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心 《首都经济》2009,(6):22-23
自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四季度全球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开始大幅下滑,至2009年初全球经济仍在快速下滑。随着投资品和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大幅下降,通货膨胀迅速回到正常水平,甚至在2009年初,一度出现通货紧缩风险。  相似文献   

2.
杨忠毅 《发展》2001,(9):23-23
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慢、国际电子产品需求低迷不振,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锐减,经济普遍下滑,复苏进程严重受挫。遭受1997年金融危机打击的亚洲经济,主要在出口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从1999年开始快速复苏。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增速急剧放慢,目前仍处于疲软状态。日本经济也已滑向衰退,而欧洲经济则欲振乏力。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增速减缓与电子产品市场周期性萎缩并发,使过度依赖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亚洲国家经济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亚洲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经济》2010,(1):103-103
在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后,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开始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衰退正在结束,但未来复苏势头疲弱,2009年全球经济预计下滑约1%,2010年预计扩张3%。这一预测与2009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相比,预测数据适度向上修订。  相似文献   

4.
冯洁 《浙江经济》2009,(1):30-32
告别了持续9年的经济景气,2008年,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浙江经济都进入了经济增长的下行通道。在全球实体经济下滑、需求前景黯淡、流动性紧缺、金融市场的投资和投机受到抑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下,2009年浙江经济走向依然不甚明了。尽管如此,不少经济学家对2009年仍然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悲观的气氛绝不会覆盖整个2009年,以积极的转型态度应对,才是走出困局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由于亚洲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有关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说法广为流行。但我们认为,至少在中期(10年)内亚洲经济还难以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这主要受制于下述因素:亚洲区域内最终消费需求不足,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格局难以改变;多数亚洲经济体还受制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约束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的压力,在国际分工链条中难以完成跨越式的发展;亚洲统一市场的建立存在诸多障碍,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无法形成共同的立场。如果亚洲国家不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全球经济将可能会形成不对称的双中心格局:亚洲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与欧美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并存。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世界经济怎么走?中国经济怎么走?迄今悲观看法多,乐观看法少。国际金融危机远没有见底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速还在下滑。中国经济能否抑制住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较快实现“软着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9,(37):34-34
基于北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10日,国际能源署(IEA)将全球今明两年石油目需求量的预估上调了近50万桶。 IEA在月度石油报告中估计,全球2009年石油日需求量为8440万桶,比去年减少2.2‰预计2010年将上升至8570万桶。该机构同时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企稳,但发达国家的需求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仍将保持低迷,同时中国的石油备库给预估发展中国家石油真实需求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8.
2011年,挣扎中的全球经济并未如愿给出太多积极信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坦言,世界经济在2009年“萧条边缘悬崖勒马地止住了下滑之势后,本应是转折之年的2010年,却依然是失望之年”。国际货币基金(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日前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访问时也警告,全球经济正出现“螺旋式下滑”。  相似文献   

9.
14日,亚洲出口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新加坡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结果显示,第一季度该国经济环比年率下滑了19.7%,为有史以来最差表现。当局还大幅下调了对今年全年的增长预期.预计2009年新加坡经济可能出现高达9%的负增长,为1965年新加坡建国以来首见。  相似文献   

10.
一、V字型的反弹经历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急剧下滑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始反弹。在全球金融海啸尚未平息、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增长反弹的速度和强度都超出预期。我们预期2009年  相似文献   

11.
【摩根士丹利9月29日】从2005~2006年到2007~2008年,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净流入额从5500亿美元/年左右猛增至7500亿美元/年左右。2007年,私人资本净流入已达到新兴市场资本接受国GDP的6%,从而超过了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前夜的水平。然而,就2009年而言,鉴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全球经济减速有可能导致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大幅下滑,从而回落到5500亿美元左右。面对这种风险,不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脆弱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23-23
【英国《泰晤士报》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明年不会因为美国经济的下滑而骤然减速,欧洲和亚洲将取代美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世界经济来说.刚刚过去的2008年无疑是个痛苦的拐点.本世纪首个经济增长周期在这一年里宣告结束。随着欧元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相继陷入经济衰退.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减速最终演变成为持续的低迷。而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则是暴发于的美国次贷危机并没有在2008年止住恶化的势头.反而向纵深发展.并不断向实体经济侵蚀。目前除了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遭受侵袭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汽车、建筑、外贸等实体经济领域也相继陷入困境,国内消费需求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22-2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23日】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发动机。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的房地产热面临衰退的危险,许多人预言美国人的家庭开支将停止增长。有少数人甚至担心美国很可能在2007年陷入经济衰退。以前,美国经济下滑曾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下滑。然而这一次,世界经济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够与放慢的美国发动机脱离开来。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09,(12):77-77
在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后,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开始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衰退正在结束,但未来复苏势头疲弱,2009年全球经济预计下滑约1%,2010年预计扩张3%。这一预测与2009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相比,预测数据适度向上修订。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世界经济在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起死回生”,中国经济更是创造增长奇迹。一年多来,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应对大危机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下,依靠强劲的内需增长抵御了罕见的外部冲击,较快地扭转下滑局面,不仅使经济率先实现了V型复苏,也引领全球经济走出阴霾。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国内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的风险增大,宏观调控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一是世界经济可能加快下滑,发达经济体将全面陷入衰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月中旬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幅最可能的情况可能只有1%,  相似文献   

18.
GDP增速的中长期下降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是需求、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以及意外冲击等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综合反映。从需求决定论的角度看,短期内经济增速的回调首先是需求收缩的结果。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同比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导致的,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受上半年价格调控见效和下半年经济下滑需求减弱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不断回落,四季度物价上涨2.5%,明显低于4.8%的全年预期调控目标。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需求短期难以大幅回升的情形下,价格走低仍在延续,2009年1月份我国CPI上涨1%,CPI连续第九个月涨幅回落,大多数人对物价快速下滑充满了担忧,是否会发生通货紧缩成为议论的焦点。而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4%左右。在物价走低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2009,(4):66-66
与欧洲的发达的金融市场不同,出口导向型的亚洲国家在“信用泡沫崩溃”的金融危机第一冲击波面前,所受的损害相对轻微。但是,自从去年9月中旬,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后,面临急剧下滑的外部需求,东洲各国随即显示出它的脆弱与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