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访泰山     
陈刚 《江南论坛》2011,(5):61-62
20年前登过泰山。记得那是我刚爬过黄山不久。黄山之险、奇、陡、峭,在我脑中尚未消失。“黄山归来不看山”的谚语,使我对泰山首先就有一股征服的勇气。加上当时确实年轻,才三十七八岁.所以,当所有同行者10多人皆乘缆车上山时.惟我一人奋勇登山。仗看一股雄气,从山下“红门”到“中天门”  相似文献   

2.
年轻的心     
是苍鹰,就应傲视苍穹,欲与雪山试比高;是骏马,当应驰骋原野,挣破束缚;是攀登者,更应征服高山,踏遍九州神川。万类霜天,只有强者才能演绎回荡天宇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3.
作为登山的旅行者,是会选择在山底就购买好山上用品,还是会选择上山之后再买?本文将从消费者通常认为的山底价格比山上便宜的惯性思维出发,提出在现实登山中存在的山底商家定价高于山上的现象,并试图运用博弈论的知识进行初步解释。认为在现实中,由于山底商家在定价上具有先发优势,加之登山旅行者的惯性思维对消费者传播误导信息,造成了山底商家定价高于山上商家。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亟待再次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玫 《环境经济》2010,(3):20-25
如果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是一座高山,那么两年多来,江苏省已成功探索出一条登山之路,目前要做的是适时调整方向、补充体力、改良装置、加速攀登。日前,笔者深入太湖流域苏州市、张家港市、江阴市、常州武进区、宜兴市和金坛市等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状及现存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是一座高山,那么两年多来,江苏省已成功探索出一条登山之路,目前要做的是适时调整方向、补充体力、改良装置、加速攀登.日前,笔者深入太湖流域苏州市、张家港市、江阴市、常州武进区、宜兴市和金坛市等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状及现存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山滑雪运动是滑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短的十年里,在中国得到的蓬勃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冬季健身、休闲、娱乐及旅游的一项重要体育运动,甚至在北方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而高山滑雪场作为高山滑雪运动的场地与设施,它的发展趋势和水平将影响到高山滑雪运动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日,记怀着对颜丙田的敬佩,来到山东省郯城县,采访了这位西部人心中最可亲的人。人们常说,与一个幽默的人谈话,你会感到快乐,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你会感到智慧,而与颜丙田这样一位忠厚叉乐于奉献的人谈话,你会感觉到民族精神的伟大。  相似文献   

8.
大海在人们的心目中应该是蔚蓝的.然而。当每年有80亿吨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顺着江河倾泄入海时.海水也会浑浊不堪。 海洋遭受了污染.海洋生物会大量死亡.这将直接影响滨海旅游业以海盐为原料的海洋化工业等涉海产业的发展。 当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沙尘暴肆虐已使人们深受其害时.不知有多少人会对海洋污染感同身受. 目前.对海洋污染感受最直接的是渔民和以从事海水养殖为生的人。而当海洋污染不断加剧时.最终蒙受损失的将是整个人类。 海洋污染是广义的水污染的一部分。一个基本的常识是,陆地上所有已被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劳动力、科学技术力和自然力;第二是生产资料;第三是管理。人作为第一生产力适用于一切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适用于当代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2012,(4):87
梅林野战区,登山栈道,空中飞人,古村落文化影视城,白水带瀑布群,让您在休闲旅游之余,领略禅宗文化。海拔1137米的天露山是新兴境内最高山。山中处处灵气,处处生机,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花、野杪椤、原生茶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一泉出自半山的岩石上,若承天上甘露而生,人称仙源,高山流水汇成天露水与六祖惠能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载体系统的解析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或力量。它蕴藏在人的身体和类的组织之中,由主体性要素、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潜在性要素以及准备性要素来承担,实现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之中。平时人们所称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不是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而是生产力载体系统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2.
新论荟萃     
应重新定义生产力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刘振英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说,自从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提出生产力是“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之后,我们对生产力的表述均由此而来。如,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人是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界的程度”。事实上,我们给生产力所下的定义,不仅不符合马克…  相似文献   

13.
程超泽 《资本市场》2009,(5):125-125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萧条就像一种曾经引发致命瘟疫的病菌,很长时间里,人们认为它已被现代医学征服,但它又以另一种形式重现了,而且这一次它对所有常用抗生素都产生了抗体。“迄今为止,真正被这种刚刚变得无法治疗的病菌感染的人,其实只是少数;但对于我们中间目前为止还算幸运的人而言,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仅仅把生产力定位于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单向度内涵,把生产力看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界定生产力概念,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对生产力范畴的这一创新发展,有利于人们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最近针对“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评论。但似乎人们没有意识到,“人民币升值”一旦开了口子.将会给中国人带来的巨大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一、学会学习使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一个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之前.它必须解决一个问题:竞争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学习,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学习。更严重的是,那些在公司中居于领导地位、被认为最擅长学习的人,事实上并不善于学习.有效的学习不是一个态度或激励问题,而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判断的方式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要求他们反思自己在组织问题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他们会极力推托,把“罪名”推给他人.这种戒备性的思维妨碍了人们批判性地检查对待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     
《经济师》2000,(9)
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 ,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 ,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 ,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的劳动者 ,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 ,在生产资料中 ,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 ,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快乐人生     
张国玉 《江南论坛》2010,(10):62-62
快乐是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在生活中.快乐总是被人们向往、追求、企盼的。这是因为.快乐是一种心情、心境、心意,有了快乐之感.就心情舒畅.豪情满怀。所以.人们称快乐是一种美酒,有了它.就会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快乐是一种回望.有了它,就会动之以情,回味无穷,激起对真、善、美的回忆;快乐是一种理智.有了它.就会感受快乐带来的幸福.人间的真情。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中国历史的读者难免遇到一件让人郁闷的事情,即:为什么作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泱泱大国,中国历史上却数次被文明开化程度远不及华夏的游牧民族所征服?如果仅仅发生一、两次征服,或许为偶然事件,譬如成吉思汗过于伟大。但据笔者统计,在过去两千多年里,至少发生了八次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征服。最早的一次游牧征服发生于公元前771年,西周沦丧于犬戎之后,被迫迁都洛阳,改辙开张了东周王朝。最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创造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所要求的人是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技能和高创新能力的人。在21世纪,经济发展依赖于更好地应用机器、应用资源、应用资本.依赖于人的创造能力,人超越了资本。所以,大力加强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中国的创新能力却并不乐观。以发明专利数为例.按每万人每年计算,美国有1760多件.日本有1740多件,德国有1500多件.即使是印度也有440多件,而中国只有10件。创新是当前中国迫切需要的、只有赢得了创新才能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如何培养后备人才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海燕的文章也许会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