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几个月来,韩国、英国政府分别加息以应对通货膨胀,市场预期美国2022年亦有加息可能。但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依然处于超低利率水平。比如,美国当前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基准利率目标维持在0~0.25%,欧元区再融资利率为零,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为-0.1%。针对发达经济体的超低利率政策,应充分分析其实施效果,为我国做好政策储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期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对收益率曲线控制上限的调整低于预期。日本央行之所以选择“保债弃汇”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日本经济仍未恢复至理想水平;二是日元温和贬值对经济有利;三是日本通胀前景并不明朗。日本央行控制收益率曲线上限的上调幅度对日本经济总体利大于弊。一方面可以继续支持经济持续复苏,另一方面财政融资成本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日元也将因此低迷一段时间。未来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保债弃汇”,退出宽松政策仍然遥远,通胀偏高不会迫使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转向。  相似文献   

3.
利率与利率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确地说,利率政策包含了利率,利率则是利率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杠杆,应包括利率水平、期限档次、计结息规定及方式、奖罚措施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不仅要通过利率水平调整银行与企业(也含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更要运用整个利率政策,聚集和分配资金,促进企业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资金使用与占压,厉行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金融创新对利率政策的影响 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调控市场利率的方针和措施,包括调节利率水平和调整利率结构.利率水平的变动由于增加或减少了筹资成本,会引起信用总量的相应变化,而利率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信用期限结构和信用分布状况的变化.金融创新对利率政策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占华 《中国外汇》2007,(7):60-61
日本央行自2006年3月提出终结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各加息25个基点,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0.5%。至此每次货币政策都是在市场期盼中采取了温和的态度,使得日元利率长时间处于0.5%的水平。应该说,现行利率水平较日本央行"利率正常化"的期望值尚有一段距离,迄今为止缓慢的加息进程也与福井等鹰派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4,(10)
正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利率不变澳元中线将继续下跌9月2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保持2.5%的利率不变,此外美联储褐皮书也将公布。如果美国结束量化宽松(oE)后全球利率都面临升高,各国央行需要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对经济前景评估乐观9月4日,日本政府尽管在4月份上调消费税后,经济活动显著放缓,日本央行依然维持利率和刺激规模不变,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房地产是唯一被  相似文献   

7.
当前利率政策特点效应和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已由过去高度管制阶段过渡到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双轨运行的阶段。本文在阐述现行双轨利率政策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利率政策的最新走势及其实施效应,揭示了当前利率政策存在的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以稳定目前较低的利率水平为基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虽然日本央行已于今年3月9日宣布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日本朝野仍对货币市场利率上升以及央行可能于近期结束零利率政策非常敏感。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脆弱性仍然较强,通缩压力尚未完全消除,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不容乐观。因此。短期内结束零利率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结束零利率政策,也不意味着日本利率水平会很快上升。日本经济仍缺少不了低利率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在贷款需求框架下对我国2001~2009年利率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冲击统计显著,贷款利率上升导致贷款需求下降;利率上升、工业增加值短期上升会影响利率政策预期;长期来看,利率和产出动态之间无显著关联;贷款需求对经济效应为正,效应持续大约一年;一个正的产出冲击会提高实际贷款利率,效应随时间变强且稳健。结论是我国这些年利率作用加强了,贷款需求更依赖于利率水平,但实际经济与利率水平间关系仍很微弱。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美联储再次加息25个基点一如市场预期,美联储3月22日会议决定,升自25个基点至2.75%。这是自2004年6月以来连续第七次以0.25%的幅度上调利率。联储同时表示,货币政策仍有可调整空间,联储仍将维持渐进升息步伐,并将随经济增长需求作出反应。日本央行渴望恢复正常利率政策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3月19日表示,日央行正遭受两方面压力。一方面,要求进一步放宽已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另一方面.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令退休人士和投资人的银行存款或公债投资几乎都赚不到利息。他称:"我们希望摆脱定量宽松和零利率政策,并尽早回到正常的利率政策上来。"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金融机构贷款利息收入水平低,收息工作难度大,应收未收利息呈上升趋势,严重制约金融业务的发展。如何提高贷款收息水平是金融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金融机构自身角度来谈点看法,以供参考。一、学习利率政策是提高贷款收息水平的前提条件贷款收息取决于贷款利率,国家利率政策中规定利率有法定利率、浮动利率及罚息利率。随着金融法律法规逐步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初,日本央行通过不断下调中央银行调贴现利率和隔夜拆借利率以抵抗通缩和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在常规的利率调控工具应对经济持续通缩毫无办法时,日本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总结与分析日本2001年3月至2013年4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操作实践及其效果,以其为我国央行的政策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秋兰、张凤清认为固定利率政策、自由化利率政策都不可行,应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利率政策,即由中央银行控制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专业银行有权在上下限内自行调整存贷利率。  相似文献   

14.
利率政策的执行和利率水平分析,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奠定了基础。本文就2006年青海省利率政策执行情况和利率浮动水平,通过监测和调查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7年5月24日,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出席日本央行主办的会议并发表演讲,指出日本央行应该坚持朝2%的通胀目标努力,更高的通胀水平和利率有助于经济稳定,并使日本央行有能力应对未来的经济衰退.然而日本经济的特点和政策遗产阻止了其通胀目标的实现,目标能否达成部分取决于央行控制之外的因素.如果要达成目标,最有希望的做法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明确协作,这意味着政府进一步增加支出、削减税收,同时日本央行配合行动提高通胀目标,避免国家债务GDP占比出现任何的上升,即“在不依赖直升机撒钱等国外理念的情况下,对财政计划的货币融资”.  相似文献   

16.
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政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中央银行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利率政策工具来对付通货膨胀。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选择的利率政策工具主要有: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其浮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央行票据利率;提高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和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推动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发行利率上升;调整或调控外币存贷款利率和外币债券利率;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提高加罚息水平,改变贷款计结息办法;改变储蓄存款计息规则。建议取消利息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利率与产出关系相关研究的总结,作者认为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是存在的,进而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美两国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利率政策的产出效应比美国更强。其主要原因是:两国利率政策的目标差异;关键政策利率变量在两国利率政策实施中的角色差异;政策利率调整幅度的大小差异等。基于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进程中,中国应仍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利率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应该继续重视和改善对银行存贷款利率进行直接调控的利率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利率市场化情景下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冲击效应展开讨论,在理论机制讨论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股市经验数据对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冲击效应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收益率影响不显著,但对波动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从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调整会导致股市收益率更长持续期的扰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平抑利率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股市的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试谈银行利率机制改革黄卫平利率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利率机制是由利率水平、利率体系、利率管理体制共同组成的利率运动系统。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曾实行过高利率政策。从此以后,利率水平不断降低,利率档次减少,削弱了利率杠杆作用。从1979年开始,又逐步调高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住房贷款利率水平逐渐提高,出现了住房贷款集中提前还款行为。本文通过深入调查邯郸市金融机构的住房贷款归还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集中还贷的原因以及利率提高对金融机构的的影响,及时把握利率政策效果,提出金融机构应对集中还款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