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工作以后,所谓的事业却始终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越“成功”,离家的距离就越远!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了让顾客满意,让老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工作以后,所谓的事业却始终主导着我们的生活,“事业”越“成功”,离家的距离就越远!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了让顾客  相似文献   

3.
吴之 《广告大观》2011,(9):45-46
一个“达芬奇家具”事件,让我们仿佛又回到“假洋鬼子品牌”时代,因为“达芬奇家具”可不是今天才发现的“现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之前的“欧典”、“澳优”还是最新的“味千”事件,都在提醒我们,“假洋鬼子品牌”不是什么新鲜和可惊讶的事情,关键我们要从中思考到什么?  相似文献   

4.
嘉士伯建立了多样的平台,向消费者传递了“不准不开心”的品牌精神。研究表明,嘉士伯的沟通内容不仅让目标消费者印象深刻,而且得到他们情感上的认可。2009年,冰纯嘉士伯会继续深化“不准不开心”的品牌内涵,继续高举开心大旗,让开心的生活态度更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认为,工作越努力,事业就越成功,而事业越成功,自己就会越开心。然而,实际情况是,每当成功实现一个目标时,人们总会酝酿另外一个更高目标。比如,考取了哈佛大学会很开心,但到了哈佛以后,下一个目标马上就来了。长此以往,我们永远不可能开心。所以,需要改变这种思考范式。  相似文献   

6.
“傻”丈夫     
大家都说我是贤妻良母,所长的好内勤,局里也年年评我为“贤内助”,“五好家庭”。可谁知我为之付出了多少少?“家”好像是我一个人的家,他只不过是宾馆的“常住客”。就是这样一个丢家不顾的人,还多次被市工商局、市政府、地区工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市管员”。每当他拿回荣誉书,我是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领导评先进为什么不将“顾家”这一项放进去?笑的是我的付出有所回报。结婚12年,我随他在农村“东进西出”,“南征北战”。吃苦不要紧,我就是受不了他干的那些“傻事”,如果您换成我,您看看是不是让人生气?农贸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讲究的是“宾至如归”,中国大酒店履行这条古训时,首先让员工、他们的合伙人觉得酒店就是“家”,因为只有员工与酒店之间建立像家一样融洽的关系,他们才会真正地爱这里,并把这些对家人的爱传递给我们顾客。  相似文献   

8.
王露 《中国电子商务》2007,(1):I0024-I0025
“关注点滴细节,超越客人的希望。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酒店当成一个家.对待同事如同对待家人.然后。推已及人。惟有如此才能让軎来登真正成为商旅之家。”从事酒店行业30余年的欧阳瑞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5,(1):142-142
抛开最原始的计时功能,手表已经成为商界精英人士的身份象征以及时尚玩物,浙商作为全国最具消费能力的高端群体,在手表消费上自然不会屈居人后。但怎样选择不同系列的手表和现有的名牌服饰搭配显示自身品位?买什么款式的手表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和家人呢?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手表玩家乃至可以成为一个专业手表投资收藏者呢?浙商“表”情专栏将每期采访不同的手表品牌经理、零售商、“表痴”及浙江籍顾客,让他们来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0.
100+1=0     
到A市旅游的小龚一家在启程回家前,来到了所住酒店的商场,想买一点纪念品带回家去。当他们一进酒店商场门,就迎来一位服务员,她一直跟着小龚嚷喋不休地摊荐商品。小龚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因为服务员没完没了的介绍,影响了他们家人之间的交流。于是,小龚对她说:“我们需要的时候再叫你,好吗?”可她说;“不行.我必须陪着你们,这是我们酒店商场定的规矩。”小龚的家人也说:“我们不需要你,你还跟着我们?”她不高兴了,不说话了.但还是跟着.弄得小龚一家没买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1.
徐铭 《上海商业》2005,(9):40-42
“开心人”是上海平价药房市场第一个“吃螃蟹者”。自2003年5月其杨浦店开张至今.上海已有二十多个品牌先后开出了三十多家平价药房.除了汇丰、童涵春等三、四家本土药房涉足外.其余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药房。期间.这些“开心人”们究竞能否“开心”?  相似文献   

12.
龚艳 《浙商》2009,(14):91-92
“从2004年开始,我的事业一年一个变化,我发觉我转运了。”见到家乡人,话不多的郑明珠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她的东北“米梦”成为现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商》2002,(3):27-29
人们对我们这个组织的要领有所感觉,跑来对我们说“任何梦想都能……”我们之中没有人去梦想过。事业上的关键并不在于具有了不起的想象能力,想像出来你未来有多伟大的成就,我认为关键在于:对自己增加信心,每天做一些事来使自己进步,并在你自己,和你为家人与自己所寻求之事物上做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盛夏酷暑,热浪袭人,炎炎的夏季多少有些让人无奈,避暑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到哪里去避暑?怎样让自己的避暑之旅充满趣味和快乐?你是不是也开始犯难了呢?那么,来吧,跟随着我们的“避暑路线图”,感受不一样的夏季!  相似文献   

15.
家之要素     
朱伟 《信息与经营》2010,(7):97-104
什么是家?家是一个能把家族成员聚拢在一起的地方。这里的“聚拢”,指的是可以让家中所有人和谐相处自在生活的一个、或几个空间,是让一个冷冰冰空间变成“家”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6.
一、先从美容店老板的事业规划说起 在于很多美容院营销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有的人开美容店时间长达一二十年,为什么还只是在做一家店?同样的起点,而有的人第一家店开成功之后,紧接着开第二家、第三家等N家连锁店,最终成了称霸一方的“诸侯”。  相似文献   

17.
殷杉 《销售与管理》2005,(11):54-55
“乾隆爷巧赐商号,大茗堂百年和好”的大红对联,在茶馆林立的北京,苏亮可谓是把自己的门面作出了文化和诗情画意,他凭什么让自己的事业红红火火,好运常来?  相似文献   

18.
王怀南 《商界》2008,(10):I0017-I0017
我们相信,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曾经以纯真朴素的形式开始。宝宝树的梦想起源于邵亦波和我。两个父亲在2006年底的一次头脑激荡。那天我把自己对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12个创业构思写在了一张饭店的白纸上,亦波问我,“咱们抛开商业规模最大或最可能成功这些项目,什么是能让你自己最热血澎湃的呢?”都为人父,我们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一个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亲子交流平台——宝宝树。  相似文献   

19.
金杉 《销售与管理》2006,(11):48-49
近年来,时尚的项目层出不究,许多意识超前的人,尤其是年轻创业者不约而同的把时尚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契机。在北京,一条条小小的木纤维毛巾,经过一个北京女孩的开发和在商场中的打拼,几个月时间,木纤维毛巾就在全国发展了几十家加盟代理商。 是什么让这位年轻的女孩“快速盈利”?答案就是:在木纤维毛巾这种朴素的“创新性产品”里,蕴藏着几亿元的消费大市场。只要用心,必然会从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财富路线图。  相似文献   

20.
陈婷 《理财周刊》2006,(2):47-49
在各种保险计划中,你是否想过为家人所居住的寓所选购一份合适的家财险?是否还不太了解如何购买家财险?相信有了本刊的一番“导购”,你会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