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熊良俊 《中国金融》2000,(12):19-20
当前 ,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正在全国广泛开展。但少数地区由于对创建活动存在认识障碍 ,甚至认为“金融安全区”本来就是一个永远兑现不了的理论假设 ,无法确定创建目标 ,也难以推进各项工作。对此 ,本文想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创建金融安全区是一项区域性工作 ,而不是一项部门系统性工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制环境、信用基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经济风险大、社会不安定因素多、法制环境和信用基础差的地方不可能真正建立金融安全区。因此 ,离开区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 ,单纯在金融系统甚至…  相似文献   

2.
鉴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刻警示,1998年戴相龙行长在全国人民银行二级分行行长金融监管培训班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各省、地市分行要排除万难,把所辖地区建成金融安全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创建金融安全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从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在创建金融安全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如不及时解决,创建工作将很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马烨 《甘肃金融》2003,(3):46-46,51
创建金融安全区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政治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引导和教育公民、法人增强信用意识,培育信用体系,有效维护金融秩序,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保证金融机构经营资金的安全就成了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各界共同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金融一本化步代的加快,金融安全的意义和作用日益突出,金融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是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的运行必然会受至社会各领域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金融安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全国各地创建区域性金融安全区的活动已相继启动,力争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把各地区基本建成全社会信用观念强、金融资产质量高、金融案件少、金融执法严、金融秩序好的金融安全区。本文拟对社会各界共同创建金融安全区的问题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金融安全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而保障金融安全必须从局部治理着手,只有将各个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建成安全区,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文指出并剖析了欠发达地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五大难点,针对难点,探讨了加强金融监管,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创建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全局、超前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金融安全区的必要性。建立金融安全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没有金融的安全就不会有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而保障金融安全必须从局部整治入手。只有将各个地区都建成金融安全区,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全局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金融安全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而保障金融安全必须从局部治理着手,只有将各个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建成安全区,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指出并剖析了欠发达地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五大难点,针对难点,探讨了加强金融监管,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创建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全局、超前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颜咏  崔东 《金融纵横》2001,(1):39-40
当前,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作为日常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已在辖区内全面推开,此举将对辖区金融业的稳步发展、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行以及金融秩序的健康稳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此,笔者拟就目前创建金融安全区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难点因素及其解决措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创建金融安全区要发挥商业银行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 《福建金融》2000,(10):14-16
金融安全区是与金融风险区相对的,是金融业务没有风险的、安全运行的区域空间,是区域金融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理想状态。金融安全区的目标是在辖区内形成信用观念强、资产质量高、金融执法严、金融案件少、金融秩序好的良好环境,并努力实现无重大违规违法经营行为,无重大支付风险和其他重大金融风险发生,无恶性金融竞争行为,无乱办金融业务、乱集资活动。   建立金融安全区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金融部门共同努力。商业银行是创建金融安全区的主体,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定运营是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加强…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在安徽省内起步较早。芜湖市政府在2000年11月就成立了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建金融安全区动员大会,并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创建金融安全区宣传月活动;辖区各县政府也在2001年3月陆续召开了创建金融安全区动员大会,创建金融安全区工程已在芜湖市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融创新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均有影响,它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增大金融风险,还将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rength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Tunisia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ex of Financial Safety (IFS). Over the period 2000Q1–2014Q3, the IFS is built using a wide range of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capture the disturbances in Tunisian financial system with sufficient accuracy.  相似文献   

13.
鲁文彬  花俊 《海南金融》2011,(10):33-37,63
2007年,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8+1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批,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排头兵.要实现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部地区的真正崛起,金融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金融产业集聚是实现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测算2001-2010年武汉城市圈的金融产业集聚指数...  相似文献   

14.
构建实现中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金融支撑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部指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江西五省,在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中部五省的金融资源状况进行省际与市际比较后认为,构建中部金融支撑平台是从金融途径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同时指出,由于武汉在中部五省经济金融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发展金融支撑平台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在对金融支撑平台建立的总体构思进行定性描述之后,从建立武汉为中心的区域金融控股体系,建立以郑州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为依托的武汉股指期货交易平台,注重体外循环资金平台的利用,建立中部五省统一的网络化金融服务平台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区域金融的深化和发展,金融相关比率和市场化竞争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金融发展了,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并没有相应提高,甚至在下降。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1952-2004年间,三大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并试图解释这种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升反降之谜。  相似文献   

16.
金融工程是未来金融的发展方向,我国应该积极发展金融工程,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金融效率的含义出发,结合我国金融效率的现实状况,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发展金融工程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在金融改革中某些有悖于金融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中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功能优势、金融集聚地和金融腹地"三者组成。金融中心是在实现某项或某些金融功能方面具有其腹地范围内它者所没有的优势的中心,功能优势是金融中心的灵魂,功能定位是建设金融中心的中心。围绕功能定位,遵循金融集聚规律,提升金融集聚地规模。同时要统筹好"中心-腹地"关系,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区域间金融合作,建设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8.
金融创新既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产生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文章在分析金融创新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指出作为金融监管体制的扩展和延伸功能的政府审计在应对金融创新风险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建立联动审计机制、构建动态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救济援助机制等手段来提高金融信息质量,完善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创新有序适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已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但当前由于司法应对能力的客观不足导致对民众权益保护力度的不够,因而金融创新对传统金融司法提出了现实需求。面对金融形势的变化,金融司法必须正确处理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司法感性与司法理性、法律适用与民意影响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同时要求法官必须外兼"三情"与内修"五化"才能确保公正、安全和最大化地保护社会民众的金融权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IT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金融IT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特别调查了银行各项业务需求的变化,IT投入情况,不同金融IT企业在满足这些业务变化中所设计开发的产品及作用,总结了金融IT服务于金融业发展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