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今年入春以来,雨水偏多,气温变化幅度大,导致稻田小龙虾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市方兴未艾的稻田综合种养的推进。根据调查,小龙虾目前出现的大量死亡问题主要表现为:虾活动减少、无力、上草、摄食减少、体内出现积液、头盖壳易剥离、死亡量迅速上升等症状或现象。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份,随着阴雨天气的停止,气温、水温随之升高,兴化市养殖淡水小龙虾出现了暴发性死亡事件,本文就该地区小龙虾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养殖户参考。一、小龙虾发病症状小龙虾初期出现的症状主要为小龙虾摄食量减少,游边,有时会间接浮出水面,死亡量不多;中期时小龙虾大部分空  相似文献   

3.
<正>小龙虾,又称淡水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是生活在淡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在稻田轮作(一虾一稻)模式中小龙虾为首选养殖品种之一。因小龙虾具有"在体内怀卵、体外抱卵、怀卵量小"等特殊繁殖习性,规模化苗种繁育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农户养殖小龙虾的苗种来源主要采取投放亲虾实行自繁、自育、自养的方式。笔者近年来在小龙虾养殖试验、示范、推广的过程中,在渔业科技示范户的支持下,探索了利用环沟搭建简易塑料大棚,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2克氏原螯虾的主要传染性病害2.1病毒性疾病有研究结果证明,在淡水螯虾体内存在着多种病毒,其中部分病毒是可以导致包括对虾在内的其他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的致病性病毒。但是,有关淡水螯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现在积累的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对淡水螯虾病毒性疾病开展实验研究还只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由病毒导致的野生或者人工养殖淡水螯虾疾病的大范围流行或者引起大量死亡的报道,不过,完成的实验性研究结果已经证明部分种类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原螯虾属。又名克氏螯虾、克氏原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属中小型淡水螯虾类品种。小龙虾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0节  相似文献   

6.
<正>第八章小龙虾的病害防治84.已经证实能引起小龙虾病毒性疾病的病毒有哪些种类?关于小龙虾体内存在的病毒,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在小龙虾体内存在的多种病毒,部分病毒是可以导致包括对虾在内的其他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的致病性病毒。但是,有关小龙虾病毒性疾病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根据淡水小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小龙虾处在稚虾和虾种阶段时,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稚虾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人工投饲。5-9月份是淡水小龙虾快速生长阶  相似文献   

8.
正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我国目前养殖的主要虾种之一。近年来,全国从南到北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小龙虾养殖热,养殖面积呈几何级增加,不少养殖业者对小龙虾的生物学习性等缺乏深入了解,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养殖小龙虾就能致富奔小康。其实小龙虾养殖对水质、环境、饲料、管理和病害防治等诸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养虾失败的屡见不鲜。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参照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了淡水小龙虾养殖应  相似文献   

9.
正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原螯虾属。又名克氏螯虾、克氏原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属中小型淡水螯虾类品种。小龙虾性成熟个体呈暗红色或深红色,未成熟个体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有时还见蓝色。小龙虾为夜行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0.
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的原理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共生原理的内涵就是以废补缺、互利助生、化害为利,在稻田养虾实践中,人们称之为"稻田养虾,虾养稻"。二、田间工程建设1.稻田的选择(1)水源: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配套完好,有  相似文献   

11.
<正>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它是淡水螯虾(Freshwatercrayfish)家族中的一个中小型种类,而不是龙虾(lobster)。目前是我县养殖产量最大的淡水螯虾,小龙虾的主产区分布在我县大渡口、胜利、东流三个乡镇。一、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情况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人工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泗洪县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主要以稻虾综合种养为主。2018年5月起,我县部分养殖户的小龙虾出现死亡,病虾主要表现为头胸甲易剥离、肝胰腺颜色淡黄、螯肢及  相似文献   

13.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及墨西哥东北部地区,早在1929年就已引入我国,1978年开始人工养殖研究,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近年来,随着淡水小龙虾的广泛养殖,淡水小龙虾的病害越来越多,发病率愈加频繁,小龙虾的品质、养成规格、生长速度都在不断下降。淡水小龙虾良种生产与供应已成为我国淡水小龙虾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还没有治疗甲壳动物病毒病的有效方法,最好的对策就是严格管理措施,避免病毒感染虾群。在淡水螯虾养殖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方面,人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处于天然环境中的淡水螯虾体内大多携带各种病毒性病原生物,养殖业者要获得无病毒感染的淡水螯虾种苗是比较困难的。如白斑综合征病毒,黄头杆状病毒,托拉病毒,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杆状病毒等,这些病毒性病原生物在天然环境中的任何虾体内都是经常可以  相似文献   

15.
<正>小龙虾,淡水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小龙虾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有很好的补肾、健胃功能,因而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与青睐。在我国消耗量极大,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小龙虾在竞争中具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刚入池的小龙虾苗种出现少量死虾(除去运输途中死亡)基本上属于正常现象(只要一周累计不超过投放量的10%)。刚入池一周内出现小龙虾苗种死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一)小龙虾苗体质较差,尤其是小青虾,经过长途运输,已经濒临死亡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草养虾的必要性在淡水小龙虾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比例的水草,对淡水小龙虾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草的生长繁殖可以控制和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同时,淡水小龙虾就杂食性动物,可摄食水草中的眼子菜、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水浮莲、芦荟芽等,种植水生植物也可为淡水小龙虾提供更多的饲料源,促进淡水小龙虾的生长。水生植物还具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的急速扩张,小龙虾主产区大规模暴发性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病害防治学科首席科学家曾令兵博士2015年对不同地区病虾所做检测均发现虾体大量携带白斑病毒,然而在天然封闭水体中抽检的小龙虾未发现病毒,基本确定小龙虾发病是病毒感染并发细菌性疾病造成的。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顾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小龙虾产业自1988年武汉小龙虾加工厂首次对外出口小龙虾加工产品,至本世纪初,加工虾源都来自天然水域的野生捕捞,随着加工厂越建越多,捕捞量不断加大,导致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特别是江苏省,小龙虾加工厂缺少虾源,纷纷关闭或外迁。本世纪初,安徽、江苏、湖北三省先后立项支持小龙虾养殖业及苗种繁育问题,以解决小龙虾加工厂虾源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养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小龙虾生长快,头一年秋季繁殖的幼虾,翌年3-4月放养,经2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均可达到上市规格,所以,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一般在5-6月均可陆续捕捞上市。但很多人对捕捞和装、运小龙虾的技术缺乏了解,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的还造成了很大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淡水小龙虾捕捞技术1.虾种的捕捞捕捞小龙虾虾种主要用手抄网和夏花鱼网。捕捞时先移去隐蔽物,接着用手抄网反复捕捞,也可用夏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