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复杂化,多元主体、社区治理是现代社会基层管理的必然方向,业主委员会这一公民自治组织将成为重要的社会互动载体。本文通过梳理社区自治理论及公共治理理论,描述社区业主委员会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困境,尝试提出突破业主委员会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业主委员会的法律现状及其完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金卡工程》2009,13(9):144-144
我国业主委员会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目前,我国业主委员会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有关物业服务合同的性质并不明确,对业主委员会监督的制度也不健全.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运用比较法理论对业主委员会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析,找出其中的症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法律建议,希望能对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梁文生 《金卡工程》2009,13(8):10-11
依照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否独立、是否属于法人资格两大标准,划分四种类型:一元法人、二元法人、一元非法人组织和二元非法人组织。经过讨论,应该将两者定位为一元法人组织。即以业主管理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承担实体或程序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入住的深圳景洲大厦业主在社区生活中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发生多起纠纷,数次对簿公堂,后来因物业公司解聘与招聘问题使得地方政府也卷入进来。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政府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其中,权利、权力的边界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曾曼 《金卡工程》2009,13(8):25-26
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就是关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定位问题,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专业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也是规范物业管理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7.
张涛 《金卡工程》2009,13(9):163-163,208
该文建议构建业主团体概念,通过对业主大会的成立、召集和决议进行分析,强调业主大会的主体地位,业主大会作为业主自治的主要机构,业主大会应当是业主自治的必设机构,每位业主基于业主身份就可以成为业主大会的成员,业主大会的召集强调其可操作性,通过召集保证业主大会的实用性,业主大会的决议则应保证大多数业主的意愿.而业主委员会为业主大会的日常执行机构,通过理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进而保证业主自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杨梅 《金卡工程》2008,12(11):94-94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对非营利性法人组织的主体地位的否定,阻碍了其发展.但无论从社会功能上还是民事主体构成上,它都应被赋予这样的地位.业主委员会在实践中的发挥着重大功能和作用,但现在它的尴尬处境不得不让我们对非营利性的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审计委员会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的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及其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我们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企业经理人不仅拥有企业内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而且实质拥有企业外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其中的作为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不是我们所设计的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而是接近于美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这一安排不符合关于现代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的分权制衡原则,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我们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监事会监督为什么会流于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应进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创新,即取消监事会(制度),设立独立于董事会与之平行的符合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或将监事会改造为符合我们界定的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处在“形具而实不至”的现实困境中。公司治理法规和产权结构中的缺陷导致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的缺陷。“股东至上主义”思想导致的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的冲突,削弱了债权人对管理层监控的动力和能力。与此同时,公司控制权等市场发育滞后制约着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因而.协调推进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形成综合性治理模式是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