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莉  倪杰 《物流科技》2021,(2):101-104
针对上海地铁平峰期客座率不高、运能低的问题,对乘客愿意增加平峰期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根据居民对地铁票价优惠、增值服务的需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各措施下乘客平峰期地铁出行意愿情况;建立平峰期出行意愿二项Logit模型,研究出行者特性、出行行为特性以及选择方案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由此为平峰期地铁客流提升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互联网营销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城市居民出行目的地选择为研究对象,建立条件固定效应回归(C—Logit)目的地选择模型。结合我国某城市交通小区城市居民日出行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求解,并描述目的地选择预测流程,解释了影响居民出行目的地选择的诸多因素。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较高的目的地选择预测精度,为从非集计层面研究城市居民出行目的地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出行链的居民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活动分析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是将时间与空间、活动与移动、选择与制约结合起来分析人类行为的有效手段.基于出行链(Tour-based)分析思想,以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次序Logit模型对居民工作日出行的多目的性、交通方式机动化程度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链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居住空间由中心向外缘扩展,居民出行的多目的性增加、机动化程度提高,扩展至五环以外有所回落;活动时间、移动时间、出行距离对出行链的多目的化、交通工具机动化具有正向影响,晚高峰的机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集计理论,以个人为单位,通过研究居民的出行行为特征,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然后应运效用最大化原理,建立不同影响因素与出行方式选择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以南方某城市居民调查结果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应运于交通运输管理、划以及政策的制订,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偏远离岛地区公交运营收益低、当地居民出行难的问题,考虑该地区的出行需求空间上分布过疏、时间上需求波动性较大、且高支付意愿高质量服务需求无法被满足等特性,提出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并将多条存在部分共线的公交线路进行联合优化。为此,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为公交公司运营决策模型,以公交公司总利润最大为目标,以乘客对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支付意愿作为约束条件,对公交公司在不同时间窗下的发班频率、所需车辆数及乘客所需支付票价进行联合优化;下层模型为乘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乘客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基于Logit模型确定选择需求响应式公交出行需求站点的乘客人数。最后,以浙江宁波梅山岛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优化方案和现状下的公交公司收益以及乘客出行时间成本,验证了提出的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以及双层规划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Logit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选用我国53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建立多元有序变量Logit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道路施工管制对于居民出行影响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搜集,应用非集计模型理论及居民出行方式的RP和SP组合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划分的MNL模型,并应用Spss22.0软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标定.通过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单因素、双因素、三因素得到了各种交通方式的效用函数方程,利用该模型对道路施工期间蚌埠市大学城周围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进行了预测.实践证明,此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够为以后在道路施工期间居民的出行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元有序Logit模型用于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Logit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选用我国53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建立多元有序变量Logit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价值工程方法,改进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多维Logit模型,形成VEL模型,对VEL模型进行了功能分析和广义出行成本分析,最后论述出行人群的划分方式和集计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存模型的旅游者停留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来大连的旅游者为例,设计了旅游者停留时间影响因素问卷并进行了实地调研,采用生存模型对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析中采用了参数法中的weibull模型和参数法中的Cox模型和进行了参数估计。从结果可以看出,旅游者停留时间不仅受到旅游者自身特征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消费特征、旅游动机、出行方式以及对目的地产生的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文章给出了一些提高旅游停留时间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雷艳红  胡严艺 《价值工程》2019,38(26):80-82
在分析新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影响因素后,选择运输距离、产品价格、产品供应程度、核心技术敏感度、政府扶持力度为特性变量,建立基于Logit模型的新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模型,并依据轨道交通产品购买商SP调查数据,借助数据统计软件SPSS22.0,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确定市场占有率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估计值与实际情况相符,精度达80%以上,可很好的应用于新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颖  杨晓 《价值工程》2013,32(1):12-13
文章基于效用函数理论和Logit模型,结合影响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认为通道内影响货运分担率预测的特型变量选取了安全性、快速性、用户成本、方便性、准时性以及货物价值6个特型变量,并分析了各个特性变量的的取值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TOD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活动与出行影响——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OD建成环境塑造是TOD空间规划和管理的关键。以北京为例,对TOD区域建成环境对居民和乘客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筑居民就业地选择、购物出行和休闲娱乐出行等三种活动和出行的Logit选择模型,定量分析了TOD土地利用、交通设施、街巷格局、商业设施等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活动和出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京沪高铁的开通,促进了河北省沧州市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的交流,对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京沪高铁沧州西站客流调查数据,文章从旅客的基本情况、出行目的、费用来源、月均收入、出行方向等方面分析了沧州西站的客流结构特征,从旅客的出行次数、结伴人数、出行时间、返程时间和车站的位置、服务等方面分析了沧州西站的旅客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开行方案、票制、票价、交通换乘、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提升沧州西站服务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城市公交信息化服务对公交乘客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进行关于公交信息化服务下乘客出行方式转移的调查,获取个人属性、公交出行经历、公交出行评价、出行方式转移意向以及公交信息服务需求等信息。从公交信息使用者角度,重点关注公交信息化服务对乘客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分别构建信息化服务情境下(公交到站时间与计划出发时间相差过大和车辆未在提示的时间内到达)的公交出行方式转移二项logit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是否经常使用公交到站服务、是否有道路拥挤车辆未按时进站等原因而产生出行延误的经历、公交信息准确性评价与是否有必要提示同公交线路连续班次的到站时间等因素对不同情景下的乘客出行方式转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志方  金辉 《价值工程》2023,(35):11-13
本文介绍了深度学习在人行过街控制模型中的应用。通过综合考虑交通流理论中的参数,建立了人车交互行为模式的关系模型,并采用YOLOv5s模型进行人车混合跟踪识别与预测。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交通信号控制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升。在实际交通信号控制中,该模型的应用可以通过识别和预判人车走向,最大限度减少人车冲突情况的发生,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出行工具的便捷和对高效出行的追求,多活动的出行比例逐渐升高,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影响活动链的因素有很多,活动项的个数、活动节点的拥堵情况、路网流量的分布情况等都会影响到用户对路径的选择。文章提出用户在选择出行的活动链时满足Logit概率分布的特点,构建相关的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等价性。每条出行活动链被选择的概率与该活动链的阻抗及总阻抗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考虑到以"链"式结构为路径的网络流分布,用户在部分路段和节点的过分集中的情况,进一步考虑了交通环境在路径选择时的影响。给出了重要的活动节点处的环境影响测量公式,依据已有的路网对其配流。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不考虑环境影响和考虑环境影响的两者在流量分布上差距较大,并且考虑环境影响的活动链配流可解释性强,也更加符合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G—Logit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停车需求预测是静态交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停车需求预测的出行吸引模型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基于G-Logit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提出了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技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二步检验技术等求解与检验该模型的方法,根据随机效用理论对车辆出行选择停泊场所的行为进行分析,预测不同车型的停车需求,进而预测其对不同类型停泊场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旨在研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通过对招聘企业与应届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就业市场上“供需”两个层面广泛搜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根据参加调查的应届生的工作签约情况,建立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筛选出对就业竞争力最具解释力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预测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对银行有效规避信贷违约风险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在系数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的三种条件下,利用混合Logit模型预测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情况。结论表明: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情况,混合Logit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与预测能力,三种分布下的混合Logit模型中,对数正态分布下的混合Logit模型拟合优度和综合预测准确度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