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鹏 《产经评论》2014,(6):113-126
利用199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差分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各地区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劳动力比例,有利于三次产业增长;(2)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呈现差异性影响;(3)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应结合实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恰当处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关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就业人员的比例,以配合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统一。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农业金融体制的建立,并充分发挥资本的重组的功能推动产业升级,进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展。通过金融支持,发挥金融功能,促进产业关系协调和产业结构协调,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以此为中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婷婷  权锡鉴 《经济师》2004,(2):232-233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而且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山东省在打造了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同时 ,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要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合理化、均衡化发展 ,就要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 ,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的 ,形成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地方性产业价值增值链和产业群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公共投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分析工具,对我国公共投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对第三产业的正效应最大,第一产业最弱;三次产业总产值对公共投资冲击的长期响应为正;公共投资对第一、三产业总产值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弱于第二产业,但均不显著。为此提出,调整公共投资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支持力度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内在推动力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里 《生产力研究》2011,(8):153-154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度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现状,并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目的出发,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促进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现代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之间的关联效应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明显加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承接大国。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外部驱动因素,对投资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在中国三次产业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就我国利用FDI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规模会降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第二,金融发展规模会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降低产业结构高级化化程度。第三,现阶段,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不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文章最后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GM(1,N)模型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卓  孙燕东  曾晖 《技术经济》2003,22(1):F003-F003,F004
一、引言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并不断变动的 ,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因此 ,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与否及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利用灰色理论方法 ,以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为控制目标 ,三次产业劳动力和投资量为控制变量 ,建立GM(1,3)模型 ,并利用GM (1,3)模型对鸡西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鸡西市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效率是政府层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结构变迁、产业内部结构异质化三个层面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而从技术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和异质化结构三个角度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绿色路径设计。应通过逐步推进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渐进式推动产业空间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突破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效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忽视资源环境的禀赋性、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忽视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等不足之处。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要求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基于此,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主要有:积极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和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关键是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迈向21世纪的嘉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我们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根据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嘉兴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过程中处于更加主动和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资本市场繁荣,资本市场收益率激增,产业中的微观企业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主体,希望在资本市场中迅速实现资本增值,为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合理发展、优化升级创造资本条件。然而,这种行为致使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波动,产业内部的合理化受到阻碍,产业之间的优化升级遇到鸿沟。甚至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倒退现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最终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投资约束。  相似文献   

13.
王建峰  母爱英  罗义 《生产力研究》2012,(7):185-187,211
文章在分析河北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检验京、津、冀产业转移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虽然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京、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但1996年以来,其影响的途径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而非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反而对京、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生了负面作用,同时,虽然京、津在河北省吸纳国内投资中占优势地位,但京、津产业结构调整并未明显促进其对河北省的投资,三地自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区域间贸易和投资机会成为拉动京、津、冀区域间投资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产业结构合理均衡为基础的,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又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而促进共同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最终形成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二者的演进客观上要求保持一定的关联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程度、内蒙古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偏离度、内蒙古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评估等几个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发展与就业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内蒙古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加快投资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君 《经济师》2002,(8):241-242
文章对山东省近年来投资结构的变动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调整投资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FDI对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对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出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笔者通过由地方政府投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4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1978年~2008年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且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第一、三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三次海洋产业结构比较、海洋产业人均产值系数、区位熵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比重等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了分析.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区域海洋产业结构需要: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就业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江苏省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健康调整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但也存在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矛盾加大、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等问题。可以通过促进第二产业的强劲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新创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等措施,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与就业的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