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土地被用于城镇化建设,甚至一些村庄还出现整体搬迁现象,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且城乡就业模式的迥然不同使得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越发凸显,仅仅依靠安置补偿款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他们正面临着"无地、无岗、无保障"的生活窘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而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纳入到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失地农民问题,但大部分此类研究都缺乏理论模型的指导。为了使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模型和图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关系着大量失地农民的生计和城镇化进程。本文作者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力高于经济保障因素的影响力。基于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应用价值以及完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支持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保证其收入稳定 或生计可持续,不仅事关失地农民自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在对失地农民与失地农 民收入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财产性收入等方面研究内容进行 归纳、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和生计不可持续而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农村稳定.在此背景下,研究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达到课题组预期的研究目标并为其他学者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提供经验借鉴,本文通过精心设计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过程中,确保失地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至关重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确保失地农民原有生活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一直是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思考的重大问题.17年来,开发区不断加大对财政投入,采取有效举措反哺失地农民,确保失地农民居住有楼房,就业有保障,患病有医疗,养老有保险,谱写了与失地农民共享开发成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于学花 《农村经济》2005,(12):29-31
“给钱不管人”的单一货币安置模式仅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即期现金消费需求,但忽视了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在“可持续生计”目标下,征地安置模式应该是“货币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综合模式。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政策选择,才能确保新模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失地农民生计方式选择对生计资本变化的响应,对于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实现精准扶贫、消除返贫隐患非常重要。[方法]基于参与式的农村评估法(PRA)获取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失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方式以及影响其非农就业的主要因子,并进一步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探讨失地农民职业分化对上述因子的响应。[结果](1)个体特征和人力资本差异不仅影响兰州安宁区失地农民就业水平,也显著影响职业分化。职业层次越高,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概率对性别差异、教育程度、年龄及职业资格水平越敏感;(2)征地补偿转化形成的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对转移就业后各层次职业的就业水平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地理空间异质性对中低层次就业影响更显著。[结论]生计资本数量不仅影响失地农民生计方式能否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影响其对较高层次职业的获取,进而影响其生计转型后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对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民失去土地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残缺,导致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倒退到贫困状态,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该文在详尽分析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0.
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是我国失地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失地农民中一个重大而特殊的问题。通过对这部分群体经济结构特殊性的分析,提出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特殊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对策,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绵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践的评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永久性失地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于土地补偿标准低,安置方法缺乏科学性,致使失地农民的生活出现了许多困难,从而制约了他们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因此,政府必须要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保证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并尽快地建立健全永久性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真正地解除他们的养老之忧.  相似文献   

13.
伴随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部分失地农民返贫趋势明显。关键原因在于现有的土地补偿安置政策框架重在保障失地农民当前的基本生存权,而对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发展权益重视不够,体现在征地补偿政策不合理,对收益共享缺乏考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单一,保障水平低;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弱,缺乏对失地农民发展权的关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政策,合理分配土地出让后的增值收益;创新社会保障模式,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权。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之下,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出路,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却面临着供需结构失衡的困境。基于此,要依靠社会保障实现促进我国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社会保障供需之均衡。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综述国内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动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国内文献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就业与教育培训、补偿安置几方面,而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上访及政府的公共政策、行为、责任等一些重要而敏感的问题研究的还不多、不深.但国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已有较好的学科基础、较宽的学科途径、较浓的研究氛围,研究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旧的安置政策已不能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应建立开放式保障基金 ,将失地农民引入社会保障体系 ;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政策 ;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内在机制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 ,应成为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创新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来自湖北襄阳和江西九江的1714个农户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围绕征地对失地农户劳动力的就业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失地程度、征地用途、征地补偿款等征地相关因素从不同程度都对农户劳动力的就业造成了影响,政府应该从提升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技能、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促进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转移,保障其未来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汇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二港一城”建设不断加快,南汇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截止2005年8月,南汇区共有失地农民90732人,占2004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397097人的23%,未来几年这种大量、快速的增长趋势还将存在。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生活质量和地区的繁荣稳定,关系到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正在展翅起飞的南汇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近,我们就南汇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9.
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从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保障角度提出"两保"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为征地活动及其征地后扶持和补救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可以通过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发展条件以及生存环境体现;(2)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经济基础、生态环境较好,生活水平较高,但发展条件离目标值尚有一些差距.研究结论:(1)失地农民物质性资产和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显著改善被征地农民的生计水平,而被征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严重滞后于农村发展;(2)研究构建的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探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资金资本、物质资本4种常见生计资本及失地农民因征地补偿所特有的自然资本补偿对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途径,以期为其他生计研究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入户调查数据,采用熵值法从失地农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生计多样性、保险覆盖率及家庭劳动力就业率4个角度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路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生计资本对被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机理。[结果](1)人力资本、自然资本补偿和资金资本是主要直接驱动因素,对安宁区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2)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主要通过间接路径对可持续生计产生有限的影响;(3)人力资本、自然资本补偿与其他3种生计资本之间存在多种内在影响,最终通过资金资本对生计产生的间接效应。[结论]针对失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分析,应使用自然资本补偿替代自然资本,5项生计资本对于该群体生计可持续性影响在程度以及驱动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