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韩资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韩资企业撤资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韩商不再具有投资时所拥有的优势,以及行业投资收益率低是韩商撤资的主要原因,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是韩商大规模撤资的导火索。在各影响因素中,中国劳动力价格的增长是影响撤资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韩元贬值和韩资企业增多。  相似文献   

2.
青岛韩资企业撤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引进韩资的基本情况和韩资企业撤资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韩资企业撤资的原因.韩资企业撤资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法律制度及政府方面的原因.清算破产的程序复杂和时间较长是韩资企业非正常撤资的主要原因,部分韩资企业的"地下经济"特性也对非正常撤资有重要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规范韩资企业撤资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这是山东对韩贸易逆差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山东对韩资企业的贸易活动特点最为明显的是进口与出口的不同向发展,即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大多从本国进口,而产品销售大多在欧美和日本市场。这一方面是由于韩国所一贯奉行的出口带动战略决定了拉动本国产品出口是韩商投资山东的应有之义,且韩国产品在质价上的优势也成为其进入山东的不可挡因素。因此,随着韩资企业的增多,对韩进口也必然成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韩资外逃”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彦卓 《经济师》2008,(9):51-52
随着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不断引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象也日益频繁,这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许多外国公司在华经历了明显的投资、撤资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韩资外逃”现象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韩资外逃”现象的分析,使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这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不断进入中国,外资企业的集聚现象越加明显。这种集聚不仅给外商投资企业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也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总结了韩资企业在华投资集群现状,运用社会经济网络决策模型分析了韩资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概括了在华韩资企业集群的三个特点,并进一步阐述韩资企业集群社会网络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为克服社会网络负效应,在华韩资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在华韩资企业的文献调查,分析韩资企业对中国投资动机的变化及启示。韩资企业在进入中国的17年中,对中国的投资动机有所变化。韩资企业和中国怎样利用变化趋势,是建立两者之间双赢关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资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立面,外商撤资将对我国的就业、技术进步、外贸等方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原因、影响和对策,对于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和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文忠 《经济地理》1999,19(5):54-58
本文从经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在实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日资和韩资企业对华投资环境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投资模式和投资区位空间演化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一、韩国在吉林省投资的概况 韩国对华投资始于1985年,对吉林省的投资始于1988年。那时,韩国企业是以在香港和日本等地注册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1990年有了第一家韩国本土注册的公司来吉林投资的企业,那就是延边五福天然食品有限公司。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商在中国的投资发展很快,韩商在吉林的投资发展也很快。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韩商在华投资的一方热土,然而山东省的现有投资软环境在吸引韩商方面依然存在不足.文章采用PEST分析法对韩国企业在山东的投资软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优化韩国企业在山东投资软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近年来跨国企业从华撤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这些撤资却存在"迟滞"现象.文章从实物期权的视角,以日本的跨国企业为样本,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所在行业的需求不确定性与投资不可逆性影响了日本跨国企业的从华撤资决策,投资不可逆性越高与需求不确定性越大,日本跨国企业从华撤资时越有可能发生"迟滞";(2)跨国企业的投资不可逆性和多元化程度对不确定性影响撤资"迟滞"具有调节作用,投资不可逆性强化了不确定性对撤资"迟滞"的正向影响,而日本跨国企业在华的多元化程度则弱化了这种影响;(3)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对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都具有正向影响,即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都提高了分支机构被撤出的风险.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跨国企业理性地对待东道国市场的不确定性,避免盲目地撤出东道国,而且有助于跨国企业选择合理的撤出对象,优化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组合.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际间资本要素的移动更加频繁,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日益突出.与国际在华直接投资活动相伴的是外商减资撤资现象的不断发生.已有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撤资的目的在于通过撤出不再具有明显优势的单位,集中资源,提高整体绩效,维持和增强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母公司的全球竞争战略.撤资将给我国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韩资企业非常规方式逃离中国已经显现,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形势,势必会出现更多类似企业,为做好风险防范,文章从韩资企业进入中国的原因以及目前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为出发点,探究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4.
中日韩三国企业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琦 《经济前沿》2003,(6):56-58
DRC课题组向中国境内2800家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16.8%。其中,日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总数的73.56%,韩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的26.65%。 被调查企业的规模,从职工人数上讲,日资和韩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的企业分别占总数的75.2%和72.65%。从投资规模上看,投资规模在100~10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占日资和韩资企业总数的45.6%和43.1%。相比而言,日资企业投  相似文献   

15.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撤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优树 《当代财经》2003,(12):95-97
国际直接撤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立面.同国际直接投资一样,国际直接撤资对东道国经济、政治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主要是消极影响。因此,对国际直接撤资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对于东道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国投资,迅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同时,跨国公司从东道国的撤资问题也日益频繁。跨国公司的撤资会给东道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应该认真分析各种影响撤资的外部条件的变化,调整政策,留住已有的外资,并且要努力吸引新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世界资本自由流动性的加强,国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寻求机会,中国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吸引投资。外商投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应的国际撤资行为也逐年增加。撤资动因由企业内部因素和中国经济环境因素组成。企业内部撤资动因主要表现为在华子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子公司利润率下降、母公司全球战略调整、集中经营核心业务能力和母公司全球利润率下降等。中国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家政策的连贯性、优惠税收减少、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金融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8.
台商大陆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商开始对大陆投资,并逐步成为投资主力,但是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有所下滑,特别是作为投资热点的广东、福建两地均也现了台商撤资转投的现象,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投资?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广东、福建、华东三地的台商投资及经营现状,从投资环境的变化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会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经济稳定、就业等各方面造成影响。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解析法,依据跨国公司相关理论,通过对跨国公司撤资现状研究,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撤资的影响因素,并剖析跨国公司对华撤资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调整利用外资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将投资乘数的影响因素由边际消费倾向、边际税率和边际进口倾向三个因素扩展到包含企业边际投资倾向和边际货币需求率在内的五个因素。首先推导了边际消费倾向、边际税率、边际进口倾向对投资乘数的影响大小及方向;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边际投资倾向和边际货币需求率对投资乘数产生影响的原因及传导机理;最后推导了包含五个影响因素的投资乘数公式,进而得出企业边际投资倾向和边际货币需求率影响投资乘数的大小及影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