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土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澄清关于规划本质与规划悖论的错误认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图表分析、逻辑演绎.研究结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在资源、经济、社会和制度约束条件下努力趋近目标的不断试错的认知过程,规划悖论即信息悖论,规划问题的实质是制度问题;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研究结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规划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应当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国情、土地特性及区域发展差异,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及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我国土地监察制度经历了三次变迁和创新,对保护耕地和依法用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了不同阶段土地监察制度的演进、安排及绩效,认为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中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土地监察制度的供给受体制、法律、意识等的制约。土地监察制度的创新路径为: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中的委托代理机制,改革土地监察体制,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目的:通过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论:在完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内涵,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将规划公众参与对象群众化、分层次多形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以中国27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政府土地资源配置策略互动的存在性及其激励机制,并进一步识别策略互动所呈现出的具体形态。研究方法:“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以及非对称反应模型。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决策上存在显著的模仿式策略互动行为,且这种趋同性会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2)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资源配置策略互动源于“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机制,具体而言,引资竞争和财税竞争分别是城市间在工业用地价格和商住用地价格决策上竞相模仿的激励来源;(3)策略互动非对称性检验表明,城市间差别化土地资源配置互动形态截然不同,其中,工业用地价格呈现“逐底竞争”特征,而商住用地价格则呈现“逐顶竞争”特征。研究结论: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宜的多维政绩考核体系,从源头上遏制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上的恶性竞争;应完善土地交易机制,探索城市间土地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驱使土地资源配置由竞争走向竞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介绍日本完善的涉农法律体系、城乡规划与土地流转政策与现状、对土地资源的灵活利用以及积极的惠农政策与措施,指出了日本的农业困境与出路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土地政策调控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层面对近年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统计推断法。研究结果:近年来土地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研究结论:今后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把促进就业和人口城市化纳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市场供给和城市生活供给机制现状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城乡土地市场,必须修订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土地出让办法;规范农地流转,切实保护耕地;改革征地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8.
9.
研究目的:定量评价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对土地资源从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包含征收、一级出让和二级转让的多市场均衡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999—2005年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江西省鹰潭市农地资源被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占用达183.48 hm2,占总非农化面积的33.73%。研究结论: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农地过度非农化,致使农村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明了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生产布局优化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生产布局优化的目标出发,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与公共政策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进程以及现有的公共政策体系,明确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与之相对应的公共政策转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以及伴随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落后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与低效公共政策作用的必然结果。研究结论:通过结合公共政策转变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认为,明晰土地财产权权利、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以及依据公共政策的制定基础变化调整政策目标等方面的改革是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及增进社会福利必须突破的3点。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缓解了供需紧张,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潜在威胁;实现了帕雷托改进,增进社会福利.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必须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为前提,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关键,以政府规范为保证.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问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我国所面临的特殊且多样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巨大的人口负担,决定了确保各种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更具关键意义.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做好国土资源规划工作.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总体规划以及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协调配套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先行及基础性作用,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确保我国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从微观经济角度来讲,集约利用土地是企业经营中的生产要素组合问题。只有企业经营者根据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自主决策才能确定最佳要素组合方式。政府只能通过土地价格来影响、促使企业做出节约土地的要素组合决策。从宏观经济角度上讲,集约用地的标志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在产业部门间、企业间、地域间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而要达此目标,离不开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要素市场。研究结论:现行的行政一计划配置制度不能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社会总体的土地利用效率,需要尽快转变土地资源计划配置为市场配置,同时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国家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工业用地配置过程中,各级政府角色失效造成工业用地低价与低效配置的原因。研究方法:在描述正式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对造成工业用地地价和低效配置原因的3种观点进行分析判断。研究结果:依靠地方政府优化垄断供地技术,以及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监管来提高工业用地配置效率的假设不能成立。在不改革供地制度的前提下,承认地方政府低价供地策略选择,通过最低价标准限制地方政府压价底线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工业用地市场所依赖的制度基础存在缺陷,政府应放弃垄断供应权力,形成多元主体供应的竞争市场,才能推动工业用地低价与低效配置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收入视角,使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要素配置及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推动农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面板Tobit模型、DEA模型和控制函数法。研究结果:(1)农地转入提高了农户的技术效率,但对分配效率没有明显改进;(2)农地转出抑制了农户的技术效率,提升了农户的分配效率;(3)当经营规模达到13.156亩,农户实际经营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出现“倒U”型曲线的拐点;(4)从农业部门来看,农地转入显著提高了农户在传统生产环节使用机械的可能性;从非农部门来看,农地转出对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流转较为明显地提升了农户主要经营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对于跨部门生产效率提升并不明显。为提高农民收入与农户生产效率,需协同推动农业生产手段改进和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的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动态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配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论: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动态分配的思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价,动态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增强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的合理性,有助于发挥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区域配置效率,激励地方政府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区域土地利用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挖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蕴藏的两级土地发展权,引出央地政府存在根本性目标偏差下的行为逻辑差异并将其可视化,观察央地政府稳定策略及其对重要参数的敏感性,提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央地政府事权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1)事权清晰是央地政府有效管制的前提。(2)中央政府行为较地方政府行为而言,对寻租程度、监管地方成本、监管失灵风险参数更为敏感,且寻租程度对中央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3)地方政府行为较中央政府行为而言,对奖励参数、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产生的收益以及交易费用参数更为敏感,且奖励参数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需进行选择性集权以实现“检查次数最小化”,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政治和财政激励,以期推动地方政府去严格落实中央用途管制目标,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对中国征地制度改革进行回顾分析,梳理总结征地制度改革路径,并依此设计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观察征地制度演进的路径,征地制度改革与国家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中国征地制度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征收范围和补偿安置的变化都呈现出渐进式特点。征地制度改革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注重货币补偿等经济领域过渡到注重住房、社保安置及程序公正等社会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方向应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对土地征收区分不同项目类型进行分类设计,在公共利益的审定中发挥地方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