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如何导致货币市场的波动,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将重复博弈下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理论和跨时期效用函数的货币理论模型相结合起来,附加了供给冲击、政府对通货膨胀厌恶程度变动和政治经济周期等三个前提条件,并结合2001-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得出了货币政策会通过通货膨胀的货币传导进而引起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吴菲 《财政监督》2014,(7):72-76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如何导致货币市场的波动,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将重复博弈下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理论和跨时期效用函数的货币理论模型相结合起来,附加了供给冲击、政府对通货膨胀厌恶程度变动和政治经济周期等三个前提条件,并结合2001-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得出了货币政策会通过通货膨胀的货币传导进而引起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央行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 《南方金融》2003,(12):24-26
我国货币供应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预期目标之间的非相关性再次实证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命题。这不仅使货币供应量更加难以控制,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波动.更为根本的是它冲击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中央银行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变量,降低内生性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1999~2015年我国保险赔付率数据构建马尔柯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对我国保险市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市场包括寿险市场均存在紧缩期、波动期、扩张期三种状态区制,因此具有非线性周期波动的特征;在不同状态区制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保险市场具有非线性影响。其中预期的货币供应变动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显著且具有一致性,即紧缩政策使保险市场利润增加,但非预期的货币供应变动会削弱预期政策的调控作用。此外货币供应的波动率与保险市场的利润负相关,因此平稳有规则的货币政策调控有助于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理财     
《财会学习》2015,(5):48-49
降息对股市影响的具体体现大家都知道降息对股市来说是利好,可利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四川省王毅)专家: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价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客户保证金的波动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连结越来越紧密,对之关注程度也得以提高。本文通过资本市场的客户保证金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客户保证金的波动与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价格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货币供给的数量与结构,客户保证金的变化对货币供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政策制定和市场参与常常通过货币信贷增速的高低来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这种理解不仅过于狭隘,而且存在偏差,并可能导致对宏观经济状况的误判和错误的货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除货币数量指标外,利率和汇率变量均影响经济增长,这说明货币政策条件不能仅由货币供应或贷款余额等货币总量指标的增长来衡量。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总量指标、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产出均具有显影响(见表1)。  相似文献   

8.
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货币乘数的周期性变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货币乘数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吻合性,以及货币乘数各个组成部分与货币乘数本身的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基本吻合,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趋势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同时货币乘数各个组成部分与货币乘数本身的变动也不符合传统理论的结论。因此应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和产业政策相配合来引导资金流动,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由此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理论研究与实征分析表明,一国经济与货币的运行轨迹存住着明显的波动特征。然而,对具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波动与货币供应波动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有,究竟是前因后果还是前果后因? 人们则众说纷纭,异议颇大。从理论上讲,本文不否认货币供应波动对经济波动起着能动的或主导的作用,但在我国条件下,这种关系则颠倒了过来,主要地表现为经济波动引致货币供应波动或货币供应波动从属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都是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基础货币也被作为政策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给模型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评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我国的货币供应模型不能以基础货币来构建,而必须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