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亲从乡下带来一包苜蓿芽菜,在厨房正忙着做。母亲在县城给我带孩子,很难回老家。清明时节,我们专程回老家祭祖上坟,到老家后她首先是忙着到地里掐苜蓿芽,我们全家都喜欢吃苜蓿芽菜。这些年来她腿脚一直不好,双膝跪在地里掐一个上午,让我很过意不去。小时候,母亲在地里掐苜蓿芽时。我要么趴在她背上,要么顺手抓起一把土灌进母亲领口,等她回过神来时我已经欢笑着跑远了,而且还不忘边跑边向空中扔一把土,这是与掐苜蓿芽有关的最欢乐记忆。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33岁的美国女人抢了全世界的眼球,她叫纳迪娅·苏莱曼,一胎生了8个孩子。当全世界都在为她惊讶时,她的父母却不以为然。她的母亲说,她不应该再生孩子,因为她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原来她本来就有了6个孩子,而且是单亲母亲,自己一个不带,全都扔给年过花甲的父母。两个退休老人怎么养6个孩子?去年纳迪娅·苏莱曼父母不堪重负,已申请破产了。可是纳迪娅·苏莱曼不管,人工授精一下子又生了8个孩子。当有人指责她不负责时,正在读人类学研究生的纳迪娅·苏莱曼却说:"我毕业后,就会自己抚养这14个孩子,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幸福和健康的生长环境。"她凭什么养这么多孩子?而且还能潇洒地读研究生?看着她那种满不在乎还理所当然的神态,我开始对美国穷人的真实生活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3.
曹先锋 《走向世界》2012,(28):50-52
山东省郓城县双桥乡前黄岗村是一个300多户人家的普通村子。但是,这里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小故事。"旱鸭子"池塘救人日历翻到20年前。1982年6月28日,30岁的村民陈素英途经村口池塘时,突然发现有个小脑袋瓜在水面上一浮一沉。"不好,准是谁家的孩子落水了!"她来不及多想,扔下锄头跳进水中,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救上岸。然后,她又将落  相似文献   

4.
清清碧流河     
李秀文 《东北之窗》2014,(11):87-87
正在盖州市的南部山区有一个清河村,星期天下午在村头,我向一位十来岁的女孩打听:"这里什么地方好看?"女孩歪着头,看了看我,浅浅一笑:"看看碧流河吧。"我还在犹豫,她就说:"跟我来吧,碧流河好看。"我只好跟她去了。女孩是来河边洗衣服的。她把衣服浸泡在清澈的河水里,边洗边告诉我,她最喜欢碧流河。碧流河也确实迷人:说是河,其实就是条比溪稍宽的河,两岸一排排白杨翠柳倒映水中,  相似文献   

5.
高敏 《中国西部》2014,(12):82-84
<正>20××年11月26日天气/晴星期四今天的早读课刚刚开始,一位家长来找我,未语泪先流。稍作安抚,她哽咽到,她的孩子这几天总是在问她一个同样的问题:"妈妈,如果您死掉了,我不能赚钱怎么办?"无论她怎样回答,孩子每次都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哭上半天才肯罢休。这是一个七岁的一年级男孩子问的问题,太成熟。所以家长感到害怕、求助于  相似文献   

6.
引子我的孩子12岁,就读于鄞州邱隘实验小学五年级。前几日放学回家时,她非常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要给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写一封感谢信!"她看着我纳闷疑惑的眼神说:"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到现在,饭菜每天都很热,不再是以前冰冷的了,我很喜欢吃。我们小朋友都很开心!所以想写封感谢信,表示我们的谢意!"。听完孩子的话,我竟非常感动和开心,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个幸运儿,在北京舞蹈学院读书时遇上了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并出演其电影中的女主角。她独有的气质,令香港著名导演王晶十分欣赏,亲自修改剧本,加重她在戏中的角色容量。她还不满足:"你等着看吧,我一定能做一位好演员。"她,就是重庆女孩吕一!  相似文献   

8.
能有这么多孩子,我很高兴,我喜欢孩子。当一个孩子来的第一天晚上哭着要找妈妈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一个很简单的要求,可是对她来说却是奢求。她本该是像其他小孩一样在父母的怀抱里幸福地成长。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我开始焦虑,要怎样负担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9.
人们回首童年,常会有一些阳光灿烂的日子浮现。荡过的秋千、涂满颜色的画册、一捏就叫的皮娃娃,都已在记忆中变得模糊,但幼儿园中学的第一首儿歌却还能哼起,老师那双会笑的眼睛,也会真切地在脑海中闪现。为着记述那些为孩子们塑造第一个印象的人们,我们走进幼儿园。烂漫的孩子们用目光和手势,帮我们寻到了他们心中的天使——幼儿教师。"我从心底喜欢孩子。"叶少斐是一个俊俏的姑娘,高挑个,黑亮的双眸顾盼有神。三年前,18岁的她带着满腔激情和憧憬,来到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幼儿园,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她说:"我所以选择幼教这一行,是因为我从心底喜欢孩子。"在幼儿园,叶少斐总是忙忙碌碌的,除了教好所担任的三门课,还创造性地完成了幼儿园的教研和表演排练工作。课下,她爱跟孩子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2,(34):49
故事1:我的秘书要做一份相当复杂的月报表。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这份报告是她的例行工作,总是只是看一眼便说:"好了,送出去吧。"这一次,我在她面前仔细地阅读,并称赞她做了很好的整合工作。我为报告的工整以及内容的完整而感谢她。我对于她的反应非常惊讶。她说:"谢谢!这是一个很好的称赞。"我发现,这以后的几天来,我的咖啡杯总是在我想要喝咖啡的时候被加满,她也变得友善多了。几天后,我将这  相似文献   

11.
高远 《宁波通讯》2013,(10):70-70
"琴桥上有人跳江,现在人快沉下去了,怎么办?""幸好!快沉下去的时候有位好心人去救了!"5月9日上午8时多,网友"假如我在西西里V"在微博滚动"播报"一起跳江事件,看得众人一时忧,一时喜。据这位网友介绍,当天上午8时多,她步行过琴桥去上班,"我看到一位大妈从琴桥西侧往东,边哭边追前面一位年轻男子。"男子跑到琴桥中央后,突然跃入江中。就在大家忙着报警和呼喊时,一小伙脱得只剩短裤,直接跳了下去。附近一个公厕女管理员的丈夫老陈说,男子当时一把将跳江者托起来,随后往岸边游,"我赶紧和另一个围观的人扛了把梯子到江边,想帮忙拉他们上来。这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家门口教书,可别给家里丢脸。"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华润小学教师王莉追溯起自己的教育情怀,首先想到的就是初为人师时,父亲说给她的这句话。生性好强的王莉那时想,身为人师,不仅不能给父母丢脸,还要给自己长脸才行。而等到在教育之路上有了更多的经历和思索后,才逐渐明白,一个教师的追求不单单是一份面子,更重要的是责任,是担当,是信念:"我要用教育去改变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初见王莉,一张精致的娃娃脸,寒暄时还有几分难以察觉的羞涩,很难把她同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新津县"王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这些头衔联系起来。当提起她的课堂、她的学生时,她便侃侃而谈,那份自信和潇洒,很快就感染了旁边每一个人。言谈间,王莉的教育情怀便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对教育心存敬畏,对学生成长心存敬畏,不让学生因对教师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而做出轻率的选择。教育不能浮于表面,需透于心、融于心,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近日,遇到一位家长,她的孩子我没教过,但曾在我教书的学校就读,而今在一个自认为并不理想的二本大学学习,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这位家长说,孩子不适合读文科,念理科可能好一些。我问,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学理科呢?家长认为原因是孩子不喜欢高一时的班主  相似文献   

14.
李玉霞 《中国西部》2014,(24):96-97
<正>走进学生家庭,带去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一个小女孩跑到我身边,满脸笑容地说了声"老师好!",便开心地转瞬离开了。刚准备回应她,蓦地,只看见了她身后和她一样蹦跳的马尾辫。"老师好!"在课间操时间再次听到了似曾熟识的声音。是她,二班的一个小女孩,笑靥如花,一脸阳光。两次的相遇让我突然想起,这是我们家访小组所家访到的一个学生。那天过后,她的笑脸多次扑入我的眼帘。我心释然。不禁重拾起了这段家访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狗的眼力     
前几日,在街上偶遇一位老大娘身边围着几条小狗,狗儿们相互嬉戏,真是好热闹。但这年头养这么多狗儿干么?我走上前和老大娘搭话:"大娘,这些狗儿是您养的吗?"老大娘说:"这狗儿不是我养的,它们都是被人遗弃的,是流浪狗。我是专门喂养流浪猫的,已经好多年了。"看老大娘的一身打扮,她是一个极普通的老人,可以肯定她不是一位富有的人。我不解,又问:"狗儿们为什么对您这么亲热呢?"老大娘说:"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从来没喂过它们一点吃的,可每当它们一见到我,就从老远跑来,对我非常  相似文献   

16.
学生眼中的杨成兰,是幽默风趣的朋友;龙小教师眼中的杨成兰,是良师益友;评委眼中的杨成兰,是优秀的典型,而这一切,源于她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教育高境界的认识观。"要当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能听得懂的老师,课堂要风趣幽默,让孩子觉得轻松。"回首师范毕业时的最初愿望,杨成兰已经远远超越,但还不是终点,对教育的责任感和思考,她正带着一批批年轻教师在教改路上继续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17.
贾楠  张裴 《中国西部》2012,(Z2):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8.
人脑中的偏见是可怕的.小布罗尼为何要厚诬罗比?作为一个孩子,男欢女爱的行为超出了她13岁的理解力?作为贵族,她不喜欢仆人之子成为自己的姐夫?作为一个"作家",她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超越她的亲眼所见?作为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她分不清臆想和现实之间的分野?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女孩,她嫉妒姐姐和罗比的亲密关系?不知道她的小小头脑里转动的究竟是怎样的念头,反正当人们问她"你是看见了是他还是感觉到是他"的时候,明明没有看清楚她肯定地说:我看见是他.  相似文献   

19.
<正>两年前,同事C委托我帮助聋班女生Q投几篇习作,他说:"Q这孩子比较爱写作,想请你帮着投稿却不敢单独找你,她怕你。你有这方面优势专长,就抽空多费费心吧。"Q在普小读过几年书,写作能力突出,转学来特校后并不在我班上,只是一次考试阅卷时,我发现她写的《我的老师》颇有趣味,便稍作修改帮她投了稿,不想很快就发表了。此后我又陆续帮她投了几篇小文,既是给她  相似文献   

20.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之一的梁启超的六女梁思宁,就居住在济南。在济南东郊一所幽静的庭院,她过着一个普通人的平凡日子。几十年来,她谢绝了海内外多家新闻媒介的一切访谈追踪。从不以名人后裔自居。显赫家世,恬淡人生。初夏的一个夜晚,我按响了梁家的门铃。梁思宁是梁启超最小的女儿。"我是1916年即父亲去南方策动蔡愕发动护国战争那年在上海出生的。父亲非常喜欢孩子,一次我和五姐在花园里推小车玩,两人一起摔倒。爹爹赶来一手抱起五姐,一手抱起我,替我揩干眼泪,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