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刚 《化工管理》2015,(11):156
本文用聚乙二醇PEG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用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反应,制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性体系,研究了不同配比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的韧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崔宝玉 《化工管理》2015,(7):104-106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主要表面改性方法,从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酚醛树脂、玄武岩纤维/乙烯基树脂、玄武岩纤维/聚丙烯和玄武岩纤维/芳纶复合材料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的研究进展。最后就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动向作了几点预测。  相似文献   

3.
李军 《化工管理》2013,(17):68-68
笔者近日从宝鸡铁军化工防腐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合作开发出纳米改性聚脲涂料和纳米复合材料改性乙烯基玻璃钢两种纳米改性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管道、炼油化工、海洋设施等防腐、防水涂装领域。  相似文献   

4.
蔡佩伶 《化工管理》2024,(2):82-84+96
在生物医学领域,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定制的机械强度和可降解性,已经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深入探讨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的最新技术,并探索了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详细描述了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作为药物传递载体、组织工程支架和医疗器械的材料。同时,也对当前的合成和改性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某些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以及展望了这些材料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纳米尺度的相应手法来实现物质与材料特性的转换,挖掘全新的性能与现象。而纳米技术就是通过这样的新性能获取新的应用。伴随科学技术领域的蓬勃成长,目前纳米技术已经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以及相对宽泛的利用,其表现出的各类特性已经被投入于面向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探究工作,并且逐步激发以及完善了高分子材料隐含的优秀特性。本次论文由纳米技术为出发点,进而过渡引申向其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纳米技术面向塑料改性方面的落实状况,还有有关橡胶材料和化学纤维的改性环节中的落实状况。为未来的纳米技术投入于高分子改性环节做好一定的理论铺垫,进一步帮助其持续前进。  相似文献   

6.
颗粒型加热卷烟烟芯段与加热元件匹配时,需在烟支中添加阻隔固件以避免烟芯材料掉落,文章利用聚乙烯醇(PVA)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加热卷烟用阻隔固件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添加不同比例的改性黄麻纤维制备得到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并研究黄麻纤维对聚乙烯醇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改性后的黄麻纤维与PVA基体的相容性明显提升,并促进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与导热性能的提升;改性黄麻纤维的加入改善了PVA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维卡软化温度明显提升;改性黄麻纤维的添加提升了PVA/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甘油溶胀的PVA/改性黄麻复合材料是生物基多功能热安全阻隔固件的优秀备选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碳纳米管和氮化硅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每种方法介绍了相应符合材料制备实例。讨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作用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对碳纳米管和氮化硅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稻壳粉与聚丙烯在经过熔融混合之后会发生改性,改性过后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着很高的力学性能,在建筑工程中满足建筑物混凝土内部结构自身重量承重和外部混凝土作用力要求,非常适用于现代建筑模板加工工艺。本文就简要分析了稻壳粉与聚丙烯(PP)所制成的负荷材料在建筑模板制备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基于他们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钱敏 《化工管理》2002,(3):28-29
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领域开辟了金属有机化合物(MO)、金刚石薄膜、储氢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复合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剂材料,以及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的研究。“九五”期间,又开辟了纳米碳管储氢材料、有机发光显示材料、无机分离催化膜材料、材料的快速成形技术等新的研究领域。这其中,已经有30%的课题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我国新材料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罗俊 《化工管理》2016,(1):136-136
针对高分子材料阻燃抗静电改性的研究进展问题,本文首先从抗静电剂的基本作用机理和不同抗静电剂物质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抗静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展开了简要分析,之后围绕阻燃剂与抗静电剂的选取以及复合运用技术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聚丙烯材料改性工艺、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应用,以及聚酯、聚乙烯等有机材料及无机材料改性聚丙烯工艺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聚丙烯材料改性及改性材料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今后聚丙烯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聚酰亚胺表面化学改性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酰亚胺表面通过在碱或胺溶液中改性以提高与其他材料的结合力。通过1 mol/L的KOH处理并质子化和5 mol/L的NH2(CH2)2NH2处理分别对聚酰亚胺表面改性,通过FTIR-ATR红外光谱对改性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表面改性是从外到内渐进的选择性反应,随处理时间延长改性程度增加;与KOH相比,NH2(CH2)2NH2反应活性较弱且空间位阻较大,因此其改性程度明显较低。经处理后酰亚胺环打开,聚酰亚胺表面激活生成氨基化合物和羟基,从而提高了表面结合力,但为了不影响整体材料性能,需控制改性时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铝质材料摩擦学性能较差的问题,利用铝阳极氧化膜所具有的均匀、规则的微观多孔质结构,开展了在多孔质层中原位合成润滑性物质,以改善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本文对该项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一些最新进展和结果,并着重就电化学原位合成法表面改性的工艺、改性层的组成和结构、改性前后样品的摩擦学特性及有关作用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氟塑料和换热器进行了简单介绍,继而分析了氟塑料换热器的优缺点,同时针对其缺陷提出了相关改性措施,最后重点讨论了氟塑料换热器在烟气回收领域的应用研究,并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氟塑料换热器综合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农业及纺织产品等领域。现阶段,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促使人们对新型纺织品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改善其易染、舒适吸湿和抗静电等,才能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本文主要对改性聚酯纤维及产品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不同复合硅灰石粉体掺量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改性硅灰石粉体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活性。结果表明,掺入改性硅灰石粉体的水泥基材料与空白试样相比,28天抗压强度提高41%,可以认为改性硅灰石粉体在水泥基材料中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膜分离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和推广,也涌现了诸多膜表面改性技术。在诸多表面改性方法中,原子层沉积由于其共形和三维可控的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将从发展历程、沉积原理和改性方向对原子层沉积技术进行分析,对改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热聚合法对中温煤沥青展开了研究,将环氧树脂+无烟煤、环氧树脂、无烟煤作为改性剂,通过对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的控制,从而得出改性后中温煤沥青结构性能的差异变化。随后采用环境扫描电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结合FT-IR和GC-MS分析,得出了改性前后中温煤沥青织结构出现的变化,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煤沥青热聚合改性机理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或助力。  相似文献   

19.
选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基树脂等3种黏合树脂,分别对经电解处理的碳纤维复合线进行涂胶成型,对它们的强度进行了比较,并用未经电解处理的碳纤维复合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纤维只有经过适当的表面处理,才能在复合材料中发挥良好的增强作用,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所用的黏合树脂对材料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沥青路面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现有沥青材料进行改性优化。选用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材料进行复合改性,依据孔隙率、阻尼比、矿料间隙率、吸声系数、流值变形量、马歇尔稳定度、沥青饱和度7个参数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材料的配比,制备出硅藻土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分别对硅藻土单掺杂沥青材料、玄武岩纤维单掺杂沥青材料和硅藻土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材料进行了力学特性试验,分析其物理性能,并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减振降噪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掺杂最佳配比:油石质量比为5.5%,玄武岩纤维掺杂比为0.3%,硅藻土掺杂比为7.5%。复合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优于普通沥青材料,与其相比,最优配比下的新型复合材料吸声系数峰值高出38.89%,吸声系数均值高出30.30%。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并且具有显著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研究结果可为同质路面材料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