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特区经济》2008,(4):8-10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学业规律来指导人人的经济寮践活动,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长与特色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孙仁中 《重庆经济》2005,(10):38-40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可以说,循环经济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带有方向性的最先进和最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按照生态城市的内涵要求,生态城市的经济建设要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与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相比较,生态经济必须从微观到宏观的整个生产链条,乃至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全面贯彻和体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方式,才能要克服传统经济的生态缺陷,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共赢、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经济系统结构的生态机能完整。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亮点.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则真正解决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的、环保型的经济形态把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因素融于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之中,对原有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用生态经济学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规律来重构经济系统,实现了一次技术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张璐 《天津经济》2007,(7):34-36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耍想从生态恶化的深渊中挣脱出来,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下去,人类就必须摆脱传统生产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如何寻找一条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薄建平 《中国经贸》2008,(24):133-133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霞 《特区经济》2005,(7):308-309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