构成与审美价值几方面评析了李宪乔诗歌中灯烛意象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意象一旦被创造出来并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就使该客观物象具有超越其自然属性的特质,逐渐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基因,古典诗歌意象在诗史发展中不断传承,其象征意义也在一定的变化和不断的重叠中越来越丰富,成为后世表达情感的不变载体。  相似文献   

8.
艾米丽·狄金森,美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英美20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她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诗歌特征。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思想和技巧、表现形式和内容等几方面对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郑敏在20世纪40年代起继承了中西方诗学精髓,融会了中国古典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意象理论,在创作中革新丰富了传统意象的和用感官描写捕捉的流动意象,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0.
“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歌的灵魂。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性等。文章主要分析了鉴赏诗歌意象的具体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情感的浓缩,无论是在思想表达方面,还是在情感流露方面,都能通过简短的语句将之体现出来,其蕴藏的各种自然意象、美学理念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或愁绪或畅怀的感受。这其中的妙趣与韵味使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源远流长。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意象的描写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品读雪莱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自然意象是其诗歌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并且为当代文学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因此,论文通过对雪莱诗歌的品读,仔细地分析了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现代科学、审美以及生态意识的觉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庞德的《在地铁站》是意象派诗歌的经典。对这首诗歌的分析通常也是从意象派三原则角度展开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用原型批评方法,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解读诗中意象背后的神话原型,挖掘其潜藏的集体无意识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代诗歌作为沟通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的纽带和桥梁,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过渡作用。中国诗歌从古典诗歌发展到近代诗歌,再到现代新诗时期,纵观其整个发展阶段,也只有到了现代新诗阶段,中国文学才得以真正突破了几千年的经典模式,迈向现代化进程。仔细探析现代诗歌的发展与革新过程,其每一步都是在近代诗歌基础上的继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新诗“泰斗”艾青诗歌意象的营造和结构艺术。艾青诗歌营造了描述性、比喻性、通感性、象征性等意象;其意象组合有平行式、叠映式、辐射式等形式;艾青在其诗歌其中实现了意象转换;正因如此.艾青诗歌构筑成一个有机的意象艺术系统。  相似文献   

15.
美国近代伟大的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翻译家庞德在其意象派诗歌创作中,借鉴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并在诗歌实践中适应时代的特点和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需求,使其诗歌意境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隐喻性意象在诗歌中十分丰富.本文从广义上的隐喻的多样性、模糊性等基本语义特征入手,在论述诗歌隐喻性意象在译文中的对等传达的同时,论证诗歌翻译中求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思乡主题、战争主题、爱情主题以及咏史怀古主题进行了文化角度的分析,为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文学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浅论诗歌意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辨析表象、意象概念入手 ,对诗歌意象的符号性、多义性和视觉性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胡适倡导的白话新诗运动是以意象派理论作为外缘性动力与理论基础的;郭沫若的《女神》初步体现了意象诗质与意象诗式的现代性变革;闻一多代表的新格律派诗,以对传统诗歌意象的转化、对诗歌意象的视觉性建构为特征,反映了五四后回眸传统、反思五四诗潮的倾向;李金发代表的象征派诗歌,以象征意象的创造与象征意象思维的运用,显现了中国诗歌意象体系的异质性变革。并总结了20年代意象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穆旦诗歌的诗学价值考察,梳理了其诗歌的阐释史,意在对穆旦诗歌的阐释个案分析来确立一种新的解诗学原则.即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双重视域中综合考辨诗人的创作,这样才能恰当地给予诗人客观、准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