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本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战后,日本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和扩大,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已成为金融信贷的主导力量。1985年商业银行有76家(城市银行13家、地方银行63家)分支机构8,876处;1982年存款余额1,695.594亿日元,占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存款54.2%;贷款余额1,413,645亿日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  相似文献   

2.
李伟华 《辽宁经济》2007,(11):44-44
近年来,由于金融管制放松,业务全球化,金融创新步伐较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有增大的趋势。众所周知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破产等重大金融事件,以及国内商业银行重特大案件频发,无一不暴露出银行内控机制的缺失。从某  相似文献   

3.
资讯点击     
《发展》2003,(10):80-80
银行缺钱暴露了什么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股份制商业银行缺钱的新闻接踵而来。一则消息称,“为了帮助股份制商业银行度过目前的资金短缺难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停止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转而向资金紧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定向拆出资金。”这些盈利能力不错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何如此“捉襟见肘”,让投资者感到十分困惑,甚至不满。实际上,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后急于再融资,并非单纯的“圈钱”,而是暴露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不合理的问题。上市后的银行急于再融资,实在也是无奈之举。银行上市不同于普通工商企业上市,其募股资金主要用于充实…  相似文献   

4.
沈凌 《西部论丛》2003,(2):37-37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是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的源泉。银行要进行利润空间的扩张,提高收益率,可以用为客户提供特殊的个性化服务的方法获得。客户愿意出高价格购买的当然是商业银行的功能性服务,而提供这些功能性服务的就是银行的产品。 商业银行可自主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商业银行是通过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所以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业务范围,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  相似文献   

5.
罗建梅 《中国经贸》2013,(22):110-111
自2005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业务重要性逐渐凸显,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普通居民的投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理财产品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业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徐晓莉 《魅力中国》2011,(3):254-255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特殊高风险行业,风险管控工作时刻不能放松,而稽核是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商业银行内部实施风险导向稽核,不仅有利于提高稽核的效率与效果,而且有利于加强银行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就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鉴于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构建和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需要以防范银行风险为出发点,针对银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防范的要求进行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8.
资本账户的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与之相关的外汇风险也加大。本文通过多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Akaike信息准则,具体分析了外汇风险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作者认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多数会受到外汇风险影响,银行规模和外汇风险正相关并且越大的银行外汇风险的负效应越普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特殊的经营对象——货币资金,特殊的经营方式——信用中介,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高负债"、"高风险"的基本特征,而全部经营活动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处理,因而风险也大都在会计部门反映出来,基层机构会计岗位更是处在银行防范风险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发案率呈上升趋势,基层机构会计风险防范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跨国银行进军菲律宾本刊讯菲律宾中央银行经过慎重选择,1995年9月初批准六家外国银行在菲国开业。它们是:泰国的盘谷银行、日本的富士银行与东京银行、台湾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美国的美华银行及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另外增批了新加坡发展银行、澳大...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金融体系效仿欧美国家建立起一系列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根据市场主导型金融市场的特点,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日本银企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风险防御及挽救制度、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制度。通过对日本银企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功效进行剖析,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存在局限性并与日本的泡沫经济、金融危机、金融效率存在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个人住房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该项业务开办之初就因风险低、利润稳定而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主流产品。但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实际操作来看,该项贷款业务仍然具有诸多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银行作为特殊行业,其资本管理模式是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结构较为特殊。对于资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阶段,采用何种方式对资本进行运作,并最大程度的提升利润降低风险是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就经济资本配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金融机构繁多,全国共有12,700多家,分支机构达54,600多个,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金融体系。在日本的金融体系中,信托银行与长期信用银行,分别构成长期金融业务的两大部门,而信托银行又以它特殊的职能而居于重要的地位。日本有7家信托银行,即:三菱、三井、住友、安田、东洋、中央和日本信托银行。此外,大和、冲绳、琉球3家银行也兼营信托业务。这些信托银行以经营信托业务为主(约占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企业与银行往往融为一体,组成财团或集团.大的财团都有自己的银行,如日本三菱企业集团的三菱银行、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法国巴黎荷兰财团的巴黎荷兰金融公司等;反之,商业银行也可以组成自己的财团,如美国的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日本的第一劝业银行企业集团、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财团等.无论是企业财团还是银行财团,都在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发达国家除了大型商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的关键。从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到曾有永不倒闭神话的日本大和银行破产,从以金融制度发达著称于世的美国商业银行产生的问题与困境到震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一例外地证明,银行内控机制缺陷是一大罪魁祸首。因此,有效的内控机制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种类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越来越隐蔽而复杂,这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特殊而严峻的挑战。但是,银行的风险与银行业务活动相随相伴,风险管理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因此,如何提高控制风险能力问题,是各家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毛莉明 《特区经济》2005,(9):369-370
我国商业银行有着特殊的经营背景,利率和汇率没有实现自由化,仍受到监管当局的管制;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银行投资组合选择的余地很小,贷款资产占银行资产的比重过重,来自于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的主要风险。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使银行能够及时全面的发现信用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减少由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及维护金融稳定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普通企业公司治理相比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性决定了其治理目标应该包括保护所有者、投资者(储户)、企业的相关利益。商业银行藉以存在的储蓄合约挤兑激励和贷款合约内生的银行和企业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储蓄合约和贷款合约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公司治理,为了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有必要从外部机制的健全入手,包括信息透明制度、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防范等。  相似文献   

20.
顾岩 《湖北经济管理》2009,(12):122-123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其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有助于银行的投资人、存款人和相关利益人了解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等信息.分析判断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维护自身利益。但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披露的信息不真实、披露的信息不充分、披露的无统一标准,披露的信息可比性差等主要问题。本文为此剖析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国际先进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对比,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