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孟有柱 《发展》2010,(1):30-31
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素有“河西粮仓”之美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特色经济强县为目标,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型特色农业,啤酒原料、优质肉羊、高原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制种等“五大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县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特色产业建设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吸取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设施园艺的特点,在我国北方冬季不加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鲜嫩的黄瓜、蕃茄等夏令蔬菜,亩产值超万元,创世界节能栽培奇迹。甘肃省从1991年开始在白银、兰州、武山等地引进示范、试验、当年建棚面积12.5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992年在省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迅速推广,建棚面积达1300余亩,据统计今年可以完成5000余亩。  相似文献   

3.
张懿笃 《发展》2005,(3):13-14
甘肃省临洮县自2004年首次推行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以来,先后从农牧、畜牧、农机、林业、农技中心等5个部门选派140名专业技术人员,紧紧围绕"产业富民"的总体战略,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主阵地,以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为主要方式,努力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不断壮大发展洋芋、蔬菜、花卉、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农村科技服务新机制,年内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5项,总投资达850万元,年总产值1.4亿元,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36项,各类种养新品种92个,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点)43个,其中千亩示范基地1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700多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240公顷。科技特派员所在的基地、园区、企业和典型示范区内农民人均收入比下派前增长32-600元,平均增长252元,驻点村农民收入平均增长达到了20%。  相似文献   

4.
席利卿 《特区经济》2013,(9):213-216
嘉鱼县是蔬菜生产大县,蔬菜产业对嘉鱼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2009、2010、2011年嘉鱼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析了嘉鱼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产业指向性原理和关联分析理论等进行了产业发展论证,提出了培育和壮大湖北淡水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喜春 《发展》2009,(6):60-60
一、抓特色、夯基础;全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一是抓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及全膜玉米覆盖工作。在叶堡、何坪、侯滩、庞宋等村建设无公害蔬菜大棚150座,日光温室18座42亩。全年完成果椒建园4980亩,占任务4950亩的100.6%。同时,在建园流域内规划了2009年全膜玉米覆盖任务。目前,已登记造册7500多亩,发放地膜3万公斤。  相似文献   

6.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和天津市黄瓜研究所的基础上经过股份制改造于2001年11月28日成立的。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更名为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简称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历史悠久,体制健全,技术力量雄厚,集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国家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蔬菜育种、蔬菜栽培、蔬菜生理、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获国家、部、市级科研成果52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美国专利1项。获国家专利的种衣剂系列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培育出菜花、白菜、黄瓜…  相似文献   

7.
《唐山经济》2007,(9):28-30
近年来,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蔬菜产业成为了我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如何尽快培育我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一步带动蔬菜种植业上档升级已成为各级政府、农民群众共同关注的问题。近日,根据区政府主管领导指示,我们结合区商务局、区政府外事办有关同志,历时近一个月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农业绿色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的一项首要任务,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户对绿色生产行为的采纳程度。基于此,以元谋县16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Multivariat 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认同、预期效益感知、政策制度环境3个方面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户对5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都不高;社会认同中的角色示范和组织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蔬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产生影响;蔬菜种植户对绿色生产技术预期收入越高、环境影响越积极,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意愿越强烈;政府技术推广与培训、补贴与鼓励都能显著提高蔬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积极性。鉴于此,建议充分发挥周围邻里的示范带动和组织参与的双重作用,提高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预期经济、环境效益感知以及政府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宣传和补贴力度,促使蔬菜种植户更好地融入元谋县产业绿色发展转型进程,促进元谋县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及菜品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菜产业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吸纳就业、培育职业农民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及作用。山东省蔬菜生产由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自给性生产为主,经过二十多年的大发展,产量快速增长,蔬菜产值在种植业中由1991年的第三位到1998年跃升到第一位,超过粮食产值,稳居榜首至今;蔬菜生产不仅满足省内需要,还为满足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展和做大蔬菜产业,2001年以来,永丰县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5万元,扶贫贷款450万元,扶贫产业辐射贫困农户0.6万户,产业基地劳动贫困农户年增收总额180万元。“永丰牌”蔬菜之所以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是近年永丰县擦亮“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这一金字品牌,实现扩张规模,丰富品种,提升品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四川省农科院、双流县科技局等单位的果树、蔬菜种植专家,专程来到双流县永安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梨园村,为该村农民送来果树、蔬菜等种植技术书籍,并面对面与村民阡展科技咨询和讲座,用科技助农增收。图为永安镇梨园村的农民在村头踊跃领取科技图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1995,(4):32-32
科技推广使北京农业年增收11亿元北京市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出发点,不断强化科技推广工作。去年共组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493项,使农业增收达11亿元。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达到50%以上。近年来北京市一直把科技推广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甘肃省蔬菜产业现状(一)规模总量显著增长甘肃省蔬菜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国蔬菜生产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建国50年来,甘肃蔬菜业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78年以前,以计划种植为重要标志。这一阶段,主要服从于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基本上  相似文献   

14.
在辽宁,北镇有着独具特色的大型蔬菜生产基地。这里各种生鲜蔬菜种植面积达47万亩,年交易量达3亿公斤,交易额达5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来源,占到农民总收入的35%左右。在辽宁,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李凯和他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北镇市大棚蔬菜技术协会声名远扬。李凯和他的协会,通过技术和劳动合作,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2万多名棚菜种植能手,使北镇成为继山东寿光后,又一大棚蔬菜"技术辐射"基地。  相似文献   

15.
常宏 《发展》2007,(4):25-26
"十五"以来,甘肃省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战略高度,不断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推广优化良种,强化行业管理、指导和服务,深化种子企业改革,加快了种子产业化发展步伐,使甘肃省种子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用种安全,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树立了甘肃种业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大棚栽培已成为蔬菜栽培的主要方式,近几年发展面积迅速扩大。蔬菜的发展,不但丰富了城乡消费者的菜蓝子,而且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常年大量的使用农药,病虫危害日益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轻农药污染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良种是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要素。“九五”以来,会昌把良种良法推广作为培植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业服务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全县农业生产出现了粮食增产、经济作物增效、畜牧业和水产增量的“三增”发展势头,从而有效地加快了农业科技转化,提高了良种良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优质农产品比重和市场占有率。一是以高产为主的良种推广占主导地位向“两高一优”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农产品相对短缺,农作物良种推广始终把高产摆在突出位置,把“三高”农业片面地与粮食高产等同起来,忽略了优质高效。因此,以高产为特征的杂交稻系列…  相似文献   

18.
简介:张晓伟,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平舆县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其间1999年1至3月赴日本三重县农技中心合作研究。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兼任蔬菜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群众喜爱的优秀农业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已具雏形,成为山西省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对山西省蔬菜产品优势指数的测定与分析,提出加快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对实现山西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制定向蔬菜生产倾斜的产业导向政策,可以把蔬菜产业建设成为全省农牧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本文就如何把我省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民收人增加的需要,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