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凡支付个人所得的企业为个人所得税的法定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应代扣代缴其个人所得税税款。规范企业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处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如何对工资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贲争美着经济的发展,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缴纳个人所得税已日益普遍。目前,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以支付人代扣代缴为主。但在审计中发现,由于扣缴义务人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造成了大量税款流失,同时影响...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该缴多少?这里作一些简要介绍:一、工资、薪金所得,其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个人的所得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额累进税率=(每月收入额-800元)×(5...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问题 个人所得税税法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此项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之处在于“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究竟是多少。目前,一般采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即:将纳税人申报的数额(如果纳税人申报的数额未包括捐赠额则需将捐赠额加进来)  相似文献   

5.
一、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的税额计算。例:某公司为其雇员李某每月定额负担个人所得税100元,该月李某领取工资2700元根据国税发【1996】199号文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2700+100-800=2000(元)应纳税额=2000×10%-25...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基本方法是: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此外,国家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部分中小企业还采取了核定征收方式,计算其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税收征收管理办法》、《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核定征收方式又大致分为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本文拟就后一种征收办…  相似文献   

7.
作为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的工资薪金发放单位,依靠手工计算个人所得税显得非常烦锁。在还没有实现工资核算电算化的单位,仅就工资薪金的扣税计算而言,利用Excel进行工资薪金的扣税计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而且与专用工资软件相比,Excel在应用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一、工资薪金的纳税规定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有10多个,各自遵循相应的纳税规定,其中工资薪金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规定见表1。表1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表1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工资薪金总所得减免税所得、税前抵减和费用减除标准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税=…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对员工个人所得负有代扣代缴的义务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办法,有自行申报纳税和代扣代缴两种.前者是由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取得的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按税法规定计缴应纳税额;后者是由纳税人所在单位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时,计算应纳税额,从其所得中扣出并缴人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后一种方法有利于控制税源、防止漏税和逃税.从会计层面来看,个人自行申报纳税,企业无需进行有关纳税的会计账务处理;若由企业代扣代缴,企业必须进行有关纳税的会计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9.
代扣个人所得税的核算,在新会计准则下改变了相关的会计科目,由以前的“应付工资”改变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改变为“应交税费——直交个人所得税”;新税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调整为2000元(国税发[2008]20号),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控制,即由支付人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下列所得,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税制度,分项征收的实质就是纳税人每取得一项收入,就应该给予一次必要费用的扣除。这与西方国家实施综合征收即只能扣除一次必要费用的征管办法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扣缴单位会计在核算应扣缴个人所得税上存在错误,突出地表现在收入不分项扣除、工资与劳务费报酬划分不清等方面,给纳税人和国家都造成许多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已经开征了20多年,但至今仍有很多承担扣缴义务的企事韭单位财会人员不能正确依法核算应代扣代缴职工的个人所得税法,既损害了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造成纳税人对国家税法的误解甚至反对,甚至还有可能给国家财政造成难以挽回的税收损失。为此,揭示这些核算错误和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论对国家、个人乃至承担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及纳税意识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占绝对额及占税收总额的比重都在逐年增长,个人所得税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该税种的准确计算和正确缴纳,现将笔者经学习归纳出的缴纳情况及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全额由个人缴纳:按税法规定计算。二、全额由单位代交:应将个人应纳税所得(实际力不含税所得),扣除偶然所得等一次性收入后,再换算为含税所得,再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个人臣纳税所得÷(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单位代交税额注:当个人所得接近上一档税率的,如可能呢采用上一档次都军…  相似文献   

12.
《财会月刊》2013,(1):128-128
一、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人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正式实施的新税法中,和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恐怕要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了。什么样的收入该纳税,纳多少,怎么个纳法,老百姓有的可能并不明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另一种是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代扣代缴个人应纳税款。注1:表一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  相似文献   

14.
《财会通讯》2006,(9):I0045-I0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个人转让住房,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8号)对个人转让住房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换购住房的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做了具体规定。目前,在征收个人转让住房的个人所得税中,各地又反映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为完善制度,加强征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明确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发放工资与单位再发放其他所得的关系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工资发放方式后,随着支付工资所得单位的变化,其扣缴义务人也有所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凡是有向个人支付工薪所得行为的财政部门(或机关事务管理、人事等部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均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财政部门(或机关事务管理、人事等部门)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工资时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再向个人支付与任职、受雇有关的  相似文献   

16.
《财会月刊》2011,(8):79-79
一、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二、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单位缺乏责任,未对收入个人进行代扣代缴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缴采取的是纳税人的申报和收入支付单位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支付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主要部分。但有  相似文献   

18.
有读者来电询问,个人的收入究竟哪些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单上往往看不清楚,也不知道单位代扣代缴是否准确。南南查阅了有关规定,在此作一介绍。个人的收入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有些员工除了工资外,还有稿酬、劳务所得、红利所得等收入,这些收入都要计征个人所得税,但计税方法是不同的。工资收入的计税方法。工资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5-45%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稿酬的计税…  相似文献   

19.
杨旭 《四川会计》2003,(4):55-55
企业在计算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额时,应按如步骤进行:第一步,调整所得额。即将已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的公益性、济性捐赠额(不包括可以全额扣除的捐赠额)剔除,计入所得额,公式为:调整后的所得额=会计利润+按税法进行调整项目的额+公益、救济性捐赠额(不包括可以全额扣除的捐赠额)第二步,计算公益、救济性捐赠额的法定扣除标准。其公式为:益、救济性捐赠额的法定扣除额=调整后的所得额×扣除比例。第三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公益、救济捐赠额小于法定扣除标准额的,据实扣除,如果实际发生数大于定标准额的,则以…  相似文献   

20.
赵炳莲 《财会月刊》2007,(11):76-76
科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外单位研究的成果转让取得收入时,应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签订合同时需要细致考虑,究竟采取何种方式适合自己的情况。 1.由于扣除费用依据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分别规定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标准,因此科技人员应在合法的前提下,准确划分次数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