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陆康炎 《中国邮政》2009,(12):31-32
自浙江省邮政公司将衢州局作为家乡包裹业务试点局以来,衢州邮政立足服务“三农”的大局,深入分析邮政的网络优势、渠道优势和服务优势,借助“第二届中国(衢州)农博会粮交会”举办的契机,以“衢州大礼包”为载体,初步确立了邮政家乡包裹的品牌地位。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新闻《邮政代收货款业务陷阱多,消费者远程购物需谨慎》,介绍了“购买300元手机,邮政包裹内却只有个杯子”、“购买1680元金立手机,邮政包裹内却是部‘山寨机'”两个受骗案例,对电视购物和网购客户提出一些规避上当受骗的建议。虽然整篇新闻对邮政代收货款业务没有提出褒贬,但客观上使邮政的信誉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快发展包裹业务的探讨郑万鸣,高文淦邮政包裹业务是邮政的传统业务,邮政部门应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利用邮政渠道点多、线长、覆盖面广的优势,提供优质服务,占领包裹业务市场。邮政包裹包括民用包裹、商品包裹和纸质品包裹。民用包裹是民间个人邮寄...  相似文献   

4.
李素满 《邮政研究》2008,24(6):29-29
瑞典邮政包裹物流公司(Posten Logistik)拟与芬兰Matkahuolto合作,将“我的包裹”(Mypack)B2C包裹网络扩展到芬兰。Matkahuolto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利用公共汽车在全国配送包裹,并通过TNT速递公司经营国际投递业务。根据协议,Matkahuolto公司的1200个揽收点(包括440个自有服务点及设在商店内的760个揽收点)将在“我的包裹”品牌下运营。“我的包裹”揽收和投递服务针对的是北欧日益扩大的B2C包裹市场。瑞典邮政包裹物流公司在瑞典邮政网络设有1600多个服务点,在挪威有约600个“我的包裹”服务点。  相似文献   

5.
陈徐 《邮政研究》2017,33(3):9-10
文章阐述了邮政包裹快递业务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邮政包裹快递业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资源、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快邮政“寄递翼”业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邮政物流业务起步于1994年,当时叫做“点对点业务”,是作为速递业务中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开办的。该业务首先在呼和浩特市局办理起来,其他盟(地区)、市局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别开办。邮政物流当时之所以叫做“邮政点对点业务”,是因为用邮车拉货,从到用户货物地点取货、装车开始,直接运到用户指定的地点交给收件人,中间没有其他环节。根据这一特点,该业务随后改叫“直递业务”。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内蒙古邮政最早做物流业务的是呼和浩特、包头、乌盟、锡盟等几个局。刚开始时,这些局用于做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7.
在包裹业务成功度过经济危机,日益繁荣的同时,邮政信件业务则经历着业务量收的骤降。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的“2009世界邮政博览会·全球邮政商务论坛”开幕式上,万国邮联公布了一份关于经济危机对全球邮政影响的最新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王力 《邮政研究》2008,24(2):24-26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近年来邮政包裹业务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邮政包裹业务发展不力的原因及后果,探讨了邮政包裹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寻乌县邮政局在开拓市场、发展新业务中,根据所处的地理特点、人文景观等实际,不断创意,大胆探索,先后开办了“邮政快运”直递业务、邮寄“家乡包裹”业务、创办报刊零售夜市等山区邮政特色业务。由于宣传到位,经营灵活,价格合理,服务优良,受到社会和用户的...  相似文献   

10.
“家乡包裹”是中国邮政2008年正式向社会推出的包裹增值服务。“家乡包裹”由邮政与土特产品厂家联合策划,推介名特优产品,客户“一站式购齐”,同时享受国内包裹免费、国际包裹特惠邮寄服务。“家乡包裹”满足了人们沟通情感、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创造了客户价值,搭建了客户与商家的购销平台,丰富了商家土特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包裹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磊 《邮政研究》2019,35(4):18-20
结合江苏邮政快递包裹业务经营发展经验,分析了影响快递包裹业务成本的若干因素,探讨了邮政快递包裹业务降本增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政策快讯     
关于开办国内快递包裹业务的通知 为积极开拓邮政物流配送市场,充分发挥邮政网络资源优势,促进邮政业务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提高邮政物流的市场竞争能力,国家邮政局决定开办国内快递包裹业务。 一、开办日期及范围:国内快递包裹业务自2001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个别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可暂缓开办。 二、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国内快递包裹业务的市场定位是拓展物流配送市场,弥补邮政包裹业务种类的不足,以形成普通包裹、快递包裹和特快专递包裹三个档次,来适应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工商企业、电子商务公司、邮购…  相似文献   

13.
《中国邮政》2008,(9):37-38
为适应社会传情达意的新需要,促进邮政包裹业务快速发展,福建省邮政公司于去年8月推出“闽乡情”家乡包裹,遴选全省名、优、特色产品,打包四款套装产品,对购买产品的客户实行免邮费(快包)寄达全国各地的优惠。这项家乡包裹业务自推出至今,通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和加强媒体宣传,“闽乡情”家乡包裹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业务收入160多万元,业务量1万多件,尤其在大客户开发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陕西邮政推出“家乡包裹”业务,截至年底创收118.41万元。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邮政生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呼和浩特市邮政局李世秀王志良一、概述“呼和浩特邮政生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由呼和浩特市邮政局、沈阳邮政科研所、北大方正集团内蒙古分公司联合研制、开发,是“呼和浩特邮政业务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期工程。从1995年5月做...  相似文献   

16.
邮政邮购业务是邮政所经办的所有业务中最能体现邮政网络综合实力的一项业务,这项业务涉及到信函、包裹、汇兑、速递、邮政金融、邮递广告等多种业务,涉及到邮政窗口、内部处理、包裹投送、帐务结算等多个作业环节,并且要求多种业务、多个作业环节协调运作,合理配合,...  相似文献   

17.
刘锰 《中国邮政》2007,(6):28-29
包裹业务是邮政重要的基础性业务。加大包裹业务市场开发力度,细分目标市场,实施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是加快包裹业务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部分局在包裹市场开发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邮政包裹业务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与“信息流”的紧密结合──关于下一世纪邮政发展前景的设想之二王开元(一)邮政是什么?邮政本来就是“信息流”与“物流”的混合体。在它办理的传统业务中,信函,既有“物”的形态,又有信息的内涵;报纸、杂志,既是物品,又是信息;包裹,是物品,但因它来...  相似文献   

19.
邮政包裹业务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芬 《邮政研究》2002,18(4):12-13
从分析邮政包裹业务的特点入手 ,对邮政包裹业务 ,主要是普通包裹业务和快递包裹业务的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邮政部门应以提高包裹业务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加快传递速度 ,以及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中西部地区国内快递业务发展现状,梳理出中西部地区邮政包裹快递业务发展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能力不足等问题,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在中国邮政“一体两翼”经营战略下,探索中西部地区邮政包裹快递业务发展新路径,旨在做大做强中国邮政包裹快递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