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艺闻     
《中国拍卖》2012,(4):2-3
四川首只艺术品投资信托基金成立 3月18日,四川第一只艺术品投资信托基金——“名轩一号”在成都宣布成立,首期发放基金为6000万元,这标志着四川金融资本开始介入艺术品市场的全新开发。”名轩一号”基金由四川信托有限公司、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四川文轩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管理运作。  相似文献   

2.
西沐 《中国拍卖》2020,(5):54-55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的规模不断拓展,市场结构不断完善,市场的形态不断丰富,推动着艺术品市场沿着艺术品的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这一主线为导向的新趋势向前发展。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新的常态,新时期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特征。中国艺术金融在不断创新与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与基于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的全球艺术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艺术金融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全球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而来的是艺术经济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的推进中国艺术品产业链条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将我国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一大“法宝”。目前,中国艺术品产业链条的构造和发展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弊端,只有以市场和互联网为双线,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确立它们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通过不断的探索市场机制与政府意志的契合点,来加强中国艺术品产业链条建设,推进艺术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西沐 《中国拍卖》2012,(7):40-41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进入2011秋拍后,迅速出现了回调与分化,在资本的推动下.价值发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格局。但拍卖市场的行情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局面,传统藏家与资本投资的角色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在更迭.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正在拍卖行业的催生下...  相似文献   

5.
消费艺术     
在全民投资的时代,热潮不减的艺术品投资已然进入资本运作的时代.早在2006年.以私募基金形式参与艺术品投资运营的成功案例在中国已有数十起。近两年艺术品基金大量涌现.改变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走势,正如电影《摇摆画廊》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都是关于钱.他们不爱艺术。“在艺术品逐步被金融化的市场环境下.因为热爱艺术而消费艺术的群体,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的吕益民总经理认为艺术品金融化必须有三个标志,第一是有金融机构参与或者由金融机构主导;第二个标志就是有金融资本进入;第三是艺术品变成一种金融资产。而各地文交所的做法不能算艺术品金融化。  相似文献   

7.
杨颢伟 《新财富》2014,(9):54-57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虽然经历了2012年的回头潮,但2013年下半年起又呈现出逐渐企稳回升态势,特别是艺术品出口、艺术品网上交易增长快速,给艺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根据(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3年中国艺术品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博览会一级市场的交易额为475亿元,同比增长3%;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438亿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艺术品出口额为60亿元,同比增长76%: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同比增长67%;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交易额为800亿元,同比增长23%;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200亿元,同比增长11%。  相似文献   

8.
随着万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心以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油画《两个小孩》,艺术品交易迅速吸引大众眼球。中国藏家也屡次在国际市场为西洋艺术品一掷千金。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国际拍卖行进入内地,日趋国际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出现了长期波动不大的贸易顺差。当富豪们豪掷西洋艺术品的时候,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仍然缺少西方经典艺术作品,问题在哪?是时候解决了吗?  相似文献   

9.
国内艺术投资基金逐渐成为散户投资者进入艺术品市场、分享艺术品增值收益的主流途径,然而运作模式单一、投资分散化程度低、门槛较高、存续期与锁定期设置不合理、专业团队不完整、退出风险大等方面的问题却亟待解决。优化结构、控制风险应是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严葭淇 《中国市场》2011,(12):70-71
<正>拍卖业两大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向来是世界艺术品拍卖的风向标,而近年来香港佳士得、苏富比中国艺术品的快速激增,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香港艺术品市场的重心已转向中国艺术品,其中中国的宫廷艺术更成为中国新富阶层竞逐的热宠。  相似文献   

11.
允翀 《市场周刊》2013,(7):70-75
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再闯入亿元大关,书画、当代艺术、瓷器等各类中国艺术品自2009年以来频频爆出天价.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极度繁荣之景。如今,中国艺术市场更是经常上演中国艺术品一涨冲天的资本游戏。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演价格三级跳的同时,“繁荣的仅是艺术品市场,而不是艺术”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继股市,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产业。2003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了不间断地激变,已经逐渐完成了从收藏性的初级市场向投资性的中级市场的历史转型。本文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二级市场——拍卖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艺术品市场中的供应方、需求方和市场中介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拍卖》2014,(4):38-41
由雅昌文化集团主办,文化部市场司、河南文化厅支持,雅昌艺术网、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诚信与传承”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论坛暨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国行之河南站于2014年3月15日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此次活动中得到了文化部、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大力支持,近百名艺术家、收藏家们在共同探讨中国艺术品市场建设中,也为河南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和壮大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展讯发布     
《中国拍卖》2014,(10):4-7
2014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以“艺术品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置”上上国际美术馆”和宋庄美术馆两大主场馆.精选国内外120家以上重要艺术机构、300多名原创艺术家现场参与。本届艺博会更加鲜明的突出了产业功能.健全了艺术产业链条。同时.它实现了最高规格的艺术交流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如艺术淘宝街是一条专门为原创艺术品和衍生品所设立的购物街,同时也作为旅游宣传和话题热点,提升大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刘凌云  王凡 《新财富》2006,(7):120-125
经济腾飞正引领中国进人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文艺复兴时代。由于流动性充足,艺术品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投资工具。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品由于此前存在一定低估,自2003年起市场开始了爆发性成长。这不仅吸引了各种资本介入其中,也激发了艺术产业链上的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的冲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艺术品市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赶超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而首都北京也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国艺术品中心和东方艺术品市场最活跃的制高点。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对北京艺术品市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艺术品市场的消费者构成和行为做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将填补艺术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空白并为从事艺术品市场活动的相关企业提供消费者心理及行为模式,从而为企业的产品策略及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14,(9):74-77
苏富比至今270年的发展历程,几乎等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演变进程。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现有的拍卖行运营模式已然遇到了瓶颈。随着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日趋加强,海外大行的成熟发展模式,将为本土艺术品市场带来新的服务标准和交易理念,并引领中国拍卖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份,《TEFAF 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由三大艺术品市场主导:美国(43%)、英国(21%)、中国(19%)。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了。一方面是不断被刷新的各项艺术品拍卖价格纪录;另一方面是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信托在中国遍地开花,艺术品投资"全民化"的浪潮正迎面而来。文章旨在分析和探讨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务核算及税务认定,以期对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税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6)
艺术品投资市场将是继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另一投资渠道,但艺术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属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特点及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艺术品投资已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2009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指出,得益于中国藏品热和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国已经取代法国,成为继美、英之后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2014年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发布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称,中国2012年及2013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位。然而,受制于体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