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银娟 《南方经济》2016,34(2):13-27
文章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构建了包含技术种类扩展和质量阶梯升级的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模型,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同时受到多样化效应和“创新性毁灭”效应两种效应的作用。文章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波动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研发强度较低时,研发强度增加将有利于降低企业产出波动;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大,生产率提升、“创新性毁灭”效应更加明显,企业增加研发强度抑制产出波动的作用逐渐变弱。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多样化效应具有抑制产出波动的作用。因此,企业应保持适度的研发强度便于抑制产出波动、保障生产供给侧稳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泉州市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问题,研究泉州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用水结构演变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首先采用SSM方法对泉州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基于泉州市2000—2009年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数据的分析揭示两者的演变进程及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泉州市产业结构较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是总用水量不断增加的动因,而第二产业基础和竞争力均优于第一、三产业,驱动工业用水比重持续上升,农业用水比重直线下降,生活用水比重较小且微弱变化,论证了泉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泉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及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艾德华 《中国经贸》2014,(11):118-121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业能源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省会城市工业能源消费驱动因素具有很强代表性。文章使用LMDI模型将南京工业能源消费变化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社会富裕效应和人口效应。结果表明,社会富裕因子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人口因子次之,能源结构因子对能源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而能源强度因子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经济结构因子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抑制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安徽省39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将碳排放量引入工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对安徽省分行业工业企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分行业工业企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水平总体较低;纯技术效率提升是提高各行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轻工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对于整体综合效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为安徽省分行业工业企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并比较了1992年以来全国、广东和江苏中间消耗水平的结构性变化,通过对各地三大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和将技术进步、结构转换从劳动生产率中分解开来,发现二者对降低中间消耗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较大的区际差异。横向对比来看,技术进步对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贡献比结构转换的贡献要高;但动态变化来看,在现有的产业结构状态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衰减的迹象。为此,要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和"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战略目标,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加快核心区向外围的区际知识溢出和行业的技术标准、技术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漆鑫  张亮  李磊 《南方经济》2012,(9):70-82
本文借鉴Rajan and Zingales(1998)的交互作用模型,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对行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初步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对省区行业产出波动具有显著平抑作用,且对于有较高流动性需求的行业,金融市场发展抑制行业产出波动的效果更为明显。稳健性检验显示上文结论不受变量选取的影响,且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可以通过降低单位企业产出波动性、企业数量波动性和以上两者的相关性三个方面有效降低省区行业产出波动性。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波动关系问题提供了行业层面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房地产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问的关系和内在结构着眼,本文基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系数研究房地产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及其对各产业的波及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北京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利用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1980~2016年北京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利用的变化趋势。并应用灰关联分析法,测算北京市经济产业发展与水资源消耗利用的关联度。研究表明,1980~2016年北京市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北京市农业与工业用水持续下降,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持续上升。1980~2016年,北京市农业发展、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其水资源消耗利用的关联度分别为0.4568、0.9919、0.8919。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在Copeland和Taylor (2009)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Grossman和Krueger(1993)的分析方法,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发生变化的根本性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将工业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运用我国1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转移驱动下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是符合雷布津斯基定理推论的.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是我国碳排放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的同时,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规模,但并没有造成我国CO2排放规模的扩大;外资的引进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效应更加显著,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规模效应则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般情况下,用水量与水价呈负相关关系,高水价被视为抑制高用水量的价格手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价的定价机制和水价与收入关系的影响方面,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用水户、水权、水市场等对水价的作用。文章通过回顾既有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全成本定价、用水户承受力、水资源优化等相关理论,期望为未来开拓水价理论研究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是工业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又是整个社会创新的主体,因此需要了解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提高其效率的有效办法。采用DEA模型对安徽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31个行业和16个地区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定量评价。经研究分析发现,安徽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大部分行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但仍然有部分行业存在R&D投入浪费和R&D产出不足的现象。另外,安徽省不同区域间也存在着R&D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建立发展产业集群,发挥区域优势,才能优化R&D资源配置,缩小行业间和区域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在面临不同强度的能源成本约束时,工业行业部门的生产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之间相互关系如何了?面对经济稳增长和工业降能耗的双重压力,传统的以减排为导向的能源政策是否会陷入两难境地?为此,文章利用质量阶梯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能源成本、生产技术进步与工业产出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中国工业分行业1993-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在考虑能源成本约束的前提下,生产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影响成非线性化关系。为了更准确地描述这一关系,进一步利用Hansen(1999)的门槛回归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存在着显著的双重门槛特征,在强、中、弱三种不同的能源成本约束强度下,生产技术进步的作用系数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传统宏观经济增长的分解框架仅仅关注微观的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无法识别要素层面的这两种效应以及两种要素的经济利润。为此,文章借助一个新的基于要素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框架,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增长动能、配置效率以及经济利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增长是其产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个结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以及不同地区均适用。中国工业企业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移。(2)企业自身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增进效应贡献最大,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抑制效应大小来看,其抑制作用抵消了企业技术进步的绝大部分。具体到资源配置效率程度大小来看,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年均恶化程度至少是劳动配置效率的两倍,而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微弱。(3)就要素获取的经济利润份额来看,资本占优,高达3.2%,资本利润是劳动利润的至少四倍,劳动利润的上升极为有限。民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中东部地区企业获取了更大的资本利润,而外资获得了更多的劳动利润,体现了外资进入中国的战略取向。东部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说明其反哺中西部地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加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将其应用在各行业领域中,如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商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导致水资源呈现短缺的趋势。文章以千河流域为例,对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1996—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能源消耗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将能源消耗增长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这一阶段我国能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出口大国的状况符合;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131.52%;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与采用行业细分的价格指数对36个子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有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榜上宁波     
正浙江水资源管理制度"大考"宁波列第一:浙江省"十三五"期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近日出炉,宁波在11个地市中位居第一,获得优秀等次。"十三五"期间,宁波生活用水缓慢增长,工业用水实现零增长,农业用水实现负增长;万元GDP用水量为18.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2立方米,达到南方丰水地区先进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81提高至0.618;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城市居民用水水质居全国前列;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实现"四连冠",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夏谨 《特区经济》2014,(3):192-196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和广东省2004~2011年28个工业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FDI对这两个省份本土工业行业产出溢出效应的差异。结论表明FDI对江苏省的本土工业行业的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FDI对广东省的本土工业行业的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然后从多个角度对实证检验结论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这些地区乃至全国更好地发挥FDI对本土工业部门正向的溢出效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资源配置与总量生产率"框架下研究提升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在启动内需动力和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研究样本,采用陈永伟、胡伟民(2011)建立的引入中间投入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框架,测度了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和产出缺口。研究发现:(1)考察期行业间的劳动、资本、中间投入三大要素对产出的扭曲变动效应均为负数,表现为"中间投入扭曲带来的影响>资本扭曲带来的影响>劳动扭曲带来的影响",中间投入的影响最大且呈现扩大趋势。(2)资源错配造成的产出缺口平均为8%。其中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2倍,中间投入造成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4倍。(3)工业产出和TFP变动的分解表明,要素投入增长依旧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行业TFP的提升主要动力源于各个行业总体TFP的增长,份额效应和扭曲改变效应微乎其微。(4)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越高、国有企业比重越大的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和中间投入过量问题。文章研究表明加强中间投入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启动内需和构建双循环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江苏省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碳排放空间格局,并利用Tapio弹性脱钩和Divisia因素分解法来具体分析碳排放脱钩状态。研究发现:江苏省工业企业碳排放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地域差异,并存在较强局部正向集聚性;2002~2016年碳排放脱钩总体呈现出"M"型波动趋势,人口增长和工业经济增长有较稳定抑制作用,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源强度是碳排放脱钩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