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汤江子 《魅力中国》2010,(3X):90-90
《音乐之声》中家庭教师玛丽亚这种重在创新,寓教于乐的音乐教学方式,让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有了很好的借鉴。我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学生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接下来,本文将对《音乐之声》带给音乐教育传统模式的创新启示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韩笑 《魅力中国》2010,(8X):52-52
音乐教育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音乐教学依然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音乐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是能够充分引起人们情感产生共鸣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有助于挖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深化学生对音乐真正内涵的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廖明 《魅力中国》2013,(34):149-149
本文按照《音乐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在新课改过程中,结合我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探求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学生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寻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朱晓蓓 《魅力中国》2012,(32):111-111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加强中职院校素质教育,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对口性,而且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艺术审美、身心健康、积极心态的培养、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让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怎样上好音乐课,怎样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琳 《魅力中国》2011,(7):115-115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高师音乐教育理念已不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结合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合理整合,使之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音乐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师是这主阵地上的守卫者,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歌唱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热爱音乐,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让音乐真正走近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底英芹 《魅力中国》2014,(5):125-126
学生与音乐保应持密切联系、学生应该学会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自己的心灵。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要改革,要进步,要切切实实提高其教学质量,就要在素质教育之大环境中,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音乐教学,积极踏实地探索中学音乐教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灵活多样,寓思想于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过去,为了搞“应试教育”,有些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的春天来了,音乐教学受到重视、欢迎,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火热程度。现笔者结合实际,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认识真理,净化心灵,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认识真理,净化心灵,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11.
刘冬 《魅力中国》2011,(20):195-19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开发智力是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而音乐教育恰恰能极大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合理的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将音乐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从音乐教学的意义着手,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对学生们的好处,并对如何创新音乐教学工作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陈宇翔 《魅力中国》2010,(3):302-303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为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选择易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锦生 《发展》2001,(12):83-84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日渐迫切。音乐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文化意识。音乐活动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音乐教育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早在西周时期便已形成严格的音乐教育制度,而且在礼乐机构“春宫”中有专人负责音乐教育。春秋时期,孔子本着“有教无类”的思想,在自办私学中开设音乐课,将音乐教育推向普通百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国音乐…  相似文献   

14.
于丽峰 《魅力中国》2011,(10):72-7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用美妙的乐音、丰富的和声、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来表情这意。在我国基础教育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探讨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在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智能素质、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情感素质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相比之下,我国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育差距极大,超过2/3的普通高校根本没开这一课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通过音乐手段育人,是我国普通高校现代教育改革的重大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文明之一,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亦独具风采。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观念的影响,在一些音乐教育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的重要举措。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袁野 《魅力中国》2014,(26):122-122
摆脱过去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造新意,这无论是对音乐造诣的提升,还是对音乐学习热情的激发,都有极大的益处。此外,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在以下四个层面对小学的音乐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一、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突出自身的意义;二、音乐教学创新的目的之一便是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质;三、创新教育的过程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四、在音乐创新教育之路上,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之路并不是畅通无阻,唯有用心做到以上四点,方能让创新之举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小学生的音乐之旅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18.
靳梦琳 《魅力中国》2010,(5):151-151
推行素质教育以来,音乐教育作为提升青少年音乐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职业类院校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剖析了存在这样不足的原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敏 《魅力中国》2010,(16):147-147
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音乐艺术使命,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的潜在能力。音乐素质教育无法与每个幼儿相适应.更谈不上通过音乐教育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关键是应该对幼儿音乐教育作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殷志华 《发展》2008,(6):65-66
音乐期刊是音乐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篇幅小、知识新、周期短、内容广、信息量大和连续不断等特点,在传递音乐信息、交流音乐思想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出版的音乐期刊有数十种,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性到普及性,均各有特点。《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以开展有关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艺术及人民音乐生活中各种较为重要的问题的评论为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乐府新声》《交响》《音乐探索》等高等音乐院校校刊则是一种既突出专业性,又具备综合性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刊物,为音乐学术交流起到桥梁作用;《音乐爱好者》《中国音乐教育》等是普及性音乐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