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些干部,对人民群众冷漠麻木,干点儿工作也是为了给自己捞“政绩”,不遗余力地取悦上级,跑官买官,有的甚至“带病上岗”,其根源之一是这些干部的“来路”不对。  相似文献   

2.
发现之窗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4):F0004-F0004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上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但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有其他一些很极端的地方,有的地方最热,有的地方最冷,有的地方最高,有的地方最低,不一而足。以下就是几个地球的“极点”:  相似文献   

3.
职务与职称怪现象质疑赵成行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单位和企业有这样一些现象,一是在选拔领导干部过程中没有把学历和技术职称做为必备的条件,只要政治上“合格”,领导“满意”就行。然而,在上岗业务培训中,有的文件规定,副科级以上干部可以免去岗位培训及考试...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田制”。现在有的地方搞“两田制”,实际上是少数干部的愿望,不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把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口粮田,一部分叫责任田,把责任田收回来算集体的,重新发包。这实际上是少数干部想抓“一把米”在手里,想通过这个来搞集体经济。集体经济要不要搞?...  相似文献   

5.
金言 《当代经济》2004,(4):29-29
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党政部门都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有的干脆把招商引资工作当成了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走进了误区,影响了经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要求。转变工作作风 ,村级干部要在民主、服务、身正“六字”上下功夫。一是决策讲民主 ,重民意。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 ,广大农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但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有的村民主议事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 ,村里的一些重大决策村民不清楚是咋回事 ,对此 ,村干部的回应是 :召开会议太麻烦 ,又怕意见不好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村干部只能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 ,遇有阻力就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方法 ,这必然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因此 ,农村…  相似文献   

7.
金言 《经济咨询》2004,(2):43-44
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党委政府都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有的干脆把招商引资工作当成了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应当肯定,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成功是明显的,成绩是主流。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走进了误区,影响了经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构筑诚信社会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各级干部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及参与者 ,在构筑诚信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 ,是构筑诚信社会的核心。应当说 ,改革开放以来 ,干部队伍的诚信水平、道德水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 ,一些干部在从政过程中 ,也存在着某些不遵守诚信道德规范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一是以政府信用代替经济信用 ,政府信用被“透支”。一些干部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在指导经济工作中往往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大包大揽 ,造成了不少后患。如有的地方干部鼓…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叫停了河南省沁阳市“超国民待遇”招商引资的做法,50多张“荣誉市民”证被责令收回,一些投资商享受的交通违规不受处罚、娱乐场所消费不能查的“特权”也宣告作废。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不惜违法越权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甲地减免税收,乙地就搞“明征暗返”;甲地默许土地“以租代征”,乙地就索性实行“零地价”白送。现在,一些地方又开始由政府给投资商发“特别通行征”,对投资商车辆“免收过路费”;有的发放“企业绿卡”,执法部门不得随意检查;有的地方甚至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成“护身符”送给投资…  相似文献   

10.
一要明确组织决定,不要言语“含糊其辞”。有些领导洞悉干部心扉、明白干部意愿,对任前干部特别是安排不称心的干部往往谈出一些“临时凑和”、“暂时安排”、“以后再调整”、“干一段再说”等不当之辞。这些“含糊其辞”的语言不易使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安心工作,且有悖原则和常规。因此,谈话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首先要使干部明  相似文献   

11.
五、六十年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是当干部的起码的要求,那时“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是干部的本份,手上有老茧,衣上有油污,脚上有泥巴,是干部的荣耀.可时下,有的干部把这个口号早忘了,当上干部就滥用特权,见荣誉就争,见房子就要,见级别就抢,见苦向后退,见难绕道跑,吃喝走在前,好处捞在前,如此的干部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立新  刘阳春 《经济师》1998,(12):78-78,95
一、当前农村非法借贷的特点1、欺骗性强。就从事非法借贷业务的人员来看,有的以经营某种正当生意为幌子,有的利用自身是村组干部和已解聘的农村吸储员的特殊身份,暗地里从事非法借贷勾当。他们在当地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可信度”,加之高利贷在农村根底较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财务管理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但是,至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机构不健全,人员不配套;财务不规范,管理混乱;收支失控,坐收坐支严重;票据不规范,白条入账问题严重;干部更换或工作不协调,财务管理形成“断层”等。究其原因,就主观方面而言,一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村班子放松了财务管理工作;二是部分村干部把集体资财当作私有财产,乱收、乱支、乱管,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财务混乱;三是有的村干部不愿或不敢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公款吃喝的少了,一些曾经门前车喧人闹的高档酒店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一些曾经忙于应酬的官员也有闲回家陪陪家人了。有的领导干部说,现在吃饭非常谨慎,一怕部门查,二怕被监督,特别是怕被人搞上网。但吃喝有的是地方,不一定非要到宾馆饭店。看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在舌尖上依然灵活跳动。舌尖之乐,乐之不疲。  相似文献   

15.
关苏华 《经济论坛》1997,(22):42-43
企业破产转制与银行债权安全□关苏华一、企业破产转制危及银行债权的原因1地方政府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与地方保护主义。一是衡量指标错位。多年来,产值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和考核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地方的经济工作颠倒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丁岩明 《经济师》2001,(12):256-256
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 ,被政府官员和人民群众共同称之为“三乱”。“三乱”泛滥 ,加重了群众和企业的负担 ,损害了国家利益 ,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早在 1 987年 ,国务院就发出治理“三乱”的通知。从 1 987年至今 ,已整整过去 1 4个年头 ,全国经过四次从上而下大规模的整顿治理 ,“三乱”已有所收敛 ,但在一些地方却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有的地方和部门还相当严重。一、职业寻租凡是“三乱”盛行的地方 ,只要人们对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稍作分析 ,就不难发现“三乱”与职业和职权寻租有着很大关系。如…  相似文献   

17.
一、任前公示向全程公示延伸的原由   应该承认,干部任前公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干部任用的公开程度,起到了对新任用干部“多过一遍筛子、多设一道堤防、多加一道保险”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实行任前公示,干部工作就民主、公开了,经过任前公示的干部,群众就接受和认可了。任前公示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个单项制度,仅仅是对新选拔的干部在决定任用前这个环节上进行公开,也就是在组织上已准备或基本决定启用某人后,以公告的形式告知群众这个情况,让公众就公示对象的任用情况发表意见;而并没有解决让群众始终参与…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工作在基层的领导干部 ,切实转变作风 ,应坚持做到“八要”。一要“公”。就是公正无私 ,对是非功过态度鲜明 ,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坚持原则。现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干部威信不高、干群关系紧张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里的领导干部处事不公道 ,尤其在那些诸如宅基地发放、集体实体承包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优亲厚友 ,厚此薄彼。从表面上看 ,这好象是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 ,实质上却是一个如何对待权利的问题。二要“勤”。就是勤政爱民 ,牢固树立“群众之事无小事”的观念 ,急民…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辩证法,加与减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事加了就强,可是,有的事减了反而强,不是“加强”而是“减强”。比如,“文山会海”减少一些,不需要办的事少办一点,不应该管的事少管一些,这样的领导是强了,而不是弱了。不过,人们很少讲“减强”,也没有经常使用它的习惯。也许这恰恰证明人的头脑中少一点辩证法,多一些形面上学的缘故,因而很有必要论及它。有的同志总认为,对某一项工作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就得增设机构,增加人员;凡是增加了的就强,而减少了的就必然弱。在这种思想方法指导下,他们…  相似文献   

20.
干部提拔任用,历来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的不良现象,它传递的是一种庸俗的官场“潜规则”,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但是,好制度必须有好落实,想真正杜绝“打招呼”,就要在执行层面“动刀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