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法制化、规范化,这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地方立法的内在动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构建国际与国内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这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地方立法的外在依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要坚持"开发与约束相结合"的方针,处理好保护、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可借鉴其他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同时明确西藏地区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志友 《魅力中国》2010,(7X):252-252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断传承、创新和积淀的成果,它既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更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是以行政性的保护为主,以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并未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中尚欠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予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弥补现有保护方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周膺  吴晶 《杭州研究》2010,(1):1-11
近几年杭州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巨大成效,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名镇、村)、历史建筑、工商业遗产、校园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方位保护。但杭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性建构仍是缺失的,可持续保护和科学保护存在较大问题。有必要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设计与规划、主体构建、财政激励、科学评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制度性建设。  相似文献   

4.
康武刚 《开发研究》2015,(1):98-101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使作为遗产地的沿线各省又多了一项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保护、管理与开发三个维度的考量下,要加强大运河世界遗产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规范政府作用,完善保护体制,鼓励民间参与,注重开发的可持续性,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5.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1,(11):216-218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是传统文化由传统方法保护转变为特殊权利方法保护的例证,也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范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无疑将成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国内法依据,而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国内法渊源。当下,对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在欢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这在促进中国城乡融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人口的城镇化。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并成为城市的常驻市民会大大增加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难度。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采用何种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启 《特区经济》2010,(1):249-25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维护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文章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模式,然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镇是民族历史的"活字典",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却遭到了大量的损毁和破坏.做好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多学科介入保护;积极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倘不注重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可持续能力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陈娥 《理论观察》2013,(3):82-83
随着经济发展和审美消费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本"成为各发达国家和地区争相掠夺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保护和立法保护为主,而在司法诉讼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制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权具体类型出发,探讨外国的保护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借鉴他国有效的制裁保护制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中引入公益诉讼,针对我国目前诉讼制度存在的障碍,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杭州研究》2006,(2):63-64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古都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研讨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旅委、名胜区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批示:“研讨会召开得非常及时,十分成功。向市旅游、名胜区、市古都文化研究会表示感谢。”同时,向研讨会发去贺信。贺信中指出:“古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与瑰宝,是财富,不是包袱;是城市的特色,不是现代化的障碍。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弘扬古都文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杭州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吴越和南宋先后定都杭州,历时200多年。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将以此研讨会为契机,遵循《杭州行动纲领》,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最大的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保护与发展“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理念,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努力做好古都文化研究、保护、管理、经营的文章,坚决制止损毁破坏古都文化的各种行为,积极推进“中国八大古都“的合作与交流,为弘扬中国古都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发展古都旅游作出应有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古旧地名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作为中国古都之一,许多地名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历史印证。然而,古旧地名的更改和废弃,社会公众对地名的认识不足,新地名的西化等诸多问题,使地名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杭州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在历史文化的视野之下,宣传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还正在使用的历史地名,尽可能恢复已经废止的古旧地名,是杭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探索。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引导作用,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保证。政府有义务承担主要的保护责任。公共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兼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属性。在公共财政框架内构建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具有其他方面的调整所不能比拟的实效性,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公共文化,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瞳  章佳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48-151
在数字化发展大背景下,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了新思路,以绍兴鲁迅故里历史街区的活化项目为依托,对CAVE系统体感游戏设计进行研究探索。分析其整体系统组成和特点优势并且探讨该系统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的影响。通过个案研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历史遗存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创新发展,最终提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参观服务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案,从而实现提升绍兴世界级古城IP、增加文化和旅游业态体验深度。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国家文化名城的创建工作,并积极利用其有利的条件,保护和弘扬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大量工作。要从营造氛围、加强规划设计、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健全保障组织、完善各项法规等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进一步挖掘齐齐哈尔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积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继承和保护城市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速度的经济开发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受到巨大冲击,其形象特色仅保留在局部地区。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促使历史文化名城与文化生态环境协调规划,可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维护文化生存环境,使历史文化名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张艳玲 《理论观察》2011,(6):169-170
齐齐哈尔是有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城市,就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言,对我国东北史的研究,乃至边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因此,科学保护好齐齐哈尔历史文化遗产,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战略的目光来建设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群体性、延续性、整体性、地域性和相对公开性等特征。目前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权属界定不清、维权意识不强、法律完善不够等问题。做好其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应提高认识、规范发掘和播散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途径和行为、加强著作权保护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张宏飒 《北方经济》2010,(22):27-2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要处理好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商业开发与原真性保护等诸多关系,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必将积极促进文化权利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