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亦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基本人权,为国际公约确认用以保护基本人权的一项刑事司法准则。在现代社会,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在国际公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各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在国际公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已被相当多的国家确立为一项宪法性原则,并逐步演变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理论基石。如何理解无罪推定原则,从而在我国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有其重要意义。此外,在适用无罪推定原则上,我们不能照班西方的一套,立足于我国,应在原贯彻原则而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探寻其对策,进而完善我国的刑诉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梦  王景坡 《消费导刊》2009,(15):132-133
无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被怀疑或者受到刑事控告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假定其为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个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原则,具有其崇高的法律地位,成为一项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尽管我国尚未建立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但却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有其衍生的诉讼规则,体现了我国现代法制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柴晓彦 《中国市场》2011,(52):162-163
无罪推定原则对于是实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价值。无罪推定已是被追诉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均将无罪推定原则拒之门外。我国刑事诉讼中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应当转变法律观念、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宪法地位、确立沉默权、贯彻疑罪从无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5.
为了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紧张关系,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等一系列国际公约。这些国际人权公约规定了被羁押者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将批准《公约》。根据国际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有必要以国际人权公约为视角来考察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以便在再修订刑事诉讼法时对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无罪推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又可称为无罪类推,其基本含义在于: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法院做出判决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视其为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源于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世界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和运用。1996年,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西方无罪推定原则,证据学上初步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从而初步否定了我国司法实践长期以来实行的有罪推定、疑罪从轻的历史,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法律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比较,其差距依然是明显的。本文的写作将从无罪推定的起源、理念基础入手,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现状,全面分析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引入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孔得建  李凯  李亚男 《中国市场》2010,(26):146-146
无罪推定原则已被各国家确立为一项宪法性原则,具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并逐步演变为现代民主法治的理论基石。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仍有完善之必要。本文通过对此项原则的理论讲述和案件分析,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和一些司法实践,进而发表自己对此项原则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迁徙自由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政制度,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对人权的保障是宪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加强对基本人权的保障是现代宪法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鹏 《科技转让集锦》2008,(11):182-183
无罪推定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原则,具有其崇高的法律地位,其价值取向是司法公正的,我国刑诉法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但没有对其全盘搬用,我们最终将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0.
暴华丽 《商》2014,(16):168-168
人权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为当代文明社会所普遍接受和逐渐推崇。国家作为全体公民的代表当然负有保障人权的义务。刑法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裁措施往往关涉公民的基本人权。刑罚是国家在犯罪人的基本人权与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之间作出的迫不得与的选择。刑法不得已原则折射出刑法的价值取向,具有指导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本人权原则是世界各国宪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宪法通过规定基本权利来确认基本人权原则。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构成普通法律权利的基础。我国历部宪法对基本权利的规定各有其特点以及具体内容方面的缺陷,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我国宪法对基本人权原则具体内容的确认过程,对今后进一步完善基本人权立法、落实基本人权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商》2014,(1)
无罪推定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原则,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无罪推定的原则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对司法权力的规制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合法的权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享有的知悉、获取、请求了解其认为与之相关的、未被法律明确禁止提供的信息的自由。强化知情权保障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性最基本的需求,对于人权的保护和民主政治的建设同样不可或缺。应该从法律层面入手,落实国际公约的基本理念,在深化法学理论的同时,形成系统化的相关立法,为知情权在我国的落实提供全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霍亦坤 《商》2014,(1):270-270
无罪推定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原则,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无罪推定的原则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对司法权力的规制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合法的权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的工作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权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确立的一种重要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是经济社会权利的核心,是最基本的经济权利。在《公约》中第6条、第7条和第8条分别从狭义工作权、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与工会相关的权利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作权。我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应积极履行相关义务,保障人权,促进工作权在中国更好地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张淑君 《中国市场》2012,(5):128-129,139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在许多有关人权、公民权等问题上都有重大突破,将亲属拒证权写进刑事诉讼法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我国强制出庭制度条款将不再适用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相兼顾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刑事司法制度的民主化。如何在刑事诉讼法中科学构建亲属拒证权制度,具体完善我国证据制度,更加有利于司法审判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摆在立法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7.
耿相仪 《消费导刊》2013,(8):179-179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针对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设计。这一制度具有无罪推定原则,比例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的理论根基,对限制逮捕的适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在审查主体,审查启动,审查方式,审查效力上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构建试图实现其减少羁押的立法意旨。  相似文献   

18.
权利、人权的话题从古希腊到今天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古典自然法哲学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权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近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人权原则作为宪法基本原则的原因,最后,结合我国人权原则在宪法文本中缺失的基本现实提出了完善我国人权制度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7)
<正>平等、秩序、自由是现代法的基本价值。而现代法最讲究的是"人人平等",平等权作为人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说,人权是现代法的基本价值。2004年,我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第一次将人权明确载入宪法中,这不仅在宪法学界和人权理论界是一次重大的事件,而且对于我国的人权的实践发展也具有的重大的意义。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是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现代法区别于传统法的基本标志。在传统法中,基本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中远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参与全球契约的过程中要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中关于“人权”和“劳工标准”的六项都是与人有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