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胜营 《商界》2005,(3):88-88
人人都渴望有一份事业,想出人头地,在大千世界里,时常见匆匆忙忙的人,同时也是碌碌无为的人,是何原因,大多数人会回答:“找不着机会。”深入一层,继续发问:“到哪里去找机会?”多数人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2.
非法传销,几起几落,虎年之初,又闻“唬说”,请听这段“伯乐”识“武松”。嗨,朋友!看得出,你是与众不同的。听着,九八九八,传销“就发”;这的确是我国本世纪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不错,机会人人平等,人人有份,但绝不是所有参加了传销的人都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将如何改变IT和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2009年全球经济不太好,但我们看到一个产业重新洗牌的机会——"云+端"时代正在来临。这个机会类似PC时代来临前的梦想一样,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获得一台“超级电脑”:在云计算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多台服务器在同一时间给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像超级电脑一样。新的“云+端”平台将会使整个IT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云+端”之后,  相似文献   

4.
彭靖 《商界》2006,(2):I0002-I0004
“机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是无数有志者的座右铭。“可是人生苦短.为什么要遥遥无期地等待机会垂青呢?”血气方刚的陈峰伟说.“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自己创造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肖月强 《商》2002,(3):55-56
人们经常会说:“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头脑”,那是对没有机会或者机会太少的人而言的,然而对于有众多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则属于会选择的头脑,否则,我们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  相似文献   

6.
租赁家外家     
四维 《商界》2004,(6):60-61
现在的生意不好做,但只要用心,你会发现为前人“写续文”也是一桩极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袁桂芳 《大经贸》2005,(12):68-68
心态常有,而机会不常有。在人们极度渴求、竭力追逐之时,机会便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有什么好的机会吗?”这是生意人常问的一句话。上世纪80年代初,那些把握住“下海”机会的人成功了;80年代末,那些最先“闯海南”的人成功了;90年代初,那些最先闯入“股市”的人也成功了——但后来者却大多输得一塌糊涂!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花开堪摘直须  相似文献   

8.
朱丹 《商界》2005,(10):21-23
在经济学“大显大贵”的今天,经济学家们往往让人高山仰止,让人难识“庐山真面目”,而顾雏军的被拘,郎顾之争告一段落,正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了解经济学家“江湖生态”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陈云 《商界》2004,(8):41-41
“中国人富得太快了,现在的社会给了很多人一夜暴富的机会,从大杂院一下子进入高级别墅,很多人还来不及知道怎么做富人。他们的精神还停留在筒子楼、大杂院里。”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管理有两个维度。管理首先是“解决问题”。但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创造机会”。前者是战术性的,后者是战略性的。很多人在实际的经营和管理中往往大大忽略“创造机会”这个维度,使管理流予“见招拆招”的应付型管理。这样的管理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引发了新的、更多、更大的问题,在穷于应付此起彼伏的问题中,企业的资源、机会以至于企业整体的竞争力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11.
股市“瘦得没有人形”,房市“热得会灼伤人”,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继遥远的认购证、B股,还有H股以及那些没有太多油水的大大小小的投资机会把众人胃口高高吊起。如今,越来越多有远见的投资把眼光投向了海外资本市场,因为他们深知:从来不缺少机会,只缺少发现机会的眼光。  相似文献   

12.
李华兴  徐晶晶  孔令先 《商》2014,(10):91-91
文章基于事实,分析了我国当前“机会平等”下“结果不平等”现象及其成因,并探析了“机会平等一结果平等”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海选”提供均等的机会,其核心的商业文化密码就是“起点公平”,而“起点公平”和“机会均等”,从终极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一种最大尊重,它使人们感受到平等的自由,真正过了一把民主瘾,而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加以创造和满足。这正是商业营销的创意,更是财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编者语:清醒认识大环境,积累知识和“人脉”,随时留心身边的各种机会,这皇许多民营企业家能不断“脱胎换骨”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2003,(10):48-49
中国进人了WTO,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说既是机会义是挑战,有人大呼“狼来了!”“狼群来了!”  相似文献   

16.
一、散户的进场 罗杰斯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炒家,我只是一位机会主义者,等候机会出现,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击”。“十足信心”来源于什么,什么是“机会”,怎样“出击”,这是散户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园 《成功营销》2011,(11):72-73
简化及归纳消费者思维,可以决定市场营销人的思考模式。一、二线以外城市的“空白”给各个品牌的扩张带来了无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曾强最近在潜心研读者子的理论,老子的“有所不为才有所为”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开始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北京是一个充满机会的中心城市.太多的机会.容易使人在十字路口徘徊。” 曾强称自己 2000龙年有些犯克。一言概括就是快乐、痛苦、烦恼五味俱全。 这年“实华开”在B2B市场大举出击,是扩张最快的一年,但也最充满动荡,最富有挑战。曾强在介绍“实华开”的发展时,借用“陆海空”来形容:陆:网络咖啡屋连锁店、海B2B、空:B2C。从不舞枪弄棒的曾强,自然也变成了“陆海空”三军统帅。 作为国内少有的一家…  相似文献   

19.
人背上的“猴子”代表着双方谈话结束后的下一个步骤。猴子不是问题,项目、计划或机会;“猴子”只是解决问题、进行项目计划或是投入机会的下一个步骤、下一个措施、下一个项目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丙奎 《糖烟酒周刊》2004,(40):14-15
“都宝”卷烟在中国已着陆10多年了。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混合型卷烟的第二大品牌。但由于传统吸食习惯以及营销推广上的种种原因.都宝品牌的中国市场表现并不是很突出,作为该品牌的“宫床”,芜湖卷烟厂在得到一次难得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在降焦减害的大潮给了都宝又一次机会,但是面对低焦混合型卷烟的弱群消费者,芜烟人还不敢做太远的预测,都宝能否成为芜烟的骄傲还是很多人的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