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目前,中国4200万家中小企业中,有3200多万家属于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提供了80%的城乡就业岗位.在上海,全市共有法人企业35.7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为34.62万户,所占比重达到96.8%,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人员.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全上海的60%以上,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在上海嘉定,企业总数1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11.3万户,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4.16%,这些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到目前为止,共有9万多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左右,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8.5%,中小企业从人员117万多人,占全省职工总数的69%。从实际情况看,甘肃中小企业一方面促进了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甘肃中小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企业负担重,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资金短缺,发展后企业负担重,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人力素质低下,企业管理相对滞后等等,将构成甘肃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99.7%,所吸收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55%-78%,所占的GDP占一国GDP比重达到50%以上。在我国,根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7)》的有关数据,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家。  相似文献   

4.
日本有419.8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8%;雇用员工2784万人,占总数69%;创造工业附加值57万亿日元,占总数53%。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基础,发展、革新的原动力,支撑着日本产品的信誉,也是地域经济活动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亚洲国家,其国内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1999年止,日本共有650多万家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其职工人数4200多万,约占全国职工人数的78%。1999年,制造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25.6万亿日元,其中中小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70.1万亿日元,占总值的56.2%。  相似文献   

6.
1、辽宁省复混肥料企业概况 到2012年5月,辽宁省共有194家复混肥生产企业194个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化肥年销售总额在213478万元,但从生产规模来看,按国家复混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CCGF 401.1-2010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在194家企业中,小型企业190家,占企业总数的97.93%;而大型企业只有1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05%;中型企业只有3家,占企业总数的1.5%.大中型企业总数不足复混肥生产企业总数的2.5%.从企业规模情况来看,辽宁省复混肥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从生产状态看,连续生产、间歇性生产企业174家,停产20家.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加坡中小企业有1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2%,雇用的劳动力占总数的51%,产值占GDP总值的34%。为了使中小企业更具活力和经得起知识经济的考验,新加坡政府制订了《新加坡中小企业21世纪10年发展计划》(SME21)。这一计划对我国政府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瑞士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地位,许多久负盛名的产品都是中小企业生产的。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最新统计,瑞士工业部门的中小企业共有7万多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8.9%。瑞士的工业发展始于传统的钟表和纺织业。长期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随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赴香港、台湾进行经贸考察和交流,初步粗浅了解了港、台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香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香港中小企业大约有30万家,约占全港企业总数的98 %,雇佣的员工约占全港就业人数的6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中小企业21世纪10年发展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加坡中小企业有1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2%,雇用的劳动力占总数的51%,产值占GDP总值的34%。为了使中小企业更具活力和经得起知识经济的考验,新加坡政府制订了《新加坡中小企业21世纪10年发展计划》(SME21)。这一计划对我国政府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SME21的内容(一)三大目标:一是培养一批高增长的创新中小企业。到2010年,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新元(1新元约5元人民币)的中小企业数增长3倍,即从2000家增加到6000家。二是发展具有高生产力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数字,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工业产值,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90%,因此,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对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1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并提供了大约80%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它在提供就业机会、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培育新型企业家、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经贸委最新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共有中小企业1000余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 98. 5%,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 60 %和 40 %左右,就业人数占全国的 75%。我国中小企业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和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与改革开放同行。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达到36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高达60%;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5亿人,个私经济每年新创造1000多万个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的85%以上。现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贡献已无人质疑。但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5.
到2005年为止,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5%.提供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占75%。尤其在南方许多城市.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进出口发展的主力。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如深圳市,中小企业在该市的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总数超过13万家的中小企业.占该市企业总数的比例超过95%。经营范围涵盖了工业、商贸、旅游及服务业等主要行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居多数。实现的工业总产值约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65%,销售收入约占62%,利润占51%……中小企业已占据着深圳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笔者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资金制约的瓶颈。那么中小企业应如何从银行获取融资支持呢?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我国中小企业近五年的淘汰率为70%,约30%左右的中小工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有相当部分企业是因财务管理薄弱而造成的。因此,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采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亟待会计界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中,高新科技企业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入世的我国中小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竞争能力。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快速发展,在经济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现有1800万家企业,98%为中小企业,高新科技小企业约占小企业总数的1/3强。德国高新科技产品的70%由小企业生产,新增高新科的工作岗位中有85%由小企业提供,中小企业上缴国家的营业税占德企业营业税的47%。美国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创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占39%,对外贸易额占全美出口总额的31%。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可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约有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左右。但是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影响和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应从多个方面考虑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邱凛 《财会月刊》2004,(10):23-24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截至2000年,全国共有中小企业1 000余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其创造的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提供的城镇就业机会占75%,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